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TWI

前言

對TWI沒有什麼特別的印象,由於有一個更出名的TWU,而我去年又恰好錯過了它,所以TWU的光輝徹底掩蓋了TWI。對TWI印象最深的是在郵件中看到的38th北京的這期,看到他們的圖文記錄,在圈子中看到了他們同一期學員之間的友情,特別是我等到這期又在成都,心中盡是期待。git

終於,咱們在星期四的下午動身了,於當晚十點到了酒店和各地office的同窗匯合,你們一塊兒warmup,經過一個遊戲記住了學員和講師的名字。奔波勞頓,而後竟然還去九眼橋吃了好吃的牛莽莽火鍋,真的好吃!程序員

正經事

看到安排的滿滿的時間表,就知道這兩天的知識量爆炸。講了不少東西,這裏就大體記錄一下個人所得吧。github

失敗的演講

首先,感覺最深的是演講,由於這個環節我作的很差,而這個確實是我亟待改進的。爲何作的很差呢?安全

  1. 準備不充分,致使在講的時候不太自信和熟悉,不能邊講邊畫。
  2. 準備的內容偏技術。這個內容再加上第一點就能夠預測到不少非開發同窗是聽得雲裏霧裏的。
  3. 由於沒有自信心,致使在講的過程當中沒有引導與互動,眼神虛浮。

真是一次失敗的演講呢。分析一下吧,如何才應該好一點呢?我以爲最重要的就是選擇一個輕鬆愉快的話題,好比我喜歡的小狗,講講我這麼多年和狗的故事,這個故事可愉悅可感人可天真可爛漫,那麼多的故事,只要稍微提煉一下就能有模有樣。再想一想當時爲何要選着那麼一個技術性的話題呢?由於這段時間的生活的還真的挺無趣的,除了工做就是工做,其餘的娛樂除了遊戲就沒了,生活平淡無奇沒有波瀾,過得愈發的粗枝大葉沒有細節。這樣的生活想一想還真是挺可怕的啊,就像是一潭死水。就不展開了,感受這個話題又能再寫一篇了。其實生活本不是這樣的,只是愈發的被跟着時間走了,忽視了不少寶貴的細節。小結一下,自己我就不善言談,不會包裝豐富,這種機會應該好好把握的,不過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這個仍是須要我在生活中多多總結與練習💪session

持續改進的體會

持續改進其實一直存在與咱們的生活之中,好比作菜,此次作出來感受有點鹹下次作的時候就會少放一點鹽;好比教室裏的行走,你總會選擇一條到本身目的地最近的路線。那麼在工做中呢?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refactor了。兩年前讀重構這本書的時候,這種思想在coding中簡直根深蒂固,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着本身這段代碼是否是還能更有語義?更漂亮?而後此次講師們又講到了精益,」消除浪費,持續改進「這種思想產生的價值在於你應用的場合。對於我的,它能幫助咱們成爲更優秀的本身;對於企業,它能幫助提升市場競爭力增長收益。例如豐田的汽車生產線,在參觀美國福特的生產線以後並無照搬,而是根據自身因素,持續改良,創造了一種獨特的企業管理方式,產生了許多減小成本提高效益的方法論,而且一直給員工提供發聲的通道,使得企業可以持續不斷的吸取新的血液保持活力。再想一想上進心,一個擁有上進心的人,總會讓本身持續不斷的經過不一樣的方式去提高,看到優秀的東西總想着這個本身能不能學得過來,看到不太好的東西的時候總會想着本身是否是也有這個問題,該如何優化。人生啊,持續改進,不斷學習,總歸有一天,咱們能讓本身爲本身驕傲吧。工具

認知模型

進入ThoughtWorks以後,認知模型這個詞聽得是愈來愈多,印象最深的是在一次session中聽到的。公司一位前輩在客戶現場作諮詢的時候,被客戶問到一是否看過一本相關技術書籍,諮詢師答不上來客戶的問題是很很差的,這個時候正好到了下班的時候,這位前輩立馬說到,「這本書啊,我固然看過,今天不早了,下次我們再細聊啊」。而後回去就找到這本書,一夜看完了它,次日跟客戶聊得頭頭是道,客戶聽得受益不淺。爲何這位前輩經過一夜翻閱就能將一本經典書籍理解得通透而且能跟人講的清清楚楚呢?是他會忽悠人嗎?固然不是。是這位前輩已經擁有了本身的認識模型,有了本身的模型以後,再接觸到新的知識以後,並非從頭學起,而是將新知識套入本身的模型,很快便能融會貫通。這就像是一個內功深厚的武林高手在學習新的招式的時候通常速度都很是驚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極高的境界。學習

