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跟上一篇文章同樣同是新手向教程,主要記錄我經常使用的Git操做和一些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項,但願能夠幫到你。html
這篇教程須要讀者懂點Command Line,不懂的話能夠看一下我另一篇文章:herenode
什麼是Git?
Git 是一個命令行工具的集合,它能夠幫你跟蹤和記錄文件的更改(源代碼,圖片等一切你想跟蹤回訪的)。有了它你能夠恢復舊版本的項目,甚至能夠比較、分析、合拼和修改等。這個過程咱們稱爲版本控制。除了Git以外,咱們還有SVN,Mercurial,Perforce,CVS,Bitkeeper等,幫助咱們實現版本控制git
Git的特色?
Git是分佈式的,咱們不須要一個主服務器來託管咱們的項目的各個版本,相反,它是工做在你本地磁盤上的文件夾,這個存儲着Git管理的項目的文件夾,咱們稱爲repository。同時,你也能夠把你的項目的副本放到線上,如Github或Gitlab,知足多人協做和項目代碼共享的須要github
這裏只列出macOS的安裝,主要經過 homebrew 來安裝數組
brew install git
若是你太新手的話,這裏再推薦兩個客戶端軟件,GitHub Desktop and Sourcetreebash
安裝完成後,咱們須要添加一些配置信息。其餘Git有不少配置項須要去填寫,這裏咱們就先去填寫最重要的兩項,user.name
和 user.email
服務器
打開終端,輸入下面內容編輯器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My Name"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myEmail@example.com
配置好這兩項,這樣每對Git操做一次都會帶上上面你輸入的信息,從而跟蹤每次操做是誰在作分佈式
更多瞭解能夠查看:hereide
上面咱們已經提到了,Git管理和存儲文件是在你磁盤的文件夾上進行的。在終端輸入下面內容
cd ~/node mkdir git-demo cd git-demo git init
git init
這句命令會告訴Git這個文件夾是特別的,同時也會在該文件夾下再建立一個.git
文件夾用來存儲歷史信息和配置信息
初始化後會有下面的信息顯示
Initialized empty Git repository in /Users/chakhsu/node/git-demo/.git/
說明咱們的Git Repository已經建立完畢,不過裏面是空的,咱們須要建立一個文件hello.txt
touch hello.txt
git status
能夠幫助咱們查看當前Repository的狀態,包括哪些文件更新了,哪些是新添,哪些是被刪除了等等
git status On branch master Initial commit Untracked files: (use "git add <file>..." to include in what will be committed) hello.txt nothing added to commit but untracked files present (use "git add" to track)
這裏返回的信息,就是上面咱們添加的文件。這段信息告訴咱們該文件是新的,但git還不知道是否須要去跟蹤它仍是要選擇忽略它,因此咱們進入 Git Staging 的學習
Git有一個「staging area」的概念。你能夠把它想象爲你的學生時期的書包,裏面有各類做業本和書本(既是你的文件),這些做業本有些完成了做業,有些完成了一部分,有些還未作,甚至有些仍是新的。你能夠經過git add
選擇哪些做業本是須要提交的,這些被選擇的做業本就進入了Stage狀態,等待最後被git commit
若是選擇其中一個文件,則以下
git add hello.txt
若是選擇所有,則以下
git add -A
若是隻選擇修改過的文件,不包括新增的文件和還未commit過的文件,則以下
git add .
咱們這裏執行第一個選擇,而後查看Git狀態,以下
git status On branch master Initial commit Changes to be committed: (use "git rm --cached <file>..." to unstage) new file: hello.txt
發現Git已經知道了咱們的hello.txt
已經作好被提交上去的準備了
若是咱們要取消hello.txt
這個文件的Stage狀態(取消add),則以下
git reset hello.txt
將Staging的項目commit一下,就是將當前項目所在的Repository給定一個時間點狀態,同時還要加一段描述去簡述此次的commit的內容,就像平時說的快照,咱們能夠隨時回去看看它怎麼樣
git commit -m "Initial commit." [master (root-commit) b1adc8d] Initial commit. 1 file changed, 0 insertions(+), 0 deletions(-) create mode 100644 hello.txt
這句話的意思,跳過編輯器直接輸入 commit 簡述,完成提交,並顯示一些信息
咱們還能夠這樣,以下
git commit -am "Initial commit."
