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稻盛和夫《活法》-現代人的修行之路

做  者: 稻盛和夫(Kazuo Inamori),林慧如 著
出 版 社: 東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36603ide

 

這一輩子爲什麼而來?
被人生種種慾望束縛和迷惑,能夠說是人類的天性。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目的又是什麼?在於提高心性,鍛鍊靈魂。這一輩子所爲什麼來?是爲了作一個比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來。

關於工做
「精進」,是達到開悟境界的修行方法之一。所謂精進,是指努力工做,心無旁騖地投入眼前的工做。我認爲這就是幫助我提高心性與培養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工做對人類而言,其實具備更深遠、更崇高的價值與意義。勞動能夠幫助咱們打敗慾望、鍛鍊心性,培養人格,其目的不僅是換取生活所需,由於換取生活所需只不過是勞動所附帶的功能而已。全神貫注於一件事情,對工做努力不懈的人,會在日復一日的精進過程當中鍛鍊本身的靈魂,同時培養出具備深度的人格。心裏只有一個強烈的念頭:不管如何必定要成功。我對工做就是以如此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去面對。

對待人生的態度
對於一去不復返的人生,不能有絲毫浪費,要以誠懇認真到「異常」的方式去度過。每一個人要對本身加諸更高標準的活法,對自個人規範不可有分秒的鬆懈。要把拼命努力、誠懇、認真、誠實......這些你們耳熟能詳的道德和倫理觀堅守到底,視其爲我的哲學中沒法撼動的一道防線。

心存善念
心存善念的人,會展開美好的人生;心存歹念的人,人生不可能一路順風。善心,尤爲是「爲世間、爲人類」的想法,能夠說是宇宙最初的「意志」。宇宙中存在着一股使全部事物更美好,並進一步演化發展的力量,也可稱之爲宇宙的意志。若是依循這股源於宇宙意志的力量順勢而爲,人生將會邁向成功與繁榮。若是反其道而行,則將,面臨沒落與衰敗。所以,對待萬事萬物皆抱持「必定要更好」的利他心與愛心,持續不斷努力下來,就能跟上宇宙的潮流變化,展開美好的人生。相反的,假如心裏充滿私利私慾的想法,對人只有滿腔怨恨和厭惡,只在乎本身能獲得什麼,人生就會愈來愈不如意。

############################################################
你的夢想必定能實現

「若非心中熱切渴望,好夢不會憑空實現。」換句話說,你能實現的目標,就是那些你曾衷心期盼過的。也就是說,一我的的心之所求會如實地反映在人生中。若是你想作什麼,首先就得好好想清楚本身要怎麼作。更重要的是,必須以超人一等的、不顧一切的熱情去期盼。你的願望必須強烈到上下都充滿這個念頭,假設哪天受了傷,甚至傷口流出來的不是血,而是這個「想法」。你的想法必須專注、強烈到這種地步,纔有可能轉化爲成就事物的原動力。你必須持續這個強烈的念頭與幾近瘋狂的渴求,直到深刻潛意識的程度爲止。

也就是說,要以強烈的念頭去想,要作些什麼、怎麼作比較好,而後下一步就不能只是空有強烈的念頭,而要在腦中認真地規劃實行的步驟,一次次地思考作法,並反覆進行模擬。如此不厭其煩地重複思考和修正,最後就會「看到」一條彷彿一直存在的通往成功之路,原先充其量只能算是夢想的東西,慢慢開始貼近現實,接着夢想和現實之間的界線會漸漸模糊,就像已實現的事物般,讓人能夠在腦海中或眼前,把達成的狀態和輪廓清清楚楚地描繪出來。反之,若是沒有對事物產生強烈的念頭,加以深思熟慮,而且認真處理的話,就看不到清楚的畫面,也就不可能成就具備創造性的工做與人生。

有趣的是,若是着手以前就能夠在腦海中明確看到,最後的成品必定能達到理想程度。相反的,假如事前就不可思議,則成品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水平。只要你能預先清楚想象到的事情,就必定能成功。也就是說,看獲得的就辦獲得,看不到的也就作不到。所以,若是心中有所指望,那麼很是重要的是,你得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態,讓這個念頭更加濃烈,提高爲強烈的願望,直到你能清楚地在眼前「看到」成功的景象爲止。

