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網絡將贏得互聯網的第三個時代

image

1

互聯網發展的兩個早期階段

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一個階段,這時候的互聯網服務是由學術研究人員和不歸屬於任何人的國際標準組織定義和維護的。而不少我的和組織洞察到了後續的發展方向,開始在這面發力。在這期間,包括雅虎,谷歌,亞馬遜,Facebook,LinkedIn和YouTube在內的不少互聯網公司都成長起來而且積累了大量的網絡資源。在這波發展浪潮中,相似AOL這樣的集中式平臺的重要性日益降低。node

從21世紀中期到如今是互聯網發展的第二個階段,由於創造出了比早先開放協議更快的軟件和服務,涌現出了許多盈利的公司,其中最出名的有谷歌,蘋果,Facebook和亞馬遜(GAFA),而智能手機的爆炸性增加加速了這一趨勢,APP應用開始成爲互聯網使用的主流。這使得不少互聯網用戶從原先的開放式服務遷移到了這些功能更復雜的集中式服務。儘管用戶仍能夠訪問其餘開源網站,但大部分都須要依靠GAFA提供的軟件和服務。git

好消息是,數十億人享受到了新的技術,其中許多技術能夠無償使用。壞消息是,對不少創業公司、創始人及其餘機構,雖然不用擔憂集中式平臺會改變自身的運行規則來搶走他們的用戶和利潤,但也面臨着愈來愈難以發展下去的境地。github

而這反過來抑制了創新,使得互聯網再也不像之前那樣開放和活躍了。集權化也形成了更普遍、緊張的社會局勢,咱們在關於虛假新聞、國家扶持機器人、用戶「無平臺化」、歐盟隱私法律和算法偏見等主題的辯論中都能看到這一點,而這些辯論只會在將來幾年內更加激化。算法

2

「Web 3.0」 - 互聯網的第三個時代

對這種中心化的一個反應是對大型互聯網公司施加政府監管。這種應對措施的前提是假定互聯網與過去的通信網絡如電話、廣播和電視網絡類似。但過去基於硬件的網絡卻與基於軟件的互聯網不一樣,一旦創建了基於硬件的網絡,它們幾乎不可能從新改寫,但基於軟件的網絡卻能夠經過企業創新和市場力量進行從新改寫。編程

互聯網是徹底基於軟件的網絡,由一個相對簡單的核心層組成,鏈接數十億個徹底可編程的計算機。軟件只是人類思惟的編碼,所以具備幾乎無限的設計空間。鏈接到互聯網的計算機大致上能夠自由運行其全部者選擇的任何軟件。不管你想到的是什麼,只要有合適的激勵措施,均可以經過互聯網迅速傳播。能夠說,互聯網架構是技術創新和激勵設計相交融合的平臺。安全

如今互聯網仍處於發展初期,在首次引入比特幣以及以太坊時提出,底層的互聯網協議將在將來幾十年內經過加密算法從新改寫。分佈式網絡融合了前兩個互聯網時代的最佳特徵,經過社區式管理和去中心化的網絡,其功能最終將超過最早進的集中式服務。微信

3

爲何要去中心化?

去中心化是一個一般被誤解的概念。例如,有時候有人認爲加密網絡提倡和讚賞去中心化的緣由是爲了抵制政府審查制度,或者是由於自由主義的政治觀點。可是這並非去中心化的主要價值。網絡

讓咱們來看看中心化平臺存在的問題。中心化平臺遵循着一個可預測的生命週期。當它們開始運行時,它們會盡一切努力來招募用戶和第三方人員,如開發者、企業和媒體組織。他們這樣作是爲了使他們的服務更有價值,由於平臺(根據定義)是具備多方面網絡效應的系統。隨着平臺採用呈現 S 曲線增加,他們對用戶和第三方的影響也在穩定上升。架構

當他們到達s-曲線的頂端時,他們與網絡參與者的關係下降到接近於零。而中心化平臺想要繼續增加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從用戶中提取數據,並在受衆和利潤方面與對手競爭。iphone

這方面的歷史例子有:微軟對網景、谷歌對 Yelp、臉書對 Zynga, 推特對第三方客戶端。操做系統如 iOS 和安卓表現得更好,儘管仍需繳納30%稅款,但出於看似任意性的緣由拒絕應用程序,並隨意歸入第三方應用的功能到自身平臺。

