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工程師規劃

(轉載)淺談軟件開發人員的職業發展規劃編程

  •   進取型:不甘於現狀,刻苦學習,出現任何新機會都要去爭取,渴望創業。
  •   自由型:不受束縛,但願有一個空間供他們發揮能力,最好是不用上班,在家裏作SOHO一族。
  •   安全型:尋求工做上的穩定,願意作重複性、無壓力、不加班的工做,並能夠一直維持下去。
  •   平衡型:工做很認真,表現也不錯,可是工做是工做,生活是生活,分得清清楚楚,決不肯意工做擠佔了生活的時間。
  •   攀登型:特色比較明顯,目標高遠,想進入企業高層,最好是能幹總裁,若是沒有機會就迅速跳槽。
  •   技術型:性格內向,喜歡獨立思考,作事謹慎細緻。不肯意浪費時間去管其餘人的事。
  •   管理型:考慮問題比較理智,善於從宏觀角度考慮問題。能在信息不全的狀況下,分析解決問題,善於影響、監督、率領、操縱、控制組織成員,善於使用權力。

要分析團隊成員所處的環境。大到社會環境、行業發展階段、市場環境,小到公司發展階段、項目背景、我的機遇等均可能對一我的發展產生很大影響。還要了解團隊成員的我的目標,他的短時間目標、中期目標、長期目標各是什麼?目前處於目標路線的什麼位置?他的我的特性和當前環境對他實現目標有什麼影響?是否有一種途徑可讓他現有的職業與其人生基本目標相一致?安全

 

咱們認爲能夠將技術人員的職業生涯大體分爲三個階段,每一個階段有不一樣的職業路徑可供選擇:網絡

1.         第一階段爲起步期,通常爲畢業後的3年以內。不論何種背景,這一階段的主要工做基本是編程、測試和維護;主要目標是學習和掌握公司產品/項目的基本技術、工具和流程。本階段是軟件行業全部職業的起點和立身之本,不論未來擔任何種職位,都必須依賴於這一階段打下的基礎。當前這一階段的職位主要有三類:架構

  •   軟件開發方向:主要職位有「助理軟件工程師」、「軟件工程師」。
  •   軟件測試方向:主要職位有「助理測試工程師」、「測試工程師」。
  •   軟件技術方向:主要職位有「系統工程師」等;

2.         第二階段爲成長期,通常爲畢業後的3~10年。這一階段的人員已經掌握了基本的技術技能和經驗,可以獨立工做、指導或帶領他人工做。公司爲這類人才提供了專業和管理兩條發展通道,具體地說有如下七大類發展途徑:框架

l  軟件技術方向工具

  •   職業通道:高級軟件工程師—主管軟件工程師——軟件架構師——高級架構師——技術專家
  •   特色:善於獨立思考,作事謹慎細緻,熱衷於專研技術及其創新,對新技術敏感,技術涉面廣。屬專業技術人才。
  •   準備:努力專研技術,緊跟行業動向,深刻研究,掌握精髓,作到該領域的專家;常常發表技術文章,總結交流技術經驗;得到IBM、MS、Oracle等各主要技術的認證、攻讀軟件碩士/博士學位等。
  •   風險:因爲IT業發展很快,若是所專研的技術領域逐漸被市場淘汰(如COBOL、SYS390、PB),需儘快轉型到新的領域。
  •   目標:對於進取型,能夠考慮IT公司的技術專家,或科研單位的研究人員;對於平衡型,能夠考慮大型軟件公司的資深開發工程師,或企業信息部門的系統維護工程師。

l  開發管理方向性能

  •   職業通道:高級軟件工程師——主管軟件工程師——開發經理/項目經理/產品經理——項目總監——技術管理總監
  •   特色:首先要精通產品和技術,而後還有具有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能團結人。精通軟件工程的流程與進度控制、質量控制、資源的有效使用等。屬複合型技術人才。
  •   準備:須要有軟件開發各生命週期(如開發、測試)的工做經驗,至少在一項技術方面具有專家水準,能舉一反三;精通項目管理的知識、技術、技巧與方法;得到PMP、CMM、軟件工程、MBA等方面的認證和學位等;具有必定的行業知識。
  •   風險:項目管理比較辛苦,壓力比較大,時常出差。
  •   目標:對於進取型,能夠考慮IT公司的CTO;對於平衡型,能夠考慮非IT企業的CIO。

l  測試技術方向學習

  •   職業通道:軟件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測試分析師——測試專家
  •   特色:作事謹慎細緻,重視細節;精通QC與QA等技術和方法,熟悉IT技術及項目管理流程,精通至少一個行業(如電信、金融、物流等)的業務流程;強調溝通,屬專業技術人才。
  •   準備:精通測試理論、方法與工具,如黑盒/自動化/安全/性能/白盒測試等;有必定的編程能力;得到GB2000、ISO900一、CMM等質量體系及軟件工程、質量控制等方面的認證和學位;學習業務知識。
  •   風險:目前來看測試與業務流程密切相關,若是不懂行業的話很難深刻測試。
  •   目標:對於進取型,能夠考慮IT公司或專業測試公司的測試專家;對於平衡型,能夠考慮大型軟件公司或專業測試公司的資深測試工程師。