人的一輩子確實有命運的存在,然而,命運並非人難與之抗衡的「宿命」,而會隨着你的心態產生種種變化。改變命運的關鍵在本身的心,人生要靠本身去開創。相信本身的可能性,爲本身設下超過目前能力的高標準,傾全力在將來的某個時間點達成目標。這時,你必須作的就是想辦法讓「思想」之火生生不息。那將爲你帶來成功與成就,同時我的的能力也將在此過程當中一舉提高。換句話說,一直以來我作事都是從將來觀點來衡量本身的能力。

假如你不輕視每個今天,拼命認真去度過的話,天然會看到明天。明天也一樣認真去過,就會看到下一週,而一週又一週去認真度過以後,就會來到下一個月......總之,不須要把眼光一直盯在長遠的將來,只要你此時此刻傾全力去作,本來高不可攀的將來,不久以後天然會顯如今眼前。

不輕易選擇快捷方式,日復一日持續拼命,認真又腳踏實地去走每一步。讓夢想得以實現、想法得以落實的,就是這些非凡的凡人。不過,持續雖然是一件大事,卻不能「重複走回頭路」。持續與重複是兩回事。你不能漫不經心地一味重複昨天所爲。就算再怎麼微不足道,都要努力去從事改良和改善的工做,讓明天比今天好,後天比明天好。如此「創意巧妙的心」會成爲加速成功的催化劑。

「有意注意」指的是「有所意圖的」將本身的意識集中於任何情況下的每個蛛絲馬跡。「人生若是作不到有意注意就沒有意義。」人的專一力有其限度,要隨時有意識地注意某件事情並不容易。不過只要這個想法根植於心,就能慢慢培養出有意注意的習慣,而有能力掌握事物的本質和核心,作出準確的判斷。

能憑一己之力爲人生開創局面的人,其最原始的出發點都必然在於他所擁有的大到近乎幻想的夢想,以及遠遠超乎現實的願望。任憑你的夢想多麼遠大,一旦少了念頭的驅動,就不能實現。惟有心裏強烈期盼,才足以幫咱們圓夢。爲了一圓夢想,你必須一想再想,不斷去想着這個念頭,直到它融入潛意識爲止。把夢想說出來,就是圓夢必備的條件,實際上咱們就是經過這樣作,把當初那個大而無當的夢想幾乎徹底轉化成現實。夢想越大,與實現的距離固然也就越遙遠。儘管如此,你還能一次又一次去模擬夢想實現時的情景,以及圓夢的過程,直到想象中的情景活生生呈如今眼前,那麼通往終點的路標也將一一浮現,並且帶領你向前邁進的種種提示,也會不期然出如今你的平常生活中。

############################################################
用這樣的原理原則去思考

真理的布是由一根線所編織出來的,把各類事物的現象單純化,會愈來愈接近其原始的面貌,也就是接近真理。所以,要努力去保有這種想法與思惟:越是看起來複雜的事物,越應該從單純的角度從新檢查。

人生方程式:人生的事業成果=思惟方式x熱情x能力
首先,所謂的能力,也能夠說是才能和智能,多半是指與生俱來的資質,就像運動神經同樣。熱情指的是一顆充滿熱誠,想努力把事情完成的心,這可由自我意志決定,屬於後天的要素。思惟方式,是三者之中最爲重要的,說白了就是人的心態與生活態度。

人世間最大的浪費,莫過於對人生缺少真誠與熱情,得過且過。要讓人生的劇目有豐富又緊湊的劇情,就必須每一天、每一刻都以「百分之百」認真的態度去生活。隨時保持高昂的意志與熱情,在任什麼時候刻、任何狀況下都以「百分之百」的認真去面對一切,如此日積月累下來,將會創造咱們的人生價值,爲咱們開創豐富又充實的人生。除此以外,若是還能抱持「不管如何必定要成功」的必勝決心,再加上永遠秉持能坦率面對事情的謙虛態度,那麼本來可能被疏忽掉的一線生機,也能被你牢牢抓住。把這個叫作「老天爺的低聲提示」。由於這使人感受到,那些拼了老命努力,卻始終找不到出口的人,即使神明看到了也不由同情,因而看在努力的份上拉他們一把,給了他們答案。「要努力到連老天爺都伸手相助的地步。」

「有體會重於有知識」也是人生重要的原理原則。凡事惟有知識再加上經驗,才能真正「學會」,不然頂多只能算「知道」。惟有本身親身參與所得的實際經驗,纔會成爲最珍貴的資產。

