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是佩奇,最近火爆,趁熱打鐵,小愛同窗也畫了一張。微信
背景:孫子在城裏,電話告訴爺爺,過年想要佩奇。爺爺在農村,就要過年了,到哪裏去找佩奇?首先得知道啥是佩奇。ide
需求來源:城裏的孫子過年想要個佩奇,電話信號很差,還沒問清楚就掛斷了。工具
消除需求含混性:爺爺不知道啥是佩奇,找個幾個辦法來消除需求含混性動畫
一、查字典:沒結果設計
二、擴大影響圈:全村廣播,收集成員反饋:blog
大爺告訴他,女主播是佩奇原型
老闆娘告訴他,洗髮水是佩琪產品
佩奇不該該是跳棋類別it
都搭不上邊class
三、繼續挖掘,與城裏環境搭邊:
北京當過保姆的老三媳婦告訴他佩奇是紅色小豬,但刷豬行動被否決
四、深度挖掘
大媽告訴這爺,佩奇是動畫片,動畫片裏的粉紅豬,長得就像這鼓風機似的。
大爺分析後,認爲鼓風機樣子的靠譜。
以鼓風機爲原型,打造紅色小豬佩奇
因爲暫時沒法接近最終用戶小孫子,老人在大媽指導下開始搗騰,改造鼓風機,反覆跟大媽溝通豬的形象,不斷自測修正佩奇的磨具,保證交付產品。
佩奇打磨完成,計劃發佈交付,結果取消。。咋辦
交付方式改變:
兒子過來接老爺子到城裏過年,改變交付方式,更直接面對孫子
在飯桌上,爺爺給你們亮出了壓箱底的寶貝,粉色佩奇驚豔全場,順利完成交付
主動消除需求含混性:使用工具,擴大人脈,發揮影響力
抓握真實需求原型,從擅長領域出發着手設計
不斷嘗試MVP模式,最小設計開始,避免返工成本高,不斷讓大媽確認反覆打磨
自測收尾,交付產品
MVP:最小化可行產品獲取用戶反饋,並在這個最小化可行產品上持續快速迭代,直到產品到達一個相對穩定的階段。
最後小愛同窗也畫了一窩豬,佩奇的一家,^_^
微信公衆號:樂少黑板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