l  質量管理方向測試

  •   職業通道:軟件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高級測試/品質保證工程師——測試/品質保證主管——測試/品質保證經理——測試/品質保證總監
  •   特色:作事謹慎細緻,重視細節,有具有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能團結人。精通軟件工程的質量控制、流程與過程控制、風險管理、質量保證等。屬複合型技術人才。
  •   準備:須要有軟件開發各生命週期(如開發、測試)的工做經驗,至少在一項技術方面具有專家水準,能舉一反三;學習業務知識;得到PMP、CMM、ISO900一、ISO2700一、GB2000、敏捷開發、MBA等方面的認證和學位等。
  •   風險:質量管理須要精通至關普遍的專業知識,如開發、測試、流程、QA、項目管理等。
  •   目標:對於進取型,能夠考慮IT公司或專業測試公司的CQO/ CTO,或質量管理諮詢公司的質量認證顧問;對於平衡型,能夠考慮大型軟件公司的項目管理/品質保證/流程控制負責人。

l  IT實施方向生命週期

  •   職業通道:軟件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實施顧問——高級實施顧問——實施經理——實施總監
  •   特色:首先要熟悉IT技術及項目管理流程,而後還有具有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和行業知識,精通產品,偏重於產品與行業的結合。
  •   準備:瞭解各種平臺的軟、硬件、網絡知識,安裝與使用;精通所要實施的應用系統結構,以及該產品所在的應用行業知識;參加項目管理、PMP、軟件工程培訓等;注重衣着言行等職業形象的培養。
  •   風險:實施工做壓力比較大,時常出差。
  •   目標:對於進取型,能夠考慮的是IT公司的實施總監;對於平衡型,能夠考慮的是大型軟件的資深實施顧問(如SAP、Oracle、SSA)。

l  IT諮詢方向

  •   職業通道:軟件工程師/測試工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諮詢顧問——高級諮詢顧問——諮詢經理——諮詢總監
  •   特色:首先要熟悉IT技術及項目管理流程,而後還有具有良好的協調溝通能力和深刻的行業知識。偏重於行業業務,如財務、金融、HR、SCM等。
  •   準備:熟練掌握至少一類IT技術;深刻的行業知識,可以達到該行業的專家水準;攻讀MBA學位或CPA、CFA等行業認證;要具有良好的文字能力和外語水平;注重衣着言行等職業形象的培養。
  •   風險:諮詢工做須要快速學習、工做壓力比較大,時常加班。
  •   目標:對於進取型,能夠考慮的是專業諮詢公司的諮詢總監、行業顧問;對於平衡型,能夠考慮的是專業軟件研發機構的資深系統分析員。

l  IT營銷方向

  •   職業通道:軟件工程師/測試工程師——售前工程師——客戶經理——銷售經理——銷售總監
  •   特色:首先要熟悉IT技術、產品及應用方案,而後還有具有優秀的協調溝通能力和深刻的人脈關係。
  •   準備:掌握相關行業和解決方案;對行業流行的應用系統的架構很是熟悉;培養本身的市場概念和思惟,精通市場營銷知識、策略和技巧;攻讀營銷、MBA等學位;積累龐大的人脈關係,學會和用戶打交道,培養市場意識和決策能力;注重衣着言行等職業形象的培養。
  •   風險:工做壓力比較大,沒有固定的工做時間,時常出差,人際關係要廣。
  •   目標:對於進取型,能夠考慮的是IT公司的市場總監。對於自由型的人,能夠考慮本身創業。

3.         第三階段爲發展期,通常爲工做10年之後。這一階段的人員已經成爲組織內的技術或管理骨幹,能夠向更高層次的綜合管理和企業戰略方向發展。若是說第一階段比較容易實現,第二階段經過必定程度的努力能夠實現,而第三階段則主要靠機遇和我的奮鬥了。

團隊成員,肯定好自身的職業發展目標後,要專一進取,不要頻繁更換崗位,特別是不要爲了多謀一點工資而轉移陣地,不然最後對哪一個行業和技術都沒有摸透,永遠是新手!

 

//2018.8.12

一、學歷表明過去、能力表明如今、學習力表明將來

二、必定要肯定本身的發展方向,併爲此目的制定可行的計劃

三、詳細制定本身軟件開發專業知識學習計劃,並注意及時修正和調整(軟件開發技術變化實在太快)。請牢記:「若是一個軟件開發人員在一、2年內都沒有更新過本身的知識,那麼,其實他已經再也不屬於這個行業了。」不要告訴本身沒有時間。

四、擁有書籍並不表示擁有知識;擁有知識並不表示擁有技能;擁有技能並不表示擁有文化;擁有文化並不表示擁有智慧。」只有將書本變成的本身智慧,纔算是真正擁有了它。 

五、在一種語言上編程,但別爲其束縛了思想。

六、養成總結與反思的習慣,並有意識地提煉平常工做成果,造成本身的我的源碼庫、解決某類問題的通用系統體系結構、甚至進化爲框架。

七、書到用時方恨少,不要將本身的知識面僅僅侷限於技術方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教授的研究結果代表: 「對於一個有必定基礎的人來講,他只要真正肯下功夫,在6個月內就能夠掌握任何一門學問。」教育心理學界爲感謝西蒙教授的研究成果,故命名爲西蒙學習法。可見,掌握一門陌生的學問遠遠沒有想一想的那麼高難、深奧。多方吸收、普遍涉獵。極力夯實本身的影響圈、儘可能擴大本身的關注圈。財務、經濟、稅務、管理等等知識,有空花時間看看,韜光養晦、未雨綢繆。 

八、在能勝任工做的基礎上,當即去涉獵其它領域的專業知識,豐富本身的知識體系、提升本身的綜合素質,尤爲是那些目標不在技術方面的朋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