我以爲先把握今天,好好去努力,這纔是最重要的。不要爲未來能有多少成就而焦慮,只要今天好好努力,認真去過,天然看獲得明天。日復一日,天天都充實度過,五年、十年下來就會結成累累果實。「只要好好度過今天,就會看獲得明天。」

把工做作好須要耗費許多能量,而能量來自勉勵本身,激發出本身的熱情。如何能自發性地燃起熱情?最好的方法就是喜歡上本身的工做。無論從事什麼工做,只要你盡心盡力去作,就會產生很大的成就感與自信,接着又產生挑戰下一個目標的意念。這個過程反覆進行以後,對工做的喜愛程度又會往上提高。這麼一來,付出再多的努力也不會引覺得苦,終能獲得非凡的成果。

看似複雜的現象,其實每每不過是簡單事物的投影。「假設這裏有個平面道路的十字路口未設置紅綠燈。缺少紅綠燈使得來自四面八方的車輛通通擠成一團。缺少紅綠燈使得來自四面八方的車輛通通擠成一團,進也不是、退也無路的狀況,致使交通整個打結。照這樣下去,混亂情形不會解決。不過,那是由於從平面交叉的二維角度來看纔會無解。若是把「高度」的要素加進來,也就是進入三維的空間來看,試想狀況會如何改觀?換句話說,試想這個十字路口再也不平面交叉,而是立體交叉時,狀況會是如何?沒錯,就算沒有紅綠燈,車流也會變得順暢無阻。個人概念也就是這麼一回事。乍看之下覺得很複雜的現象,其實多半也只是一個簡單結構的投影罷了。只要調整觀點,或者把觀點往上提高一個層級,再從新審視問題,一般就能明快地獲得解答。」-咱們應該要擁有能把事物單純化,直接掌握其本質的「高一層級的眼光」。

############################################################
磨鍊心智,提高心性
「謙虛」也就是情緒內斂、頷頭低首、不與人爭功、對於己之所長更能自我節制、淡然處之,並懂得讓禮的審慎之心。仔細想一想,我所擁有的能力、我所扮演的角色,根本沒有任何同樣是必然屬於我我的的。這些就算爲別人所擁有也不足爲怪。並且,我這一路來所完成的全部事情,確定也有別人能取而代之。我能有這些,純粹是因緣巧合所致,而我充其量只是付出努力去加以磨鍊罷了。任何人若是有任何才能,都不過是上天賜予之物,不,應該說是向上天借來之物。這是個人見解。

領導者的才智,「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資質;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資質;聰明才辨,是第三等資質。」此三要素能兼而有之是最理想的,若要論其前後,則首重人格,次爲勇氣,再者纔是能力。越是居於領導地位的人,在才能及口才以外,更須要一個以明確哲學爲基礎的深沉厚重的人格。謙虛的態度、內省的心、抑制「本身」的克己之心、重視正義的勇氣、持續自我磨鍊的慈悲之心,就是必須謹記「爲人之正確的活法」。至關於摒除四患-「僞」、「私」、「放」、「奢」的活法。亦即不得虛假不實、不得存有私心、不得聽任無度、不得有豪奢之心,要以此高潔的生活方式自我要求。這是居高位者應盡的義務,也就是所謂的「因高貴而伴隨的義務」吧!

努力把心導向正途,除了追求能力以外更要培養人格,除了有才能以外更要作正直的人,這應該是全部人共同期許的目標,也能夠說是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義所在。由於所謂人生,就是爲了提高心性而歷經的所有過程。所謂的提高心性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我認爲「帶着一顆比呱呱墜地時更爲美好的心離開人世」,那就是了。

磨鍊心性的六大精進
1. 付出不遜於任何人的努力。比別人下更多苦功去鑽研,並且能專心一意地堅持下去。即便有任何抱怨和不滿,也不阻礙努力向前的腳步。
2. 謙虛戒驕。中國古有名言:「謙受益。」意思是說,保持謙虛的心才能獲得幸福,連帶淨化靈魂。
3. 每日檢討。天天檢視本身的行動與心裏是否是隻考慮一己之私?有沒有作出卑鄙的行爲?以此自我檢討和警戒,有過則盡力改之。
4. 對生活懷有感恩之心。只要活着一天就心存感謝,不管事情大小,培養事事感恩的心。
5. 積善行,思利他。「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言談舉止謹守行善及利他原則,以照顧他人爲念。如此多行善事者必定會有好報。
6. 不爲感性所困。切記事事埋怨,或憂心非本身所能控制之事,整天愁眉苦臉。爲了不陷入這種情形,必須全心全意投入,以避免讓本身有任何後悔的餘地。

