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redis數據庫安裝linux
系統環境:linux系統(centos/redhat):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Server release 6.8 (Santiago)c++
redis版本:4.0.11redis
說明:因爲本次採用的是源碼安裝(適用於在生產環境中沒法訪問外網的狀況),因此必須具有編譯的環境,也就是說必需要安裝了gcc和gcc-c++,不然會安裝不成功。shell
1 下載本身須要的安裝包數據庫
下載地址爲: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vim
2 安裝redis centos
下載本身須要的redis版本以後,須要將安裝包上傳到linux服務器(xshell,winscp,ftp)安全
安裝以前須要將安裝包解壓;解壓後到對應目錄下進行預編譯,編譯,安裝後便可完成redis的單節點安裝。操做用戶:root服務器
2.1 檢查編譯環境測試
gcc -v (若是沒有編譯環境則必需要安裝:使用yum或者是rpm包安裝)
2.2 解壓,將redis安裝在指定目錄
[root@test2 ~]# tar -zxvf redis-4.0.11.tar.gz (解壓tar包)
[root@test2 ~]# mv redis-4.0.11 /usr/local/redis (將解壓後的目錄剪切到本身要安裝的目錄)
解壓以後能夠查看下目錄下具體有哪些文件和目錄:
Makefile:編譯文件
redis.conf:redis的配置文件
INSTALL:redis的安裝說明(有興趣的能夠仔細閱讀)
sentinel.conf:哨兵模式的配置文件
src:源碼目錄
2.3 編譯和安裝:
切換到開始指定的目錄中:
[root@test2 redis]# cd /usr/local/redis/
開始編譯:
[root@test2 redis]# make (編譯成功後截圖以下)
開始安裝:切換到安裝目錄:
[root@test2 redis]# cd /usr/local/redis/src/ (能夠查看下目錄下有哪些文件)
redis-server:redis的啓動腳本
redis-cli:redis的客戶端鏈接命令
執行安裝命令:
[root@test2 src]# make install (出現以下截圖表示安裝成功,有興趣的能夠運行下make test,通常狀況下不影響)
3 redis的啓動和關閉,以及檢測
從第二步咱們知道了redis的一些啓動和關閉的腳本是放在src目錄下,如今咱們只須要在該目錄下啓動腳本便可:能夠先看下執行命令的路徑
[root@test2 src]# ./redis-server (出現以下截圖表示啓動成功)
能夠仔細查看上面的截圖:能夠得到的信息有redis的版本信息,啓動改服務佔用的端口號是6379 ,該服務的進程ID是77480。更細一點能夠發現有一個警告信息:
意思是說啓動的時候沒有指定配置文件,則使用默認的配置文件啓動。若是須要指定一個配置文件,使用的命令爲./redis-server /path/to/redis.conf(該文件是文件的絕對路徑)
上面的截圖中還有一些警告信息就步一一說明了,上圖圈起來地方意思是說服務端已經啓動成功,正在等待客戶端的鏈接。如今咱們另外開一個窗口,而後用客戶端驗證,是否能夠成功使用:(須要注意的是使用redis-cli命令時須要在src目錄下。使用set命令是建立鍵值對,使用get命令是獲取age這個鍵的值,若是出現以下截圖所示,則表示成功)
redis的關閉:
只須要直接關閉服務端窗口,一個ctrl+c便可
上面已經完成了redis的安裝,可是小夥板們會發如今使用時很是不方便,不方便的地方有如下幾點:
@@使用時服務端的窗口不能關閉,一旦關閉後服務自動中止,客戶端鏈接不了
@@使用命令是必須在指定的目錄下,每次都須要切換目錄很是麻煩
@@在使用客戶端鏈接的服務端時沒有使用密碼是否會不安全
下面將是一些優化的方法
4 redis測試成功後的一些優化工做
4.1 讓redis能夠後臺啓動,避免在出現窗口關閉是服務端斷開的問題
解決辦法:修改配置文件,啓動時讀取指定的配置文件
拷貝配置文件到定製的目錄:
[root@test2 redis]# cd /usr/local/redis/
[root@test2 redis]# mkdir etc
[root@test2 redis]# cp redis.conf etc/
修改配置文件:
[root@test2 redis]# vim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在文件136行左右,將daemonize參數的值由no改成yes,系統默認是no.保存退出)
從新啓動驗證是否成功:
[root@test2 redis]# cd /usr/local/redis/src/
[root@test2 src]#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成功啓動後截圖以下)
客戶端驗證是否能夠查詢:(驗證成功)
4.2 爲redis設置環境變量,便於在全部目錄下均可以可使用啓動和中止
建立命令目錄:[root@test2 src]# mkdir /usr/local/redis/bin
將命令腳本拷貝或者剪切到命令目錄:
[root@test2 src]# cp redis-cli redis-server redis-sentinel redis-check-aof redis-benchmark /usr/local/redis/bin/
配置環境變量:
[root@test2 src]# vim /etc/profile (在文件的末尾添加這兩行)
[root@test2 src]# source /etc/profile (使環境變量生效)
切換到任意目錄檢測是否成功:
中止命令:[root@test2 /]# pkill redis-server
4.3 爲客戶端配置密碼
修改配置文件,開啓祕密驗證設置密碼 (大概在文件500行左右,將requirepass參數前的#去掉,而後把後面的foobared改成你須要設置的密碼)
重啓服務,驗證密碼設置是否成功
[root@test2 /]# 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客戶端驗證:
使用無密碼能夠登錄,可是沒法查看數據庫內任何內容,也不能對數據庫進行操做。
使用密碼登錄能夠查看數據庫內容(驗證成功)
5 redis安裝小結
redis啓動:redis-server /usr/local/redis/etc/redis.conf
redis中止:pkill redis-server 或者redis-cli shutdown
redis默認使用端口:6379
redis默認不使用守護進程啓動(後臺啓動)
redis默認不開啓密碼使用
redis 2左右的版本依然不支持集羣的模式,如需使用集羣儘可能使用新的版本
安裝redis以前必定要有編譯環境,若是沒有須要安裝以後纔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