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基礎知識 之基礎系統管理3

一.firewalldnode

1.區域:檢查站緩存

[root@node6 ~]# firewall-cmd --get-zones服務器

trusted: 進入該區域的數據包所有放行網絡

block:進入該區域的數據包所有拒絕tcp

drop:進入該區域的數據包所有丟棄spa

其餘區域:除明確容許的,所有拒絕.net

  1. 活躍區域server

[root@node6 ~]# firewall-cmd --get-active-zones 對象

  1. 決定數據包進入哪一個區域的流程進程

  1. 查看數據包的源IP地址

[root@node6 ~]# firewall-cmd --add-source=192.168.1.0/24 --zone=work

  1. 查看數據包是從哪塊網卡收到的

[root@node6 ~]# firewall-cmd --add-interface=eth1 --zone=home

  1. 進入默認區域

[root@node6 ~]#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1. 查看區域的規則

[root@node6 ~]# firewall-cmd --list-all --zone=public

  1. 向區域中加入容許的規則

[root@node6 ~]# 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zone=public

[root@node6 ~]# firewall-cmd --add-port=10050/tcp --zone=public


  1. iptables

  1. 實現了多種功能,每種功能用一張表來實現

filter: 防火牆

nat: 網絡地址轉換

mangle: 流量着色/標記

raw: 狀態檢測

  1. 規則鏈

INPUT: 數據包的目的地是防火牆自己

OUTPUT: 數據包的源地址是防火牆自己

FORWARD: 從防火牆一個口進入,另外一個口轉出

PREROUTING: 路由前,用於DNAT

POSTROUTING: 路由後,用於SNAT


三.存儲:

1.分類:塊存儲、文件系統、對象存儲

文件系統:如NFSSAMBA

塊存儲:IP SAN(存儲區域網絡): iSCSI / FC SAN:基於光纖

對象存儲:把數據和數據的屬性說明(元數據)存儲起來

2.多路徑:到達同一存儲有多條路徑,服務器會在每條路徑都發現一個塊設備,如sdbsdc,爲sdbsdc建立一個虛擬設備,如mpatha


四.http

1.虛擬主機的實現方式:基於IP地址、基於端口號、基於域名


  1. 𨔪連接

  1. 軟連接:快捷方式

  2. 硬連接:兩個名稱指向磁盤的同一存儲位置

[root@node6 ~]# cp /etc/passwd /tmp/demo/

[root@node6 demo]# cp passwd password

[root@node6 demo]# ln passwd mima

[root@node6 demo]# ll -h

-rw-r--r--. 2 root user1 2.7K 37 20:16 mima

-rw-r--r--. 2 root user1 2.7K 37 20:16 passwd

-rw-r--r--. 1 root user1 2.7K 37 20:17 password

passwdmima實際上指向了磁盤的相同位置,它們在磁盤上一共佔了2.7K

[root@node6 demo]# ls -i 查看inode節點

51412549 mima 51412549 passwd 51412550 password

硬連接不能跨分區,不能對目錄操做


六.RHEL7系統運行的第一個程序是systemd,它的PID1。在之前系統的第一個進程是init

七.RHEL7取消了運行級別。在之前的系統中存在。

0:關機;1:單用戶;2:無網絡的多用戶;3:全功能的多用戶,字符界面;4:保留;5:全功能的多用戶,圖形界面;6:重啓

RHEL7使用target替換了運行級別。經常使用的targetmultiuser.target,至關於運行級別234graphical.target,至關於運行級別5

切換target

[root@node6 demo]# systemctl isolate graphical.target

[root@node6 demo]# systemctl isolate multi-user.target

設置系通通默認進入的target

[root@node6 demo]# 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


  1. DNS

  1. 客戶機解析域名的順序:

  1. 本機緩存

  2. /etc/hosts

  3. 本地DNS服務器。就是在配置網絡參數時指定的地址

  4. 本地DNS服務器若是沒有相關的記錄,則向根域服務器發起迭代查詢

[root@room8pc16 nsd1810]# nslookup

> set type=ns

> .

> set type=a

> a.root-servers.net

  1. 資源記錄

SOA::起始受權, 權威服務器、主服務器

NS:名稱服務器,每臺DNS服務器都要對應NS記錄

A:將名稱解析爲IP地址

PTR:將IP地址解析爲名稱

CNAME:別名記錄

MX:郵件交換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