這句話的意思是,先執行git add .
再跳過編輯器直接輸入 commit 簡述,完成提交
若是咱們要修改上一次 commit 的簡述,以下
git commit --amend
而後跳出編輯器,讓你修改當前的簡述
若是咱們要取消剛剛的 commit ,但要保留修改過的文件或者項目,以下
git reset HEAD^ --soft
若是咱們要回到上一次commit乾淨的狀態,以下
git reset HEAD^ --hard
上面的基礎知識是在本地上操做,全部的commit都是僅存在項目裏的.git
文件夾內。雖然本地的Repository是夠用的,但大多數的狀況下,咱們須要共享或者部署咱們的項目到線上,或者是託管到遠程Repositories
這個時候,須要咱們到Github上註冊帳號,而後在上面建立空的Repository,假設咱們已經都註冊好和建立好Repository
這個Repository的地址是https://github.com/chakhsu/lilicia.git
,這裏的地址須要換成你本身的,這裏只是做爲教程使用
而後,打開終端輸入 以下
git remote add origin https://github.com/chakhsu/lilicia.git
一個項目可能有多個遠程Repositories,爲了區分不一樣的遠程Repositories,咱們就要給他們起不一樣的名字,這裏的origin
,就是這支Repositories的名字
剛剛咱們已經連上了遠程Repositories,但上面尚未任何東西,須要咱們把commit好的文件上傳到遠程Repositories
git push origin master Counting objects: 3, done. Writing objects: 100% (3/3), 211 bytes | 0 bytes/s, done. Total 3 (delta 0), reused 0 (delta 0) To https://github.com/chakhsu/lilicia.git * [new branch] master -> master
這裏的git push
還會要求你輸入你的github的用戶名和密碼才能運行push
還有git push
是帶有兩個參數,一個是遠程Repo的名稱(咱們這裏稱爲origin)和分支push(master是每一個Repo的默認分支)
上面我已經把本地的Repo上傳到Github上了,別人就能在Github上查看和瀏覽Repo上的東西,甚至能克隆到他們本身的本地上,以下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hakhsu/lilicia.git
Repo就會在本地上自動建立,且本地上Repo版本爲Github上的版本
你更新了Repo,別人能夠經過git pull
更新線上的Repo到本身的本地Repo
git pull origin master From https://github.com/chakhsu/lilicia * branch master -> FETCH_HEAD Already up-to-date.
這裏的pull指下載遠程的Repo而且合併本地的Repo
一樣地你能夠這樣獲取別人的Repo
當咱們須要開發一個新的功能,最好的實踐是複製原始項目,在其副本上完成開發,這個副本咱們稱爲分支(Branches)。這條分支有本身的版本控制,每次的修改都會跟其餘項目有所區分,直到你決定合併它們。
分支管理的好處:
對於已經穩定工做的版本的代碼將不會有任何影響
多人協做共同開發
開發者能夠在本身的分支上完成開發,不會受他人的影響
當不肯定那個功能更好時,能夠開出更多的分支,進行對比
每個Repo的默認分支都叫master
,建立其餘分支,使用git branch <name>
,以下
git branch baranch-one
或者git checkout -b <name>
git checkout -b baranch-one
意思是建立該分支而且切換到該分支
至此,咱們的baranch-one
就建立完成,跟master
分支上的版本一致
列出全部本地branch
git branch
列出全部遠程branch
git branch -r
列出全部本地以及遠程branch
git branch -a
切換分支到baranch-one
git checkout baranch-one
上面咱們已經建立好分支baranch-one
,須要咱們選擇該分支,而後進入,以下
git branch baranch-one * master
git checkout baranch-one
而後咱們給該分支建立feature.txt
,而後add
和commit
它
touch feature.txt git add feature.txt git commit -m "New feature complete."
接着,咱們須要切換master分支上
git checkout master
下面這步就是合併分支
git merge baranch-one
合併以後,原來的baranch-one
已經不須要了,能夠刪除了,以下
git branch -d baranch-one
這部分可能會在咱們的平常開發過程當中用到,知道而且會用就能夠了
咱們每一次的commit都有隨機生成一個惟一id,它由一串數字和字母組成,若是要查看全部commit以及它的id,咱們能夠用git log
,以下
git log commit 108e80c5d06dc802c2000d7085dcd2bd4162e666 Author: Your Name <youname@mail.com> Date: Sun Feb 26 00:56:14 2017 +0800 Initial commit.