在理解了認知模型以後,我們來看看一個認知模型 —— DIE。優化

D,Description, 描述;I,Interpretation,解讀;E,Evaluation,判斷。我們在認知一個新事物的時候,通常都會獲得一段描述,多是概念文字多是視頻動做,這些都是咱們經過感官所獲取到的一些基本信息,接下來,咱們將獲取到的信息進行自我解讀,這個解讀與咱們過去的生活工做經驗以及心境關係很大,最後經過咱們本身解讀,咱們會得出一個結論。好比,咱們看到了小麗很是喜歡粉色,而後根據以往的經驗,喜歡粉色的姑娘都是極具少女心的,那麼得出一個結論就是小麗是一個心裏溫柔純淨的姑娘。這就是DIE模型,若是你還不能對這個模型產生共鳴,那就die吧…lua

如何Feedback

做爲程序員,不少時間對一些事或者一些人有了一些見解以後,每每不是憋在內心就是脫口而出,這些方式都不怎麼好,通常是達不到什麼好的效果的。或許在遭遇一些坎坷以後咱們能悟道一些與人交流的道理,固然也有可能就變得沉默寡言,不怎麼與人交流了。視頻

程序員的成長曆來都不是一馬平川,咱們不只要在技術上追求卓越,在與人交流溝通的這種軟技能上也要兼顧成長才好。自覺不是一個善於與人溝通交流的人,也在這方面遇到過不少讓本身神傷的問題,因此對這些方面挺多思考,正好此次TWI也講到了Feedback,感受是時候沉澱一波了。

那麼咱們如何進行一次好的feedback呢?首先咱們應該要找一個讓彼此都以爲安全的環境,好比一對一的辦公室或是咖啡屋什麼的,而後呢,須要先對這次反饋徵得對方贊成,若是不能獲得對方的贊成,那麼這次反饋也就到此爲止了。接着,就是這次反饋主要的內容了。關於反饋的主要內容咱們應該注意如下幾點:

  • 及時
  • 以幫助他人爲出發點
  • 對事不對人
  • 具體的事例
  • 有改進的空間
  • 給予建設性意見

那麼,也就是說一個好的feedback應該是這樣的:以幫助他人爲出發點及時的對別人的一次事件中有改進空間的行爲提出建設性建議。最後在反饋結束時,咱們還應該感謝對方接受咱們這次的反饋。值得注意的是,在咱們準備給他人以反饋的時候,咱們要注意不要對他人的信仰提建議,這很不禮貌,並且極可能引起激烈的衝突。關於他人的態度問題,這個也最好不要反饋,由於這個很容易主觀化,不容易給出好的feedback。最後,若是咱們是被反饋的人的話,咱們應該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要採起防護措施,應該懷着感謝的心態來聽取這次反饋。

Consulting

諮詢,諮詢師,這裏我不講如何成爲一名諮詢師,畢竟我離這一步還差得挺遠,那麼就來講說如何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吧。

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時候,咱們首先回詢問一系列的問題來定位痛點。這裏,咱們有兩個方向,開放問題和封閉問題。開放問題,咱們經常使用的工具是6W(what, why, when, where, who, which)1H(how),經過6w1h來達到收集信息的目的。好比,大家team的工做流程是怎麼樣的?何時你會以爲工做特別有意思?你以爲如今你的工做狀態怎麼樣?等等這些開放問題來掌握客戶現狀,在咱們將大致狀況把握的差很少的時候,咱們就能夠經過一些封閉性的問題來進行收斂了。好比,聽到你剛剛對目前的工做流程不太滿意,能說說你是想採起更加敏捷的方式來工做仍是有什麼其餘想法嗎?剛剛說到我們的員工都很努力,但是產出太少,質量不夠高,你能說說是由於我們的任務太多仍是員工能力不足嗎?當咱們問出了這些問題以後,重要的就是傾聽了,在這個過程當中咱們必定要仔細聆聽,客戶在講述的時候,哪些是事實(fact),哪些是感受或者情緒(feel),哪些是客戶真正關注的點(focus)。最後,咱們經過如上收集的信息,概括分析總結,找出咱們認爲的多是客戶真正關注的痛點,經過 feel -> fact -> focus 或者 focus -> fact -> feel 的結構來像客戶闡述,肯定客戶真正關注的痛點。只要咱們能真正的找出客戶的痛點,那麼咱們此次的諮詢也就成功了一半了。不管是真正的諮詢仍是平時幫助他人解決問題,這個模型咱們均可以運用起來,只有經過熟練的練習,在真正的諮詢過程當中纔可以駕輕就熟。

Conclusion

很是感謝此次充實的TWI,比我預想中學到的還要多,認識了不少厲害的新人,他們各自的閃光點金燦燦的,讓我對之後與他們的合做充滿了期待,給我對工做的熱情又添了一把大火,感謝努力的你們[鞠躬]。

 

 

如想了解更多,請移步個人博客。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