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異的併發之可見性

咱們都知道,隨着祖國愈來愈繁榮昌盛,隨着科技的進步,設備的更新換代,計算機體系結構、操做系統、編譯程序都在不斷地改革創新,但始終有一點是不變的(我對鴨血粉絲的熱愛忠貞不渝):那就是下面三者的性能耗時:CPU < 內存 < I/Ohtml

但也正由於這些改變,也就在併發程序中出現了一些詭異的問題,而其中最昭著的三大問題就是:可見性、有序性、原子性。java

今天咱們就主要來學習一下三者中的可見性。編程

零、可見性的闡述

可見性 的定義是:一個線程對共享變量的修改,另一個線程可以馬上看到。緩存

在單核時代,全部線程都在一個CPU上執行,因此一個線程的寫,必定是對其它線程可見的。就比如,一個總經理下面就一個項目負責人。安全

此時,項目經理查看到任務G後,分配給員工A和員工B,那麼這個任務的進度就能隨時掌握在項目經理手中了;每一個員工都能從項目經理處得知最新的項目進度。bash

而在多核時代後,每一個CPU都有本身的緩存,這就出現了可見性問題。併發

此時,兩個項目經理同時查看到任務G後,各自分配給本身下屬員工,那麼這個任務的進度就只能掌握在各自項目經理手中了,由於全部員工的工做進度並非彙報給同一個項目經理;那麼,每一個員工只能得知本身項目組員工的工做進度,並不能得知其餘項目組的工做進度。因此,當多個項目經理在作同一個任務時,就可能出現任務配比不均、任務進度拖延、任務重複進行等多種問題。app

總結上面的例子來說,就是由於進度的不及時更新,致使數據不是最新,致使決策失誤。因此,咱們隱約能夠看出,內存並不直接與Cpu打交道,而是經過高速緩存與Cpu打交道。ide

cpu  <——> 高速緩存  <———>  內存
複製代碼

經過一張圖片來表示就是(多核):函數

下文咱們的闡述,若無特殊說明,都是基於多核的。

1、致使共享變量在線程之間不可見的緣由:

可見性問題都是由Cpu緩存不一致爲併發編程帶來,而其中的主要有下面三種狀況:

1.一、線程交叉執行

線程交叉執行多數狀況是因爲線程切換致使的,例以下圖中的線程A在執行過程當中切換到線程B執行完成後,再切換回線程A執行剩下的操做;此時線程B對變量的修改不能對線程A當即可見,這就致使了計算結果和理想結果不一致的狀況。

1.二、重排序結合線程交叉執行

例以下面這段代碼

int a = 0;    //行1
    int b = 0;    //行2
    a = b + 10;   //行3
    b = a + 9;    //行4
複製代碼

若是行1和行2在編譯的時候改變順序,執行結果不會受到影響;

若是將行3和行4在變異的時候交換順序,執行結果就會受到影響,由於b的值得不到預期的19;

由圖知:因爲編譯時改變了執行順序,致使結果不一致;而兩個線程的交叉執行又致使線程改變後的結果也不是預期值,簡直雪上加霜!

1.三、共享變量更新後的值沒有在工做內存及主存間及時更新

由於主線程對共享變量的修改沒有及時更新,子線程中不能當即獲得最新值,致使程序不能按照預期結果執行。

例以下面這段代碼:

package com.itquan.service.share.resources.controller;

import java.time.LocalDateTime;

/**
 * @author :mmzsblog
 * @description:共享變量在線程間的可見性測試
 */
public class VisibilityDemo {

    // 狀態標識flag
    private static boolean flag = true;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System.out.println(LocalDateTime.now() + "主線程啓動計數子線程");
        new CountThread().start();

        Thread.sleep(1000);
        // 設置flag爲false,使上面啓動的子線程跳出while循環,結束運行
        VisibilityDemo.flag = false;
        System.out.println(LocalDateTime.now() + "主線程將狀態標識flag被置爲false了");
    }

    static class CountThread extends Thread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LocalDateTime.now() + "計數子線程start計數");
            int i = 0;
            while (VisibilityDemo.flag) {
                i++;
            }
            System.out.println(LocalDateTime.now() + "計數子線程end計數,運行結束:i的值是" + i);
        }
    }

}
複製代碼

運行結果是:

從控制檯的打印結果能夠看出,由於主線程對flag的修改,對計數子線程沒有當即可見,因此致使了計數子線程久久不能跳出while循環,結束子線程。

歡迎關注公衆號"Java學習之道",查看更多幹貨!

對於這種狀況,固然不能忍,因此就引出了下一個問題:如何解決線程間不可見性

2、如何解決線程間不可見性

爲了保證線程間可見性咱們通常有3種選擇:

2.一、volatile:只保證可見性

volatile關鍵字能保證可見性,但也只能保證可見性,在此處就能保證flag的修改能當即被計數子線程獲取到。

此時糾正上面例子出現的問題,只需在定義全局變量的時候加上volatile關鍵字

// 狀態標識flag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boolean flag = true;
複製代碼

2.二、Atomic相關類:保證可見性和原子性

將標識狀態flag在定義的時候使用Atomic相關類來進行定義的話,就能很好的保證flag屬性的可見性以及原子性。

此時糾正上面例子出現的問題,只需在定義全局變量的時候將變量定義成Atomic相關類

// 狀態標識flag
    private static AtomicBoolean flag = new AtomicBoolean(true);
複製代碼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此時原子類相關的方法設置新值和獲得值的放的是有點變化,以下:

// 設置flag的值
    VisibilityDemo.flag.set(false);
    
    // 獲取flag的值
    VisibilityDemo.flag.get()
複製代碼

2.三、Lock: 保證可見性和原子性

此處咱們使用的是Java常見的synchronized關鍵字。

此時糾正上面例子出現的問題,只需在爲計數操做i++添加synchronized關鍵字修飾

synchronized (this) {
        i++;
    }
複製代碼

經過上面三種方式,咱們都能獲得相似以下的指望結果:

然而,接下來咱們要對其中的volatilesynchronized關鍵字作一番較爲詳細的解釋。歡迎關注公衆號"Java學習之道",查看更多幹貨!

