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在線教育,你們可能都不陌生,關注個人人大部分都是30歲以上的中年人,是公司管理層的同時,也是某個孩子的父親母親。網絡
你們都不但願本身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線下培訓班的質量又良莠不齊,家長也沒有空去管,那怎麼辦呢?讓孩子線上學習。學習
因而,新東方,猿輔導,好將來這些知名在線教育機構火的一塌糊塗。截至2019年8月,我國的在線教育機構數已經突破300家,用戶量已增至2.59億,市場規模有望衝擊4千億。spa
面對如此迅猛的發展,外界的評論則趨向兩個極端:圖片
本文旨在經過梳理相關數據,還原在線教育迅猛發展的一些端倪,並籍此挖掘行業的潛在增加點,預測行業的將來走向。資源
過去十餘年,在線教育行業井噴式的發展主要源於國人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日益完善的技術基礎以及全新的商業環境與模式所帶來的高額利潤。rem
若是把傳統觀念比做培育在線教育的土壤,那麼日益完善的互聯網基礎設施與技術即是其賴以生存的空氣,而新的商業環境和商業模式則是其茁壯成長的肥料。而影響其將來走向的行業規範、新興技術等則能夠視爲引領行業調整的除草劑。直播
「再窮不能窮教育」的傳統觀念一直以來深深植根於國人的意識之中,從教育消費佔比、學區房的火爆程度即可以見得:數據分析
我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在GDP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了4%,而且隨着GDP的持續增加,財政性教育投入也在實質性增加。it
全國居民的季度人均教育支出爲932元,占人均消費支出的10%,這個數字在相對發達的地區會更高。社區
談到教育投入,另外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即是學區房:
學區房因爲配套相對優質的學校,其價格每每相較於普通樓盤高出70%左右,在一些發達地區或者配套學區較爲突出的學區房,溢價甚至到達一倍以上。圖片中的拍賣房從起拍到訂價,通過競價515次。對於學區房的執念能夠認爲是人們崇尚教育的觀念的一個縮影。
國家工信部發布的《2018年通訊業統計公報》代表,截至2018年末,全國移動寬帶用戶(即3G和4G用戶)總數達13.1億戶、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總數達4.07億戶,保持了近十年來的一向增速。
移動寬帶的普及一方面確保了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另外一方面爲線上教育——移動教育的轉化提供了可能性:
而且,逐步提高的網絡質量也確保了線上教育的體驗質量:
此外,自2008年以來,我的電腦的市場均價大體呈現降低趨勢,必定程度上促進了我的電腦的普及,進一步下降了終端成本。
業務範圍再也不侷限於傳統科目,尤爲是相關技能提高類的課程培訓(如BI工程師培訓),因爲現實中學員分佈零散,空閒時間不集中,傳統線下教育成本較高,因此選擇線上教育的教學模式,錄播與直播並行的授課方式可以彌補地域和時間的缺點,同時線上班級一對一輔導的模式,可以讓學員因材受教。
另外,近幾年相關資格認證報考人數的激增直接致使了開設考研類課程的培訓機構的業務猛增(以註冊會計師爲例)
(PS:計算數據之間的環比增加率之類的小型指標,使用FineBI中 具有OLAP自助分析功能的自助數據集不免大材小用,這裏有一個更方便實用的小方法:指標二次計算:)
授課模式
在線教育所獨具的錄播模式一方面可使學員的上課時間更加靈活,另外一方面成功將投入的師資成本二次轉化爲收益。相較於直播課(50元/課時),錄播課(33元/課時)因爲其相對較低的價格與靈活度每每更受歡迎。
成本演變
相較於線下教育,線上教育的成本分佈並不相同,最直接的仍是佔比幾近20%的場地租金所佔有的比例變化,而在場地租金價格更高的1、二線城市,場地租金比例的下調對於利潤率的增加的推進會更明顯。
科技的進步必將致使在新教育的體驗獲得進一步的改善:5G網絡的最低標準是下載速度最低要達到Gbps級,也就是每秒100M以上的網速,能夠進一步地知足在線教育的互動性;除此以外VR,也便是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也爲沉浸式的在線課堂提供了可能。
固然,趨於嚴厲的行業規範與水漲船高的硬件成本,勢必將逐步提升在線教育行業的門檻,加之愈演愈烈的業內競爭,在能夠預見的將來,行業的洗牌在所不免。
然而,在線教育行業的市場規模與需求是客觀存在的且有望不斷增長的,隨着部分資歷不足的企業的出局,留下來的企業勢必將獲得更好的發展並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與服務,這對於行業自己以及有娃的咱們來講,都何嘗不是件好事。
文末告訴你們一個事,帆軟的BI工程師培訓班正在開課,如今去帆軟社區報名還有優惠,聽說學完的人月薪都20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