對第三方來講,從合做到競爭的轉變就像是一種誘餌。隨着時間的推移,最優秀的企業家、開發商和投資者都開始對在中心化平臺上進行建立變得謹慎起來。咱們如今有幾十年的證據代表,這樣作最終會使人失望。此外,用戶只能任由平臺來收集本身的數據,沒有任何辦法可以保護本身的隱私,而中心化平臺又常常發生由於安全漏洞而遭到攻擊的事件。中心化平臺存在的這些問題在將來可能會變得更加突出。

4

擁抱加密網絡

加密網絡的創建依託於互聯網:

  • 它利用諸如區塊鏈這樣的共識機制來維護和更新;

  • 使用加密貨幣(代幣/令牌)來激勵參與者(礦工/驗證者)或其餘網絡參與者共同維護網絡。一些像以太坊(ETH)這樣的加密網絡在通常的通用編程平臺上有着很普遍的應用。 還有一些用於特殊用途的加密網絡,例如比特幣主要用於存儲價值,Golem用於執行計算,Filecoin則用於去中心化文件存儲。

早期的互聯網技術規範是由工做組或非營利組織制定的,它們依賴於互聯網社區利益的一致性來得到經過。這種方法在互聯網的早期階段運行良好,但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不多有新協議獲得普遍運用。加密網絡經過向開發人員、維護人員和其餘網絡參與者發放令牌這樣一種經濟激勵的獎勵形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它們在技術上也更增強大。例如,它們可以對原來的狀態下進行任意的轉換,這是過去的協議所不能作到的。

加密網絡使用多種機制來確保它們在成長過程當中保持去中心化的狀態,從而防止成爲像過去那樣因「誘餌陷阱」而創建起來集中式服務平臺。首先,加密網絡與他們的參與者之間的契約是經過開放源代碼執行的。第二,他們經過「廣播」和「退出」的機制來檢查。參與者經過社區治理、「上鍊」(遵照協議)和「下鏈」(維護協議)發出廣播;參與者能夠經過離開網絡和出售他們的數字資產,或者在極端狀況下經過放棄遵照協議來退出該網絡。

簡而言之,加密網絡使網絡參與者一塊兒努力來實現共同目標 - 社區的繁榮和代幣的增值。這種利益共同體正是比特幣社區可以繁榮發展和繼續藐視懷疑論者的主要緣由之一,固然像以太坊這樣的新型加密網絡也會一塊兒成長。

今天的加密網絡還有多方面的限制,使他們還不可以挑戰中央集權者的霸權。目前最嚴重的限制是性能和可擴展性。接下來的幾年將重點解決這些限制,構建加密網絡的底層架構層,在此以後,大部分開發者將轉向在此基礎設施之上構建應用。

5

去中心化網絡如何勝出

說去中心化的網絡應該勝出是一回事,說它們將會勝出是另外一回事。讓咱們來看看對此持樂觀態度的具體緣由。

軟件和網絡服務是由開發者建立的,世界上有數百萬名優秀的開發人員,只有一小部分在大型科技公司工做,而且只有一小部分從事新產品開發工做。歷史上許多最重要的軟件項目都是由初創公司或獨立開發者社區建立的。

「無論你是誰,大多數最聰明的人都爲別人工做。— Bill Joy」

去中心化的網絡可以贏得互聯網的第三個時代,緣由與他們贏得第一個時代的緣由同樣:贏得企業家和開發商的心。

一個說明性類比就是21世紀初維基百科與中心化競爭對手Encarta的競爭。若是你在21世紀初對這兩種產品進行比較會發現,Encarta是一款更好的產品,主題覆蓋面更廣,準確性更高。可是維基百科以更快的速度進行改善,由於它有一個積極的志願貢獻者社區,這些志願者被去中心化的、由社區管理的精神所吸引。到2005年,維基百科成爲了最受歡迎的互聯網參考網站,Encarta則在2009年宣佈關閉。

咱們獲得的教訓就是,當你比較中心化系統和去中心化系統時,你須要動態地把它們看做是過程,而不是靜態的將其視爲僵化的產品。中心化系統一般一開始就徹底成熟,但只有企業的員工對它們進行改進時纔會變得更好。而去中心化系統一開始並不成熟,但在適當的條件下,隨着它們吸引新的貢獻者,它們會成倍增加。

對於加密網絡,具備多個複雜的反饋循環,涉及核心協議的開發人員、互補加密網絡的開發人員、第三方應用程序的開發人員以及運營該網絡的服務提供商。這些反饋循環被相關token激勵機制進一步放大——正如咱們在比特幣和以太坊上看到的那樣,可以大幅度加快社區的發展速度。