必須把「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心存感恩」這個想法,以理性灌輸到腦子裏。遇到困難的時刻,就感謝賜予成長的機會;好運當頭的時候,更要以爲本身何其有幸,而心存感恩。

若是說感恩的心會帶來幸福,那麼坦率的心或許能夠說是進步之母。聽到刺耳的話時,不妨姑且聽之,值得修改之處也不用等到明天,今天就當即着手改掉。這種坦率的心有助於延伸能力,提高心性。所謂坦率之心,是一種謙虛的態度,要敢於認可本身不足之處,而後不惜一切盡最大的努力。要張大耳朵聽別人意見,以真摯雙眼看待本身,而後左右開弓不斷髮揮做用。

除了感恩的心及坦率檢討自個人心,要提高人類心性,還必須遠離其餘氾濫無度的「慾望」。

釋迦牟尼關於人的慾望的故事:某個深秋的日子裏,在枯樹殘枝任憑蕭瑟秋風吹襲的景色中,有位旅人正在趕路回家。忽然間,他發現腳邊有堆白白的東西,定睛一看,居然是人骨。這種地方怎會有人的骨頭?他以爲渾身不對勁又想不透,但是腳步並無停留。再往前走了一下子,看到一隻老虎對他咆哮着,一步步緊逼而來。旅人嚇得六神無主,心想:「原來剛剛的白骨就是不知道那個老兄,被這隻老虎給生吞入腹的下場。」一邊想着,一邊急忙掉頭沿着來時路死命狂奔。然而,慌亂間竟走錯了路,一走走到懸崖峭壁頂上。懸崖下是怒濤洶涌的大海,後面是步步緊逼的餓虎,正在進退兩難之際,他看見懸崖邊上長了一棵松樹,因而馬上爬了上去。但是,老虎也張牙舞爪地開始往上爬。「看來我命休矣!」正當他這麼想的當頭,旅人發現眼前的樹枝垂下來一條藤蔓,他馬上抓住藤蔓往下溜,但是藤蔓沒有底,他整我的就這樣懸在半空。往上看是一隻猛吞口水等着祭五臟廟的老虎;往下看,波濤洶涌的大海中有紅、黑、藍三條毒龍,等着把這個隨時會掉下來的人生吞活剝。接着,上頭又傳來窸淬的聲音,仔細一看,藤蔓的根部正被兩隻白、黑老鼠交互地啃咬着。再這樣下去,藤蔓遲早會被這兩隻老鼠咬斷,旅人也只有直接調入毒龍張開着的大口。在如此緊急的狀況下,旅人以爲應該想個辦法把老鼠趕走,因而開始搖晃藤蔓。一搖之下,有些溼溼軟軟的東西掉落在他的臉頰。舔一口發現是蜂蜜。原來,藤蔓的根部有個蜂巢,因此輕輕一搖蜂蜜就會滴落下來。旅人舔着甘露般的蜂蜜,居然陶醉起來,以致忘了本身還身處在汲汲可危的境地——被老虎、毒龍上下夾擊。而惟一的生路藤蔓還被老鼠啃咬着。然而他一次又一次的搖動着那條救命之繩,忘情的陶醉在甘甜的蜂蜜裏。

釋迦牟尼的這個故事中,老虎表明死亡和疾病;松樹表明世上的地位、財產和名譽;白、黑老鼠分別表明白晝和黑夜,也就是時間的流轉。人即便飽受威脅,命在旦夕,仍是會抓住任何一個保命的機會。然而,能懶以維持一線生機的,卻只有一更藤蔓而已。藤蔓會隨着時間磨損,而咱們儘管一年又一年愈來愈逼近想逃離的死亡,卻又寧肯縮短壽命、危及性命也要去汲取「甘蜜」。人是如此一刻也不能遠離慾望啊!