若是要查看具體的某次commit,咱們能夠用git show [commit]
,以下
git show 108e80c5 commit 108e80c5d06dc802c2000d7085dcd2bd4162e666 Author: Your Name <youname@mail.com> Date: Sun Feb 26 00:56:14 2017 +0800 Initial commit. diff --git a/hello.txt b/hello.txt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e69de29
若是要查看兩次commit之間的不一樣,咱們能夠用 git diff [commit-from]..[commit-to]
,這裏就不演示了
上面其實已經提到了,這裏再補充說明
git checkout hello.txt
git checkout 108e80c5 hello.txt
這兩個命令,前者是將hello.txt
恢復到最近一次的commit狀態,然後者則是指定恢復到某個commit的狀態
不少時候,咱們常常要進行多人協做,共同開發,咱們不停地操做着建立分支合併分支。在這個過程當中,就有可能會出現合併衝突。
讓咱們來看一下例子。首先咱們建立了兩個分支,分別叫branch-chakhsu
和branch-ping
,都要在同一個文件中寫一個函數來顯示數組的全部元素
假設這個同一個文件爲showarray.js
branch-chakhsu
分支的寫法,以下
// Use a for loop to console.log contents. for(var i=0; i<arr.length; i++) { console.log(arr[i]); }
branch-ping
分支的寫法,以下
// Use forEach to console.log contents. arr.forEach(function(item) { console.log(item); });
而後咱們都對上面兩個分支合併,而後就會報錯
git checkout master git merge branch-chakhsu git merge branch-ping Auto-merging showarray.js CONFLICT (content): Merge conflict in showarray.js Automatic merge failed; fix conflicts and then commit the result.
而後咱們打開showarray.js
,發現
<<<<<<< HEAD // Use a for loop to console.log contents. for(var i=0; i<arr.length; i++) { console.log(arr[i]); } ======= // Use forEach to console.log contents. arr.forEach(function(item) { console.log(item); }); >>>>>>> Ping's commit.
<<<<<<< HEAD
和=======
之間是當前咱們所在的分支的commit內容
=======
和>>>>>>> Ping's commit.
是咱們要合併的branch-ping
分支的內容
這個時候咱們要作決定選擇是兩個都要留下,仍是選擇其中一個或者改爲本身想要的內容,這裏改爲咱們想要的內容
刪除<<<<<<< HEAD
和>>>>>>> Ping's commit.
之間的內容,修改成
// Not using for loop or forEach. // Use Array.toString() to console.log contents. console.log(arr.toString());
將修正的文件加入到stage狀態,而後從新commit一次,以下
git add showarray.js git commit -m "Array printing conflict resolved."
合併衝突就此解決了。當咱們發生衝突的時候,處理步驟以下
將發生衝突的文件打開編輯,處理內容
使用git add
將處理好的文件加入stage
重複上面兩個步驟,直到全部衝突處理完畢
git commit
提交,完成
不少時候,咱們並不須要全部文件都須要git add
,尤爲當咱們使用git add -A
的時候,這個命令是選擇全部文件進入stage狀態。有什麼辦法能夠避免?那就是配置.gitignore
文件
下面這些文件或者文件夾是能夠被忽略
日誌文件(log)
程序運行任務建立的文件夾
Node.js中的node_modules
文件夾
IDE建立的文件
和一些開發者本身的我的文件
根據上面的清單,咱們能夠修改.gitignore
文件的內容爲
*.log build/ node_modules/ .idea/ my_notes.txt
寫了很久,本身也看了挺多資料,也算是一次大複習,另外,文章可能有錯誤,歡迎指正
這裏再列出編寫這篇教程發現到資料,但願能幫到你
教程編寫結合了實踐和參考了下面文章
tutorialzine.com/2016/06/learn-git-in-30-minutes/
blog.gogojimmy.net/2012/01/21/how-to-use-git-2-basic-usage-and-worflow/
歡迎訪問個人博客:https://www.linp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