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性指的是一個或者多個操做在 CPU 執行的過程當中不被中斷的特性java
線程切換 帶來的原子性問題緩存
Java 併發程序都是基於多線程的,操做系統爲了充分利用CPU的資源,將CPU分紅若干個時間片,在多線程環境下,線程會被操做系統調度進行任務切換。性能優化
爲了直觀的瞭解什麼是原子性,咱們看下下面哪些操做是原子性操做多線程
int count = 0; //1
count++; //2
int a = count; //3
複製代碼
上面展現語句中,除了語句1是原子操做,其它兩個語句都不是原子性操做,下面咱們來分析一下語句2併發
其實語句2在執行的時候,包含三個指令操做性能
對於上面的三條指令來講,若是線程 A 在指令 1 執行完後作線程切換,線程 A 和線程 B 按照下圖的序列執行,那麼咱們會發現兩個線程都執行了 count+=1 的操做,可是獲得的結果不是咱們指望的 2,而是 1。優化
操做系統作任務切換,能夠發生在任何一條CPU 指令執行完spa
有序性指的是程序按照代碼的前後順序執行操作系統
**編譯優化 **帶來的有序性問題線程
爲了性能優化,編譯器和處理器會進行指令重排序,有時候會改變程序中語句的前後順序,好比程序:
a = 5; //1
b = 20; //2
c = a + b; //3
複製代碼
編譯器優化後可能變成
b = 20; //1
a = 5; //2
c = a + b; //3
複製代碼
在這個例子中,編譯器調整了語句的順序,可是不影響程序的最終結果
synchronized(具備有序性、原子性、可見性)表示鎖在同一時刻只能由一個線程進行獲取,當鎖被佔用後,其餘線程只能等待。
在單例模式的實現上有一種雙重檢驗鎖定的方式(Double-checked Locking)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return instance;
}
}
複製代碼
咱們先看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的未被編譯器優化的操做
指令 1:分配一塊內存 M;
指令 2:在內存 M 上初始化 Singleton 對象;
指令 3:而後 M 的地址賦值給 instance 變量。
編譯器優化後的操做指令
指令 1:分配一塊內存 M;
指令 2:將 M 的地址賦值給 instance 變量;
指令 3:而後在內存 M 上初始化 Singleton 對象。
如今有A,B兩個線程,咱們假設線程A先執行getInstance()
方法,當執行編譯器優化後的操做指令2
時(此時候未完成對象的初始化),這時候發生了線程切換,那麼線程B進入,恰好執行到第一次判斷 instance==null
會發現instance
不等於null
了,因此直接返回instance
,而此時的 instance 是沒有初始化過的。
現行的比較通用的作法就是採用靜態內部類的方式來實現
public class SingletonDemo {
private SingletonDemo() {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DemoHandler{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Demo instance = new SingletonDemo();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Demo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DemoHandler.instance;
}
}
複製代碼
可見性指的是當一個線程修改了共享變量後,其餘線程可以當即得知這個修改
緩存 致使的可見性問題
首先咱們來看一下Java內存模型(JMM)
主內存
中獨立的工做內存
,裏面保存該線程使用到的變量的副本(主內存中該變量的一份拷貝)共享變量可見性的實現原理:
線程1對共享變量的修改要被線程2及時看到的話,要通過以下步驟:
能夠使用 synchronized 、volatile 、final 來保證可見性
歡迎關注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