紅龍表明「瞋」,黑龍表明「貪」,藍龍則是妒忌和憎恨而成的「癡」,此三者爲佛教所稱之「三毒」,釋迦牟尼說這是「摧毀人生」的三種毒素。切記要儘量遠離慾望。就算三毒沒法盡除,也要學着努力去控制。至於實行的方法,沒有快捷方式,就是把前文所說的真誠、感恩、檢討等「純又容易的平常必修功課」,在天天的生活中腳踏實地去履行。此外,更應要求本身養成習慣,以理性做爲行事的判斷標準。若是能在下結論以前,多加一道「理性的緩衝」,就能避免帶有慾望色彩的判斷,而作出偏向理性的判斷。

「渾濁的願望」,也就是一味計算本身的利害得失,本於私利私慾的想法。這種想法即便在強烈的念頭驅動下獲得成功,也毫不可能持續。相反的,當咱們抱着必定要成功的心情,拼了命去努力時,只要這個願望純淨無私,與本身的私利私慾無關,那麼一定能實現,並且還能永續長存。你覺得神明看不到,其實人類所做所爲的是非曲直都看在老天爺的眼裏。所以,首先要擯棄私心,以純淨的心去思考。以如此想法爲出發點,才能成就事物,豐富人生。

其實在成就事物和充實人生方面,最不可或缺的就是「勤勉」,也就是拼命工做,全心全意投入工做。認真投入工做所獲得的果實,不僅是成就感的知足而已,它更幫咱們奠基爲人的基礎,達到磨鍊人格的修行任務。平常的勞動等同於修行,努力認真工做就能開悟。所謂開悟,是指心性得到提高。磨鍊心性之最終、最高的階段,就是悟的境界。

############################################################
以利他之心生活與工做
「利他」聽起來好像會使人肅然起敬,其實,根本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事。想給小孩子吃的食物、想看到本身愛人喜悅的神情、想爲辛苦的父親卸下重擔......任何對周遭人付出關心的小當心意,都算是利他的行爲。爲家人努力工做、幫助朋友、孝順父母......這些平凡的、小小的利他行爲,長此以往,就會進一步擴展到爲社會、爲國家、爲全世界的大規模利他行爲。

爲公司好的利他行爲,一旦造成一切只爲本身公司着想的想法,那麼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就是一種公司的自我。爲家人好這種我的層級的利他行爲,一旦眼中只看獲得本身家人的時候,那麼或許就會變成一種家庭層級的自我。要避免本身陷入上述層級的利他行爲,重要的是必須培養從大格局角度看待事物的眼光,把本身的行爲放在較高的層級加以看待。要儘量擴展及提高利他之心,亦即我的與家庭相比時,取家庭;家庭與地方相比時,取地方;地方與社會相比時,取社會;再進一步擴大到國家、世界、地球,乃至於整個宇宙。

即便你暗地裏進行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神明都會看在眼裏,該來的報應躲也躲不掉。反之,鮮爲人知默默行善的人,神明也不會棄之不顧。

############################################################
與宇宙相和諧
促進宇宙萬物的成長髮展,引導一切衆生朝善的方向前進,這就是宇宙的意志。所以,最重要的莫過於遵循這重大的意志,採起與其兼容的思惟方式與活法。善念與善思的自己,便可順應宇宙的意志,固然能夠作到好的結果與成效。

生命並非一連串的偶然,而是遵循宇宙意志的必然產物。若是咱們不假設宇宙之間真的存在着一個可掌控全局的「偉大力量」,這一切實在沒法說明。不管如何,我認爲這偉大的「某種力量」,其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不然實在沒法說明整個宇宙的生成發展、生命的奧祕以及其縝密的結構。咱們人類,只不過是向那個偉大的存在借取生命力,加以使用罷了。宇宙造物主的生命能量無所不在,不斷賜予萬物「生命」。能夠說,那是宇宙的愛與力量的展示,促使萬物的成長。

宇宙的意志、造物主是基於什麼想法讓咱們誕生在人世?爲什麼要給咱們一個沒法從新來過的人生,又爲什麼讓人天然地不斷成長與發展?換句話說,咱們該如何面對人生,才能呼應如此浩瀚恢弘的想法?要帶着一顆比降臨人世之初更好的良善之心與美麗之心離開人世,哪怕差異只是一點點。在死以前,盡一輩子之力發揮善念,落實善行,努力不懈去陶冶人格,這樣一來,當人生走到終點時,靈魂所在的層次確定會比誕生爲人的起點更爲提高。讓咱們生而爲人的天然或宇宙,就是懷抱這樣的目的。以此目的爲前提,人在一輩子中積累的財產、名譽、地位,都不具任何意義。任你平步×××,事業飛黃騰達,累積一輩子享用不盡的財富,與提高心性相比,其重要性就像塵土般微不足道。

宇宙的意志爲人類生命所構想和設定的最終目標,就是淬鍊人心而已,咱們有幸得到生命,只是爲了在其間修行,磨鍊靈魂,如此而已。磨鍊與提高心性的重點,在於平常生活中的精進。blo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