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出處根據http://lizhenliang.blog.51cto.com/7876557/1305256修改完成linux
1、使用centos6.8鏡像centos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 安裝或者更新一個存在的系統網絡
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ideo driver 使用顯卡驅動安裝程序ide
rescue installed system 救援模式測試
boot from local drive 直接引導本地驅動器程序spa
memory test 內存測試操作系統
系統會提示咱們進行安裝介質的檢測,防止在安裝過 程中因爲介質出現物理損傷等問題而致使安裝失敗。選擇 OK,就會開始介質的檢測,咱們選擇 Skip 直接跳過。orm
出現這個界面點擊"next"繼續
接下來是選擇安裝程序的語言,剛開始入門能夠選擇中文(簡體),那麼下來的一系列安裝都是中文的。通常咱們都是默認選擇English。當後期出現各類報錯的時候,英文會比中文好理解多了。
選擇鍵盤的類型。選擇默認就好。美式鍵盤。
Basic StorageDevices:基本存儲設備。將系統裝在本地的磁盤驅動器(硬盤)上。
Specialized StorageDevices:安裝或更新在企業級的存儲上如,存儲區域網絡。
通常選擇默認的第一項,Next 繼續。
警告磁盤驅動被初始化(格式化)。數據丟失。你要是隻安裝這個系統就選擇 yes 反之 NO
接下來是主機名稱
有的時候咱們會在安裝的過程當中手動配置ip地址。選擇configure Network
設置時間,選擇上海
這是Root(超級管理員)設置密碼。設置複雜一些本身記住就好。設置簡單會出現下面的界面。
選擇use anyway 堅定使用
Use All space:刪除全部的已存在分區,包括ext2/ext3/ext4、swap、fat、ntfs等。並執行默認的安裝策略。
Replace Existing Linux System(s):只刪除Linux 文件系統的分區,保留 fap 、ntfs。並執行默認的安裝策略。
Shrink Current System:縮減已存在的分區大小,並執行默認的安裝策略。
Use Free Space:使用剩餘未劃分的空間,執行默認的安裝策略。
Create Custom Layout:自定義分區策略。
選擇自定義分區策略,點擊next:
分區方案:
當咱們的服務器在測試環境中,
首先分出200Mb用於boot,引導分區。這個不須要太大
分出20%的空間用於 /分區,也就是咱們安裝各類服務。
分出主機內存的2倍用於sawp分區。
剩餘的用於咱們的/home分給咱們的用戶。
提示是否格式化/dev/sda設備,選擇Format,以後 Next 下一步。
提示是否寫入分區配置到磁盤,選擇Write changesto disk,寫入到磁盤,以後 Next 下一步。
安裝 boot loader(GRUB)到/dev/sda2上 Next 下一步
在安裝操做系統的同時,安裝哪些軟件包,通常選擇Minimal最小化和Desktop安裝,新手建議選擇Desktop,而後再選擇 Customizenow 後點擊 Next。咱們這邊選的 minimal
Reboot重啓以後就一個嶄新的linux操做系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