其實沒怎麼讀過國外的小說,小時候《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翻過,沒算看徹底。後來《約翰克利斯朵夫》3冊這個是全讀完整。讀不下去開始都是由於裏面的主人公人名實在太長。記不住。因此那本《百年孤獨》永遠只看了一個開頭。im
一個60多歲的人徒步橫穿整個英國,是在作一種救贖嗎,我不這樣認爲。哈德羅在行走的過程當中,他的妻子瑪琳,他的鄰居雷克斯都被他感染而改變,甚至起初影響他開始行走的加油站女孩,最後反而也被哈德羅影響。他在整個行走的開始只是以爲本身要走,走下去,他的朋友,患了癌症的奎尼就不會死。有時候就是這麼感性,若是照着嚴密的邏輯,楞次定律,什麼開方加以計算得出你不能走,那是根本實現不了的。有時候就是要理性少一些,感性多一些。在整個行走的過程當中,靈魂淨化,周圍的事物最後都得以沉澱,對過往的回憶,本身的父母,本身的家庭,還有戴維,他的兒子。img
整篇小說,很平穩,都沒有以往的那些跌宕起伏,高潮迭起,但你能夠靜靜的讀下去,結尾感受是來了一次大大的升調。對小說的結尾感到意外,一路看下來,本身並無猜到,但這樣也好更增長了讀者的感悟,跟着主人公同樣的感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