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本身的公衆號或者別的平臺有博客,可是在51CTO博客沒有粉絲基礎
- 寫過一些技術圖書,但暫時沒有寫過博客
- 在平臺有視頻課程,但暫時沒有寫過博客
簡而言之,微專欄適用的做者是一些比較乾貨儲備的,並且後期寫訂閱專欄目前時間上比較緊張的做者,能夠先從微專欄開始嘗試,逐漸的過渡到訂閱專欄。ide
- 乾貨(別地兒沒有)
- 一個知識點的實戰經驗(貪多嚼不爛)
- 文風別太嚴肅(技術是個很嚴謹的工做,所以學習上應該語言表達輕鬆一些,但不是理論的搬運工,要帶有我的的看法和特點)
- 微專欄自己是有3-5篇文章組成
- 每篇文章大概篇幅在4000字左右(一個技術點爲論述的角度,加入實際項目的案例,好比:遇到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去寫內容,不只能把這個知識點講的通徹,字數就更不是問題了)
- 微專欄內容以講1個知識點爲例,相似於「5分鐘學xxx技術」
- 每一個微專欄的售價是在3元,不按期進行1元秒殺
- 內容沉澱又有所收益(多少不能保證,可是嘗試總歸是好事兒)
- 快速嘗試內容是否被讀者所須要,也能沉澱一批粉絲(萬一以後想寫書、想開個專欄也能打下一個基礎)。
- 以乾貨內容吸引粉絲用戶,爲後期的大專欄作粉絲積累。
- 投入時間少,風險可控(篇幅少壓力小啊,且不虧,至關於寫10000+文章了,只不過稍增長一點規劃)
- 老師或者運營人員共同肯定合適的技術點,老師儘快填寫大綱模板並簽署協議。
- 由於篇幅比較少,因此要求老師所有寫完,運營人員審覈完才能上線。(老師能夠在進度達到50%的時候給運營人員一個確實的上線時間)
- 內容在上線前能夠修改,可是上線後通常不作修改,因此仍是須要老師可以在上線以前認真的審覈。
- 技術內容上老師固然是最專業的,咱們運營人員更多的把控文章的原創性,可是好的原創內容必定會有收穫的。
微專欄主要是以短篇的內容爲主去沉澱一批粉絲,也是爲後期的大專欄作鋪墊,因此微專欄的收益是這樣的:學習
- 平臺和做者分紅比例是1:9(也就是說老師基本上全拿,咱們只是也就是一個手續費。)
- 合同的有效期是一年
×××小助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