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評博客

案例分析做業

此次做業主要分析cnblogs.com的博客功能,特別是edu.cnblogs.com中針對學習,教學,班級管理,互相交流的功能,相似對比有CSDN。html

調研 評測

尋找BUG

  1. GIF 不能正常上傳爲頭像:


控制檯輸出錯誤爲500,GIF從GIF素材庫下載而且能夠正常打開,500是一個通用的「全方位」相應代碼,一般這類錯誤須要更加細緻的檢查,所以沒法徹底斷定這個問題。算法

  1. 當暱稱字符太多會有很難看的顯示bug,在最顯眼的位置,應該是html編排過於混亂致使,沒有考慮到相似這樣的狀況,結果以下圖

edu.cnblogs.com解決問題

解決了博客園內班級管理:博客瀏覽,收發做業等問題,並且方便了學生與助教老師之間的聯繫,對於博客評論等功能作得比較好。而且各種型技術博客也能提供一些幫助。數據庫

採訪

  • 採訪對象背景: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爲了更好的進行團隊合做以及班級管理。
  • 照片以下
    後端

  • 受採訪者表示:edu.cnblogs.com幫助老師和助教更好的進行軟件工程課程教學,對學生的博客做業管理起到了必定的幫助,在功能方面基本達標,界面湊合,準確度沒有問題,可是他表示在數據量上並不滿意,比隔壁csdn差很多。而且他表示在寫博客時候體驗很通常。
  • 他的改進意見爲,但願把寫博客界面作的更好。markdown

綜合結論

因爲我的體驗感太強,也沒用足夠的數據量,用戶體驗調查表作支撐,沒法定量分析。根據我的體驗以及夥伴採訪,均給出通常這個評價,因此最終結論爲通常。框架

分析

工做量評價

若是用6個大學畢業生,而且在有UI支持的基礎上,若是隻作一個能用的版本(包括如今各類功能),考慮到先後端框架的需求要求,大體須要三到四個月機器學習

產品定位

若是從班級管理角度考慮,cnblogs是處在第一的位置,絕大部分班級會選擇用cnblogs進行管理。單元測試

可是從博客園,分享博客角度考慮,因爲在用戶體驗方面太差,cnblogs估計相比csdn,簡書份額差不少,可能和知乎專欄持平(因爲漢語查詢主要面向國人,相似StackOverflow不在比較範圍內)。能夠百度/必應/谷歌/360對相似「CNN」,「二叉樹」之類的關鍵詞進行檢索,根據結果排名能夠得出結果和估計類似。由於csdn和簡書的界面比cnblogs高太多了。學習

BUG分析

  • BUG1,gif圖片上傳問題:推測應該是測試人員沒怎麼測試gif圖片,選取的測試樣例太少致使。
  • BUG2,界面排版混亂:測試人員與開發人員應該共同背鍋,由於這樣的問題很是顯眼。

團隊層次分析

  • 團隊問題:
    1. 沒有把博客這樣核心競爭力的東西作的給用戶足夠舒服的體驗感,甚至在班級管理首頁發生排版混亂的問題。
    2. 整個排版,使用體驗,和印象中七八年前的博客使用體驗並無多大區別,沒能與時俱進
    3. 沒有markdown的實時預覽
    4. 所以猜想開發團隊規模,熱情並不高,不少分工負責的崗位存在敷衍的嫌疑
  • 想了解的軟件團隊的問題:
    1. 博客園團隊的組織結構,分鍋與分蛋糕的方式
    2. 領航員是否足夠敏銳,擁有良好的執行力

建議與規劃

計算機從業人員規模調查

根據CSDN創始人透露,csdn活躍用戶超過800萬,其中百分之三十多爲學生,百分之六十多爲一線開發人員,回答時間爲2015年,平均一年增長100萬左右從業人員,所以中國計算機方向從業/學業人員大概在1000萬規模測試

博客服務定位

博客已經風靡十幾年的時間,成爲每一個從業者從中交流,貢獻的首要途徑,所以處於一個成熟穩定的階段

敵手產品及分析

國內作一樣服務的有,CSDN,知乎專欄,新浪博客,簡書等。根據對以上產品的試用:

  • 簡書:數據量不可怕,有很是好看的界面和舒服的交互

  • 新浪博客:技術內容不多

  • 知乎專欄:數據少可是內容精緻,貢獻人數少但一樣水平高
  • CSDN:行業數據量最多,與博客園處於同時代產品,目前處於優點地位,廣告/課程等平臺服務使其團隊規模以及營收能力均處於上乘,可是UI亟待改進。

功能設想

作一個根據內容劃分的快速檢索目錄,服務於各個子方向以及子團體,爲用戶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查詢體驗。

  • Need:解決從業人員檢索時候結果雜七雜八的現象
  • Approach:根據類別劃分首先作一個初步的檢索,根據用戶行爲判斷喜好程度,根據機器學習推薦算法學習出一個類別下熱門答案,而且繼續定點投放這樣的答案。
  • Benefit:能夠在許多類別下提供比敵手優質的結果
  • Competitors:CSDN,簡書,知乎專欄
  • Delivery:整合如今博客園所擁有的博客信息庫便可獲得第一版的結果

工做計劃

開發3人,研究算法2人,測試1人,美工1人

第 1 到第 2 周:開發人員研究如何使用數據庫內容,作一些類別初步接口,研究人員研究如何進行反饋算法,美工初步策劃一些圖形界面。測試人員能夠作實際體驗的需求文檔。

第 3 到第 6 周:開發進行測試,給出接口,給出一個不許確醜但能用的系統。研究員開發算法代碼,挑選出最優模型。測試人員進行單元測試。

第 6 到第 7 周:對接全部的結果,讓整個系統好看,而且可以根據用戶行爲進行反饋調節輸出結果。測試人員負責好迴歸測試。

第 7 到第 13 周:發佈 Alpha 版,查看用戶反饋的算法是否有效,優化各類細節,debug,繼續優化檢索--查詢功能。

以後的時間 :根據用戶建議調整產品,併產品 Beta 版發佈。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