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瘋魔,不成活,Rackspace爲何對管理雲如此狂熱

哪一個雲服務商對技術服務那麼狂熱,以致於將本身的服務品牌也命名爲「Fanatical Support」(狂熱支持)?web

哪一個雲服務商對技術服務那麼狂熱,甚至不避競爭之嫌,與本身的競爭對手亞馬遜AWS、微軟Azure合做?安全

只有Rackspace。服務器

誰來管理你的雲?

近日在香港舉行的Rackspace:Solve大會上,Rackspace公司首席執行官Taylor Rhodes與用戶和行業分析師表明齊聚一堂,交流了雲應用和雲管理方面的經驗。Taylor Rhodes重點強調了Rackspace在管理雲方面的獨特優點,以及如何更好地幫助用戶在雲計算時代迎接新的挑戰。網絡

今天,雲計算已經成了IT的新常態。愈來愈多的用戶將雲做爲一種新的IT建設和運維手段,引入了本身的業務流程。不過,大多數人的關注點還集中在雲系統的建設和使用上,每每容易忽視一點,就是雲管理。「雲計算蓬勃興起後,IT基礎設施的成本在逐漸降低,同時雲的工具和應用持續增長,這給雲的使用者帶來了更大的複雜性。所以,用戶更須要雲管理的工具和服務。」Taylor Rhodes表示。架構

那麼誰能來管理你的雲呢?在今天,用戶能夠選擇創建本身的私有云,或者直接採用公有云,還能夠構建混合雲。但不管採用哪一種雲模式,管理雲都須要技術和人員。Rackspace的管理雲服務包含世界領先的技術和技術專家。 Taylor Rhodes表示,這是Rackspace區別於其餘雲服務商的差別化競爭優點所在。運維

如今已通過了雲計算概念的炒做階段,用戶更關心的是如何讓雲給本身的業務帶來改變和價值。在這個階段,全部的雲服務商也在思考和探索,如何找出本身存在的獨特價值,這樣才能給用戶創造價值。但實際狀況是,不少雲服務商還在「×××圈地」,相互模仿,從而致使業務模式趨同,只能依靠價格等手段辛苦維持。ide

隨着雲計算應用逐漸走向深刻,從一開始爲我的消費者提供雲存儲服務,爲初創企業和小型企業提供最基本的IT支持之外,雲服務如今正快速向大中型企業***。大中型企業對雲服務持比較謹慎的態度。究其緣由,大中型企業要確認雲可以提供企業級IT所需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並在出現問題時可以享受及時的專業服務。哪一個雲服務商可以解決大中型企業客戶的上述問題,那麼它提供的雲服務才能真正稱得上是企業級的雲服務。這實際上是Rackspace一直努力的方向。工具

Rackspace雖然很早就開始提供IaaS服務,但在發展過程當中也在不斷隨市場變化調整本身的戰略,好比除了公有云服務之外,Rackspace也能夠提供私有云、混合雲服務等。不過,無論自己策略或業務模式如何變化,Rackspace始終堅守以管理雲服務爲核心的原則,其標誌性的支持服務Fanatical Support也保持着一如既往的高水平。oop

「狂熱」也要有道理和內涵

什麼樣的服務才稱得上是Fanatical Support?Rackspace給本身制定的標準是:第一,始終謹守崗位,客戶能夠天天24小時直接與Rackspace的支持團隊人員進行一對一的互動,整年無休,毫不會聽到那些使人懊惱的自動應答;第二,Rackspace隨時準備提供幫助,包括從詳盡的規劃到凌晨3點的緊急求助,客戶隨時均可以得到毫無限制的電話技術支持,也可選擇訪問Rackspace龐大的在線知識庫;第三,Rackspace擁有一支技能純熟的專業團隊,能夠幫助用戶解決系統構建、運維和支持方面的問題;第四,始終秉承開誠佈公的原則,不管發生什麼,Rackspace的員工老是誠實應答,一旦犯錯,也會坦率認可,並完全改正。性能

怎麼樣,Rackspace的Fanatical Support是否夠「狂熱」呢?Rackspace在技術服務方面靠的不只僅是熱情,而是專業性和一切以客戶的成功爲前提的使命感。除了上述Rackspace承諾能夠作到的事情之外,如下這些事是Rackspace絕對不會作的:第一,絕無技術鎖定,Rackspace始終遵循開放性標準,它推出的OpenStack是一個供應商中立型、開源的雲操做系統;第二,絕無供應商鎖定,若是Rackspace未能履行合同責任,也未採起任何措施,那麼用戶能夠棄用Rackspace的產品,合做關係徹底出於自願;第三,絕無照本宣科的答案;第四,絕無千篇一概的解決方案,Rackspace總能盡力找出知足客戶需求的解決方案,達到成本節約的目標。

Rackspace所提供的服務到底與其餘雲服務商有何不一樣?Taylor Rhodes解釋說:「客戶的需求決定了咱們是否可以提供服務或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好比,企業是否具備在線故障排查的能力和專業人員,仍是但願呼叫支持團隊來解決問題,這取決於企業自身的需求和能力。除了咱們獨具特點的Fanatical Support之外,Rackspace服務的另外一個重要特點是始終與最好的廠商合做。好比,咱們與網絡加速技術領導廠商Akamai合做,爲客戶提供出色的網絡性能和可用性。」

