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於2017年3月18日首發於LinkedIn,原文連接在這裏安全
爲了給廣大用戶提供一個能夠自由交流、切磋技術的平臺,微軟和其餘一些國際知名的大型軟件公司同樣,都有建立用戶社區(Community,或者叫User Group)的傳統。微信
有意思的是,不一樣的歷史時期,用戶社區會採用不一樣的形式,我總結爲四個階段,分別介紹以下網絡
在網絡還不是很發達和普及的時候(應該是2005年前),微軟的用戶社區大可能是經過一種叫作新聞組(Newsgroup)的形式存在的。我是新聞組的重(中)度(毒)用戶之一,並且也是新聞組的版主(當年我負責Excel)。新聞組是要經過一款叫Outlook Express的軟件來收取的,使用體驗相似於郵件,咱們能夠在一個時間收下來某個版塊的一些討論問題,而後在離線的狀態下進行回覆,等到下次能夠聯網的時候,再一次性發出去便可。架構
關於如何使用新聞組,有興趣的朋友,能夠參考這個連接,今天再次回過頭來看,仍是滿滿的懷念啊。不過,時代老是在發展的,咱們須要往前看。工具
在2005年左右,微軟的用戶社區全面升級爲在線論壇,而且明確地分爲兩大分支.net
目前這些論壇都仍是活躍的,也仍然是一個可用的渠道之一。只是這些年微軟的產品線和技術其實變化較大,這些論壇並無提供最新的技術的版塊,例如Office 365,Azure等。可是這個問題其實已經有所改善了,去年下半年,總部統一發布了全新一代在線技術論壇,訪問地址是 https://techcommunity.microsoft.comexcel
這個新的在線技術社區提供了最新的技術版塊,惟一的美中不足就是,目前只有英文版,並且短時間以內應該很難看到中文版。ip
值得一提的是,若是是具體到某個產品線,國內有很多優秀的中文社區,這是對官方資源的有益補充。例如,若是是Office相關,我推薦你們關注ExcelHome這個華語地區最大的中文技術社區,截止目前擁有超過300萬的註冊用戶,他們的地址是 http://www.excelhome.net/ci
在線論壇的形式當然是很好的,可是隨着社交網絡和移動互聯網的興起,社交媒體一開始是作一個補充出現,逐漸慢慢地佔據了更加主要的比重。資源
社交媒體最開始流行起來是微博,但微博這種形態不適合作社區,因此真正應用起來作用戶社區是在QQ和微信裏面,主要有幾個形式
目前來講,針對Office 365,咱們有一個官方公衆號——「微軟中國Office365」
上面提到過的ExcelHome也有一個官方公衆號:iexcelhome
另外,咱們還有一個目前國內最大的微信羣——Office 365技術羣(O萌),這個羣由國內知名的技術專家盆盆老師創立,後由本人負責運營,目前彙集了超過260位國內關注Office 365的高級用戶、技術專家、運營顧問等成員,而且於去年年末正式成立了教育分社(目前有將近40人)。
若是說1.0和2.0的時代,我主要是做爲參與者,那麼在3.0的時代,由於有了運營者的身份(雖然是業餘的),會有不少不同的體會和感觸。例如,我本身有以下的思考
爲此,我計劃在3.0的基礎上進行必定的改良——即在保持現有公衆號和微信羣的前提下,增長以下的設置
增長基於Office 365提供的企業級社交網絡Yammer 羣的支持。Yammer在加入微軟Office 365產品家族以前就是業界頂尖的企業級社交網絡平臺,能夠算得上是組織內部的Facebook。對於Office 365用戶而言,自己就已經可使用Yammer,並且它也有很是好的移動化支持。
有興趣的朋友,能夠填寫以下的表單申請加入。請你們體諒,由於白天比較忙,我會在天天晚上統一處理請求,若是你填寫信息完整,那麼很快會收到邀請加入的郵件。
https://aka.ms/joinoffice365community
進一步加大行業社羣,專業技術社羣的建設,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討論空間。
將來Office 365的用戶社區,除了有一個最大的總羣(全部人都在裏面)以外,我會考慮以下是兩個分支設置
這是Office 365用戶社區4.0的雛形,也是咱們的願景。實際上,我相信你們也能看得出來,從個人角度來講,雖然有幸能參與建立和運營這個社區,但長遠的工做來講,我但願經過創建比較好的架構,而且找到每一個行業或者專業技術領域的專家,以更加開放的形式提供更加有價值的服務,全部人爲全部人,一塊兒共建Office 365 用戶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