3、可見性-volatile

Java內存模型對volatile關鍵字定義了一些特殊的訪問規則,當一個變量被volatile修飾後,它將具有兩種特性,或者說volatile具備下列兩層語義:

  • 第1、保證了不一樣線程對這個變量進行讀取時的可見性。即一個線程修改了某個變量的值, 這個新值對其餘線程來講是當即可見的。 (volatile解決了線程間共享變量的可見性問題)。
  • 第2、禁止進行指令重排序, 阻止編譯器對代碼的優化。

針對第一點,volatile保證了不一樣線程對這個變量進行讀取時的可見性,具體表現爲:

  • 1: 使用 volatile 關鍵字會強制將在某個線程中修改的共享變量的值當即寫入主內存。
  • 2: 使用 volatile 關鍵字的話, 當線程 2 進行修改時, 會致使線程 1 的工做內存中變量的緩存行無效(反映到硬件層的話, 就是 CPU 的 L1或者 L2 緩存中對應的緩存行無效);

附一張CPU緩存模型圖:

  • 3: 因爲線程 1 的工做內存中變量的緩存行無效,因此線程1再次讀取變量的值時會去主存讀取。基於這一點,因此咱們常常會看到文章中或者書本中會說volatile 可以保證可見性。

綜上所述:就是用volatile修飾的變量,對這個變量的讀寫,不能使用 CPU 緩存,必須從內存中讀取或者寫入。

使用volatile沒法保障線程安全,那麼volatile的做用是什麼呢?

其中之一:(對狀態量進行標記,保證其它線程看到的狀態量是最新值)

volatile關鍵字是Java虛擬機提供的最輕量級的同步機制,不少人因爲對它理解不夠(其實這裏你想理解透的話能夠看看happens-before原則),而每每更願意使用synchronized來作同步。

4、可見性synchronized

4.一、做用域

synchronized關鍵字的做用域有二種:

  • 1)是某個對象實例內,synchronized aMethod(){}能夠防止多個線程同時訪問這個對象的synchronized方法。

    若是一個對象有多個synchronized方法,只要一個線程訪問了其中的一個synchronized方法,其它線程不能同時訪問這個對象中任何一個synchronized方法。

    這時,不一樣的對象實例的synchronized方法是不相干擾的。也就是說,其它線程照樣能夠同時訪問相同類的另外一個對象實例中的synchronized方法。

    由於當修飾非靜態方法的時候,鎖定的是當前實例對象。

  • 2)是某個類的範圍,synchronized static aStaticMethod{}防止多個線程同時訪問這個類中的synchronized static 方法。它能夠對類的全部對象實例起做用。

    由於當修飾靜態方法的時候,鎖定的是當前類的 Class 對象。

4.二、可用於方法中的某個區塊中

除了方法前用synchronized關鍵字,synchronized關鍵字還能夠用於方法中的某個區塊中,表示只對這個區塊的資源實行互斥訪問。

用法是:

synchronized(this){
    /*區塊*/
}
複製代碼

它的做用域是當前對象;

4.三、不能繼承

synchronized關鍵字是不能繼承的,也就是說,基類的方法

synchronized f(){
    // 具體操做
} 
複製代碼

在繼承類中並不自動是

synchronized f(){
    // 具體操做  
}
複製代碼

而是變成了

f(){
    // 具體操做
}
複製代碼

繼承類須要你顯式的指定它的某個方法爲synchronized方法;

綜上3點所述:synchronized關鍵字主要有如下這3種用法:

  • 修飾實例方法:做用於當前實例加鎖,進入同步代碼前要得到當前實例的鎖
  • 修飾靜態方法:做用於當前類對象加鎖,進入同步代碼前要得到當前類對象的鎖
  • 修飾代碼塊:指定加鎖對象,對給定對象加鎖,進入同步代碼塊前要得到給定對象的鎖

這三種用法就基本保證了共享變量在讀取的時候,讀取到的是最新的值。

4.四、JVM關於synchronized的兩條規定:

  • 線程解鎖前,必須把共享變量的最新值刷新到主內存

  • 線程加鎖時,將清空工做內存中共享變量的值,從而是使用共享變量時,須要從主內存中從新讀取最新的值(注意:加鎖與解鎖是同一把鎖)

從上面的這兩條規則也能夠看出,這種方式保證了內存中的共享變量必定是最新值。

但咱們在使用synchronized保證可見性的時候也要注意如下幾點:

  • A.不管synchronized關鍵字加在方法上仍是對象上,它取得的鎖都是對象;而不是把一段代碼或函數看成鎖――並且同步方法極可能還會被其餘線程的對象訪問。
  • B.每一個對象只有一個鎖(lock)與之相關聯。Java 編譯器會在 synchronized 修飾的方法或代碼塊先後自動加上加鎖 lock() 和解鎖 unlock(),這樣作的好處就是加鎖 lock() 和解鎖 unlock() 必定是成對出現的,畢竟忘記解鎖 unlock() 但是個致命的 Bug(意味着其餘線程只能死等下去了)。
  • C.實現同步是要很大的系統開銷做爲代價的,甚至可能形成死鎖,因此儘可能避免無謂的同步控制。

以上內容就是我對並法中的可見性的一點理解與總結了,下期咱們接着敘述併發中的有序性。

參考文章:


歡迎關注公衆號:Java學習之道

我的博客網站:www.mmzsblog.cn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