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雲計算部門被曝裁人 50 人,是谷歌不行仍是雲計算不行?

clipboard.png

2020 年開年,谷歌宣佈收購無代碼應用程序開發平臺 AppSheet,打響了雲戰爭的第一槍。谷歌表示,AppSheet 的平臺「補充了谷歌雲的戰略,從新構想了應用程序開發空間。」segmentfault

但沒過多久,《華爾街日報》 就報道谷歌雲計算部門正在裁人的消息,約有 50 人會受到影響。這是個什麼狀況?機器學習

裁人爲了重組?

clipboard.png

公司發言人週五在發給 CNBC 的電子郵件中說:「咱們最近向幾個團隊傳達了組織變革的決定,以改善咱們在全球各行各業開展市場營銷、創建合做夥伴關係以及與客戶進行互動的方式。咱們作出了艱難而又必要的決定,通知少數員工他們的崗位將被裁掉。」 分佈式

這是谷歌雲首席執行官 Thomas Kurian 掌舵一年後,進行的重組。在這一年期間,他進行了許多變革,主要的一部分是壯大員工隊伍,而這一次的人員變更,側面體現出這一年的工做進展可能並不順利,繼續調整。工具

一位與該公司關係密切的人士表示,此次重組主要是爲了將重點轉移到國際市場上,受影響的員工或不到 50 人。學習

但該公司並未正面迴應具體有多少員工受影響,也不肯透露雲計算事業部的哪些方面會受影響,只表示它將與內部「移動團隊」合做,爲員工在公司內物色新崗位。大數據

谷歌雲前途如何?

clipboard.png

今年 2 月初,谷歌發佈了 2019 年第四季度財報。雖然谷歌總體營收和經營利潤都不及預期,致使其盤後股價一度跌近 5%,跌出了萬億市值俱樂部,但谷歌雲在換帥以後增速明顯加快,雲計算已成爲谷歌業務增加的重要推進力。雲計算

報告顯示,谷歌雲2019 年第四季度收入爲 26 億美圓,較上年同期增長了 53%。但不能忽視的是,谷歌雲計算目前還出於大量投入的階段,因爲成本研發、行政和市場營銷費用居高不下,所以谷歌第四季度的支出一樣也大幅增加了 25%。人工智能

因此,谷歌雲進行了此次的重組整改,以便在不影響谷歌總體運營的狀況下,增強與亞馬遜和微軟的競爭,在雲計算市場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spa

就目前的數據來看,亞馬遜 AWS 仍穩穩佔據領先地位,而微軟、谷歌、阿里巴巴等公司正在加緊追趕,巨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blog

但據高盛展開的一項問卷調查顯示,雖然 AWS 的營收領先,可是微軟 Azure 是最受企業 IT 高管歡迎的公共雲服務供應商,微軟可能會繼續得到更多的市場份額。微軟還在去年的 10 月份拿下了美國國防部的大單。

看似前途一片大好,但谷歌雲卻有兩個大問題讓業內人士擔心,並給出谷歌雲負面的評價。

首先,是谷歌雲內部核心人員的頻繁變更。

自 2015 年至今,谷歌雲的高管變更最長任期爲 3 年,最短任期不到 1 年。最新的一屆 CEO 是前甲骨文的產品開發總裁 Thomas Kurian,他於 2018 年 11 月 16 日宣佈接任在位三年的 Diane Greene 的職位。

但不管是雲計算領域仍是 ToB 業務形態,都不是急功近利短時間見效的業務,某一項業務的推進每每須要長期的積澱與發展才能夠,所以作足長期規劃才能放長線釣大魚。

而谷歌雲核心人員的頻繁變更,從總裁變動到業務線負責人的跳槽離職,雖然能夠說是及時止損,但對於業務的發展終歸是有較大的的影響。

另外一個問題仍然是谷歌內部的問題 —— 網傳谷歌內部大量的部門排斥使用自家的產品。而谷歌高層也從未作出過將來谷歌的業務都要跑在谷歌雲上的戰略部署。

反觀國內的雲廠商,在這一點作的就很到位,不只要求業務紛紛上雲,而且幾乎強制性的要求使用本身的雲服務和雲產品。畢竟若是企業內部本身都不用本身的產品,憑什麼期望其餘客戶去使用呢?

但云計算領域還是一個突飛猛進、不斷髮展進化的領域,最終鹿死誰手,仍未可知。

2020,國內雲計算前景如何?

與中國線下服務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所遭遇的重創不一樣,雲計算本着自然的遠程服務屬性,在面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之時,反而呈現出了遠程辦公、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更多應用場景需求。

雲計算從互聯網走向非互聯網,從傳統應用升級走向雲原生,從影響企業 IT 變革走向推進企業全面數字化轉型,正深入地影響着我的、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生產生活方式。

對此,IDC 中國發出了對於 2020 年中國雲計算市場的十大預測,概覽以下:

預測1:分佈式雲

到 2021 年,中國 90% 以上的企業將依賴於本地/專屬私有云、多個公有云和遺留平臺的組合,以知足其基礎設施需求。

預測2:API 生態

到 2023 年,90% 的新數字服務將使用公有云和內部 API 提供的服務構建複合型應用程序;其中一半將利用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

預測3:多雲管理

到2022年,50%的企業將部署統一的VMs、Kubernetes和多雲管理流程和工具,以支持跨本地和公有云部署的多雲管理和治理。

預測4:數字採購

到2025年,50%的中國企業IT基礎設施支出將分配給公有云,四分之一的企業IT應用將運行在公有云服務上。

預測5:雲堆棧擴展

到2024年,10%的企業內部工做負載將由公有云服務商數據中心之外的、位於客戶數據中心和邊緣位置的公有云堆棧提供支持。

預測6:自動化開發生命週期

到2022年,60%的中國500強企業將投資於雲原生應用和平臺的自動化、編排和開發生命週期管理。

預測7:行業應用規模化

到2024年,55%的中國企業將經過投資特定行業的SaaS應用和平臺來下降企業應用定製的成本和複雜性。

預測8:雲管理服務商

到2024年,50%的大型中國企業將在容器、開源和雲原生應用開發方面依賴於第三方服務提供商(SPs)的幫助。

預測9:數據大爆炸

到2024年,由人工智能自動化、物聯網和智能設備需求驅動的數據量將超過30ZB;20%的業務將利用它實現實時結果。

預測10:超敏捷App

到2023年,50%的中國企業應用將部署在容器化的混合雲/多雲環境中,以提供敏捷的,無縫的部署和管理體驗。

後話

clipboard.png

信息時代的將來多是: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量子計算、量子通訊……

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這鐵三角,則算是現階段產業互聯網的基石,絕大部分的行業和領域都對這三塊有需求。而隨着雲計算的愈漸成熟,雲計算就像水電那樣的成爲一個天然而然的東西,能夠深刻應用到各個領域。

在雲服務愈發成爲商業主流的 2020 年,以軟件、服務和應用爲核心的廠商將掠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它們將成爲 IT 市場的主導力量,推進新一輪的 IT 技術變革。

從某些意義上來講,咱們已經站在了時代變革的轉折點上。而云計算承載的時代使命,則是迎接 5G 時代下萬物互聯的星辰大海。

延伸閱讀:《SFKP • 計算機百科丨一文讀懂雲計算》

clipboard.png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