(有時會致使負面結果,如比特幣採礦消耗的過多電量。)

去中心化系統仍是中心化系統將贏得下一個互聯網時代的勝利,這一問題降低到了誰將生產最引人注目的產品, 而這反過來又下降到了誰將獲得更多高質量的開發者和企業家。GAFA(谷歌、蘋果、臉書和亞馬遜)擁有許多優點,包括現金儲備、龐大的用戶基礎和運營基礎設施。對於開發商和企業家來講,加密網絡具備一種更有吸引力的價值主張。若是贏得人心,加密網絡將可以動員比 GAFA 更多的資源,而且迅速超過了他們的產品開發速度。

「若是你在1989年問人們他們須要什麼才能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那麼他們不太可能會說一個去中心化的經過超文本鏈接起來的信息節點網絡。— Farmer & Farmer」

中心化平臺在推出時經常會附帶一些引人注目的應用:facebook有其核心社交功能,iphone有許多關鍵應用程序。相比之下,去中心化平臺每每在推出時還不成熟,而且沒有明確的用例。所以,他們須要經歷兩個階段的產品市場適應:1)平臺與開發人員/企業家之間的產品市場契合,他們將完成平臺並構建生態系統,2)平臺/生態系統與終端用戶之間的產品市場契合,這兩個階段的過程致使許多人,包括尖端技術專家在內一直低估去中心化平臺的潛力。

6

互聯網的下一個時代

去中心化的網絡並不可以解決互聯網上的全部問題,可是它提供了比中心化系統更好的解決方法。

以Twitter的垃圾郵件處理方式爲例,因爲Twitter關閉了他們給第三方開發者的網絡,如今惟一一家從事Twitter垃圾處理的公司只剩下Twitter自己。相比之下,有數百家公司試圖經過數十億美圓的風險投資和公司資金來解決垃圾電子郵件的問題。雖然垃圾電子郵件還沒有解決,但如今好多了,由於第三方知道電子郵件協議是去中心化的,因此他們能夠在此基礎上創建企業,而不用擔憂稍後改變遊戲規則。

或者考慮網絡治理問題。現在,大型平臺上不負責任的員工羣體決定了對信息進行排名和過濾的方式,哪些用戶排名靠前,而哪些用戶被禁止,以及其餘重要的治理決策。但在分佈式網格里,這些決定是由社區做出的,並使用公開和透明的機制。正如咱們從現實世界所看到的那樣,民主制度並不完美,但它們比其餘替代品好得多。

中心化平臺一直佔據主導地位,以致於許多人忘記了創建互聯網服務的更好方法。分佈式網絡爲創建互聯網服務提供更好的選擇,併爲第三方開發人員,創做者和企業提供公平競爭環境。在互聯網的第一個時代,咱們看到了去中心化系統的價值,但願在下一個時代咱們會再次看到它。

本文內容來源於HiBlock區塊鏈社區**「一塊兒譯文檔」**的小夥伴

譯者:龔堅聖、李捷、謝光武

感謝三位譯者的辛苦工做。瞭解和加入「一塊兒搞事情」請看文末詳細介紹~

HiBlock區塊鏈社區邀請您一塊兒搞事情~

一、一塊兒讀代碼 社區網址:http://hiblock.net/topics/node21 一塊兒讀代碼,好比從以太坊源代碼開始

二、一塊兒寫筆記 社區網址:http://hiblock.net/topics/node22 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每日寫500字左右關於我對區塊鏈的理解,或者針對某一個問題發表本身的觀點,由HiBlock公衆號統一篩選整理對外發布

三、一塊兒譯文檔 社區網址:http://hiblock.net/topics/node23 英文文檔、資訊有太多太多頗有價值的,咱們一塊兒來作知識的搬運工吧

當前一塊兒譯團隊的工做:Solidity官方文檔,參考Github倉庫,智能合約-Solidity官方文檔(1)

四、一塊兒磨課程 社區網址:http://hiblock.net/topics/node24 將專業技術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能夠是一堂課的分享,也能夠是打磨一個系列課程。

若是您要報名以上哪一個活動,請添加微信小助手(baobaotalk_com),而後直接回複姓名+數字【可多選,如Bob 1/2/3】

image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HiBlock「搞事情」的GitHub頁面~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