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的哲學思辨 - 從Facebook ATO 漏洞到區塊鏈安全事件

從 Facebook ATO 漏洞到衆多區塊鏈安全事件,這些均代表,創建起防範於未然的安全檢測體系,關乎一切科技公司的存亡。html

做者:Victor Fang,Ph.D.,區塊鏈安全公司 AnChain.ai 創始人
做者:Victor Fang,Ph.D.,區塊鏈安全公司 AnChain.ai 創始人

幾天前開始,整個硅谷的計算機安全圈子的同行們都在討論一件爆炸性新聞:Facebook 的 5000~8000 萬帳戶存在「View As」 access token 漏洞。web

該漏洞對於 Facebook 這個世界最大社交網絡用戶隱私數據的影響是毀滅性的。這個漏洞會致使帳戶接管(account takeover,ATO)攻擊,也就是用戶私人祕鑰泄漏,讓黑客可以在未受權狀況下訪問用戶的隱私數據。算法

雖然 Facebook 官方公佈的信息對細節諱莫如深,我我的以爲這種漏洞極有多是內部 Web 開發流程管理不慎致使,區別於 2014 年雅虎的 heartbleed 開源 OpenSSL 漏洞。api

帳戶接管攻擊實際上是一個比較古老的話題, 通常銀行這種金融機構是重災區。五年前我曾負責一個美國金融客戶的反欺詐偵察(Fraud Detection)算法研發, 利用機器學習自動檢測交易中的 ATO 漏洞, 爲客戶挽回了數百萬美圓的 ATO 攻擊。安全

關於 ATO 安全問題,推薦你們看一篇 2017 年 12 月份的福布斯文章: 網絡

https://www.forbes.com/sites/forbescoachescouncil/2017/12/21/account-takeover-attacks-are-on-the-rise-and-you-need-to-hear-about-it/#5587ec05565d

我剛從傳統的網絡安全行業跨界到新興的區塊鏈安全行業,創立了全新的經過人工智能技術護衛區塊鏈安全的初創公司「AnChain.ai」。我想趁這個機會,和你們分享一下一些 AnChain.ai 對於安全問題的哲學思辨:機器學習

安全的本質是對抗, 是戰爭

過去八年,我做爲硅谷白帽,有幸親身經歷了不少個黑客組織的對抗, 和相互之間共同演化升級。 黑客組織一旦盯上了資產,他們將竭盡一切所能來攻陷這個目標, 不管是數據(好比 Facebook 這次 ATO 漏洞事件),或是金錢(例如針對銀行帳號的 ATO 攻擊),或是虛擬貨幣( AnChain.ai 上個月發佈的 BAPT 黑客軍團)。學習

在這個遊戲中,攻擊方只須要找到一個漏洞便可攻陷防護方, 而防護方則須要全局防範。 這並非一個公平的對抗遊戲。區塊鏈

兩千年前的孫子兵法稱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美國前空軍首席科學家 Mica Endsley 博士, 在 1995 年提出了「態勢感知 Situational Awareness」的理論。這兩套理論,殊途同歸,都突出了安全的最佳實踐準則。人工智能

只要是人寫的軟件, 就會有漏洞

這裏所指的「軟件」是廣義的, 包括 2017 年的英特爾芯片的「meltdown」設計漏洞,或者兩週前去中心化的比特幣 Bitcoin Core 代碼的「CVE-2018-17144」漏洞,也包括 Facebook 這次漏洞。

計算機領域和學術界如今看好的聖盃是「形式化驗證研究」, 已經由頂級計算機科研工做者進行了數十年。該技術成熟化以後,將能夠如同證實數學定理同樣來「證實」人寫的代碼是否有漏洞,從而極大減小軟件漏洞。 可是在此以前, 漏洞將繼續存在。

另外,去年八月,Facebook 工程團隊發佈了一篇技術乾貨文章:「Rapid release at massive scale」: code.fb.com/web/rapid-r…

對於如此大規模的軟件系統,你們不妨自行腦補一些「attack surface」攻擊面。

Facebook 擁有 22億用戶,是世界最大的月活用戶基數,擁有黑客垂涎的用戶隱私數據。有沒有可能, 這個「View As」的漏洞, 只是冰山一角?

「交易安全」意義重大

綜上兩點,不論是傳統的網絡安全, 或者區塊鏈安全, 最可靠的防禦方式, 是基於交易數據的安全檢測和態勢感知。這裏的「交易」指的是廣義的 Transaction 數據 , 好比網絡數據包、用戶登錄日誌等。

Facebook 對於如何發現該漏洞沒有具體報道,我猜想極有多是從交易數據發現了漏洞端倪。 內部 Red Team或者外部白帽檢測到網絡包數據異常;或者內部審計登錄日誌數據發現異常。

咱們分析一下 2018 年安全圈子的兩個熱點,來突出瞭解一下爲何「交易安全」如此重要:

事件一: FireEye 公司報告的 2018 年 2 月份朝鮮黑客組織 APT37 的活動

經過對海量的網絡的分析, FireEye 公司重現了來自朝鮮的黑客利用 Flash 和韓文文字處理器零日漏洞,如何竊取了東亞國家的化學品、電子、製造業、航空航天、汽車和醫療保健行業企業數據資產。

方博士是硅谷上市網絡安全公司 FireEye 史上第一位首席數據科學家,身後是 FireEye face of AI
方博士是硅谷上市網絡安全公司 FireEye 史上第一位首席數據科學家,身後是 FireEye face of AI

具體信息能夠查閱官方版公告:

www.fireeye.com/blog/threat…

中文版翻譯: 揭祕朝鮮黑客組織APT37 近期活動

事件二: 史上第一個 Blockchain APT 區塊鏈高級持續威脅——黑客軍團

2018 年 8 月, AnChain.ai團隊和合做夥伴安比實驗室,從若干個智能合約遊戲的海量區塊鏈交易數據, 檢測到史上第一個 Blockchain APT 區塊鏈高級持續威脅——黑客軍團。該團伙短短几天盜取了千萬元的以太坊虛擬貨幣, 成功變現離場。

具體信息能夠參閱該報道:

www.chainnews.com/articles/52…

總結

Facebook 的企業文化 DNA 是「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的黑客精神。

這種黑客文化對於早期初創公司來講多是好事, 而對於掌握了 22 億用戶隱私數據的大公司, 和廣大用戶, 是巨大的災難。

一個數據驅動的技術公司,如何樹立起全體員工重視安全的文化? 如何對用戶隱私數據負責?如何創建起防範於未然的安全檢測體系?

對於全部科技公司,必須認真思索思考這些問題。由於,不管是傳統互聯網公司,或者新興的區塊鏈加密貨幣公司, 這些都是關乎存亡,須要嚴肅面對的問題。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