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互聯網的中心。這句話應該不過度,小時候都是在課本認識北京,老人們口中的天子腳下,長大了,爲了錢和別人眼中的夢想來到這裏,不知不覺,春夏秋冬,四年了,我來過了,也該回家了。
程序員
能列出一千種北京的好,就能說出一萬種他的壞。
ide
無論你怎麼努力,怎麼掙錢,怎麼玩命加班,怎麼接私活,怎麼優化你的代碼,怎麼總結本身的一年又一年,你會發現年末的時候仍是買不起房。
優化
無論你起的多早,歸的多晚,爲公司付出多少,你都會發現地鐵上仍是那麼擁擠,馬路上仍是那麼多車,來來每每的人羣仍是那麼冷漠。
spa
當你對於技術已經熟練套路,去哪家公司都是用着相同的東西,換湯不換藥的換取每月的工資,對工做以外的事情提不起興趣,週末一我的打着DOTA,沒有那麼強烈的想去逛那已經被人「遺忘的歷史遺蹟」,可能惟一的念想就是過年,起碼回家看看父母,去逝去親人的房間裏摸一摸那件恆久的湖藍色的綢衣,戴一戴馬尾棕的手織冬帽。
3d
四年前,當時一個技術主管問我去北京工資這麼高嘛,我說,起碼對得起你的付出--這句話,把我推到今天。
blog
話很普通,只是一句常識,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時間而已,不會太慢。當真正作起這份加班的工做才發覺它何等不易,一句,你見北京凌晨四點的街區嗎,你持續幾年感覺過北京凌晨的街區都變化了什麼?能把一些嫉妒心重的氣的岔氣,半天說不上話來。大部分壓抑的我與你都在這死寂的天空下求生,不斷犯錯,不斷推翻,不斷疑問,不斷重建對於夢想的定義,想如何拼出一片屬於本身的天空,就要如何假裝本身,武裝本身。不要由於走得太遠,忘了咱們爲何出發。it
好像能說的也只能是過年了,跟要好的朋友聚餐,從不打扮的女孩也開始畫眉,男同胞也是筆直的西裝,只有你仍是專注的T恤,他們羨慕是國家的人才,口中的精英,可你看着他們縣城的車房,可愛的娃娃,早八晚五的閒淡生活,也是兩眼冒綠光。嘴中的多陪陪父母,每年在車站卻走得那麼匆忙,回到北京繼續重複着那些爲了錢而努力的故事。
class
個人體型從160到了180,個人頭髮從之前的一半到如今的一半。身心都已經大不如從前,熬夜的能力也從四點到了兩點,記憶力全靠硬盤的備份,螞蟻森林裏的小雞天天都吃不飽,或許,對於每一年報道的那些黑技術已經沒有當年的熱情,也沒有找不出的bug深夜痛哭的感性。
互聯網
北上廣深的人大約有三種結局:
bug
1.在北京過上買的房的別人眼中的幸福人生
在北京的這四年我只遇到不超過十個外地打拼的人掙到了買房的錢,沒有太大壓力的在這片天子腳下生活着。基本上都是靠的創業或合夥人的方式等到公司上市,把那些不可能的員工大會雞湯變成現實。但每每跟程序員沒有什麼關係的,畢竟沒有轉型的去用代碼換到北京的一套房子,過着六點下班的北京人生,萬分之一的機會辦獲得。
2.在北京過着回不去的家鄉
一直執着的專研技術,苦心孤詣十年,月薪35k以上,在北京的昌平或許能買一套80平米的兩居室,幸運的話能夠試試搖號買一輛十萬的車開一開。這時候的你不能輕易換工做,不能輕易下班,不能隨便帶着媳婦薩瓦迪卡,等她生了孩子,把老人接到北京,爲了孩子的將來放手讓老人幫養,兩年斷奶中間,日子好久,雜事諸多,爲了撐住這個可貴奮鬥到今天的家堅持着,一晚上白頭。
3.離開北京
我猜有八成的人都會在不能在有餘地的年紀離開北京,有人帶着遺憾離開北京,有人帶着很多存款欣然離開北京。離開並非失敗,而是對於北漂的一種青春的無悔宣言。這片土地給了你「從新作人」的生活。大部分離開北京的程序員多少都會有些不錯的存款,足以應對家鄉生活的經濟負擔。回到曾經的故鄉,在高壓力,快節奏的壓力下生活過來的你,就算遇到困難,想必也能處理的不錯。若是願意有更好的生活,甚至能夠轉變思惟,開個小店,用本身的代碼逐漸商業化衣食住行,可能會有不錯的收穫。作一個小小的技術總監,拿着一萬塊的月薪,娶妻生子,孝敬父母,學會喝酒,學會旅行,學會抱着孩子在海邊分享本身的故事。
剛來北京那會個人文字都是跪着,像個話癆,如今愈發的短少,不知道是否是懶了,不知道是否是老了,只在莫名的一瞬間看到一部電視劇會流淚不止,累的時候能躺一天,理想中本身的聲音愈來愈小,道路不易,小步徐行,也不怕,由於過去是將來最好的嚮導。
歲月讓人從批判中走向建設,四年前我從塵土中來到北京,四年後,我依然從「塵土中離開」~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