Rackspace能夠爲客戶提供最基本的硬件和獨立的裸機管理服務。在提供這種服務時,因爲Rackspace的團隊沒法訪問企業的服務器,因此只可以提供有限的支持,這就要求企業自身必須擁有強大的IT團隊。Rackspace更側重或者說更擅長的是管理層面的服務。Rackspace擁有大量這方面的專家,不只可以協助用戶進行維護,排除故障,並且還能幫助客戶提高專業技能。不少企業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由於擅長某項技術的人員離職,致使相關係統出現問題不能及時解決。若是採用Rackspace的服務,企業就不會再有這方面的擔憂。Rackspace可以確保企業在必要的時候得到持續、一致的支持。

「正是因爲Rackspace始終致力於爲客戶提供更多的支持,Rackspace能夠知足更爲專業的需求,例如大數據、Hadoop、Cassandra等。Rackspace不只可以管理企業的基礎設施和相關係統,還能完全解放企業的IT團隊,讓他們更好地發揮本身的優點,提高企業的業務水平。」Taylor Rhodes補充說,」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咱們的Fanatical Support不容許咱們休息,直到順利解決客戶的問題。」

合做才能雙贏

在Rackspace網站的雲服務一欄中,除了一般的私有云服務、公有云服務和混合雲服務之外,Fanatical Support for AWS和Fanatical Support for Microsoft Azure也赫然在目。亞馬遜AWS、微軟Azure之前都是Rackspace在雲服務方面最直接的競爭對手。難道真像有些人形容的那樣,Rackspace也開始玩起了「無間道」?

爲了在與亞馬遜AWS的競爭中不落下風,過去幾年中,Rackspace一直持續優化自身的雲計算基礎架構,不斷提高其性能。今年10月初,就在AWSre:Invent2015召開前,Rackspace正式宣佈與亞馬遜AWS合做,Fanatical Support for AWS就是雙方合做的成果。

其實,在商業領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誰都清楚,雲計算的宏偉目標不可能靠一個或幾個廠商的力量來實現。雲計算是與生態系統緊密關聯的。在雲生態這個龐大而複雜的體系中,每一個廠商都要找到那個屬於本身的、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點的點,而後與其餘廠商造成互補、合做,這樣才能在幫助客戶實現價值最大化的同時也實現本身的價值。

Rackspace對此顯然是諳熟於心,因此纔有了與微軟、亞馬遜AWS的合做。因爲合做較早,Fanatical Support for Microsoft Azure已是一項商業化的成熟的服務。藉助Rackspace的管理、監控和支持服務,客戶能夠從微軟Azure充分獲益。Fanatical Support for Microsoft Azure也即將於香港推出。這是一項管理式雲解決方案,可經過提供規劃、指導和執行協助,使Azure獲得簡化。此外,經過更完善的支持、主動監控、補丁、殺毒,以及Rackspace Windows和Linux工程師(當客戶遇到問題時,他們能夠登入客戶的虛擬機進行故障排除)的24小時服務,客戶能夠充分利用Azure的各項功能。Taylor Rhodes介紹說:「客戶能夠經過由Microsoft雲平臺支持的Rackspace私有云,將本身的Azure環境接入Rackspace託管私有云中,從而得到規模更大、安全性和靈活性更高的混合雲。」

因爲Rackspace與亞馬遜AWS的合做剛宣佈沒有多久,因此目前Fanatical Support for AWS主要支持美國本土的客戶,其餘地區的客戶只能使用Beta測試版。記者打開Rackspace的中文網站,介紹Fanatical Support for AWS的頁面右上方有很清楚的「Beta」字樣。據瞭解,除了提供Fanatical Support for AWS服務之外,Rackspace還將負責亞馬遜AWS彈性雲服務產品的銷售與諮詢工做。從這個角度看,Rackspace也成了亞馬遜AWS的受權經銷商之一。Rackspace目前已經擁有了100位亞馬遜AWS認證的工程師和架構師。

目前,Fanatical Support for AWS分紅兩類:領航員(Navigator)主要面向那些但願本身控制亞馬遜AWS的客戶,飛行員(Aviator)主要面向那些願意讓Rackspace全權負責的客戶。

在雲的世界裏,不一樣廠商之間更多的是一種競合關係。Rackspace已經爲亞馬遜AWS提供技術支持服務,甚至分銷其彈性雲服務產品,將來雙方也許會有進一步的合做。隨着雲服務市場逐漸走向成熟,Rackspace提供的雲服務的模式或內容可能還會有變化,可是「管理雲」、「Fanatical Support」這兩個核心必定不會變,也是Rackspace的「殺手鐗」。

在2015年7月Gartner公佈的關於Cloud-Enabled Managed Hosting的魔力象限中,Rackspace位於領導者象限,一騎絕塵。這也是對Rackspace在管理雲方面的努力的一種確定。

歡迎來《中國雲報》串門,聊聊雲計算的那些事兒,門牌號很好記「GTcloud「

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