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 命令行經常使用格式:sar [options] [-A] [-o file] t [n]數組
n 和t 兩個參數組合起來定義採樣間隔和次數,t爲採樣間隔,是必須有 的參數,n爲採樣次數,是可選的,默認值是1,-o file表示將命令結果存入文件中。網絡
[options] 參數:(經常使用的一些參數)tcp
-A 全部報告的總和,-u CPU利用率 , –v 進程、I節點、文件和鎖表狀態 , –d 硬盤使用報告ide
–r 沒有使用的內存頁面和硬盤塊 , –b 緩衝區使用狀況 , –a 文件讀寫況命令行
–c系統調用狀況 , –R 進程的活動狀況 , –y 終端設備活動狀況 , –w 系統交換活動。blog
例:接口
1. sar –u 60 5隊列
每60秒採樣一次,連續採樣5次,觀察CPU的使用狀況。進程
%usr: CPU處在用戶模式下的時間百分比ip
%sys: CPU處在系統模式下的時間百分比
%wio: CPU等待輸入輸出完成時間的百分比
%idle: CPU空閒時間百分比
2.sar –v 30 5
每30秒採樣一次,連續採樣5次,觀察覈心表的狀態。
proc-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進程表的表項數,由核心參數MAX-PROC控制
inod-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i節點表的表項數,由核心參數MAX-INODE控制
file-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文件表的表項數,由核心參數MAX-FILE控制
ov: 溢出出現的次數
Lock-sz: 目前核心中正在使用或分配的記錄加鎖的表項數,由核心參數MAX-FLCKRE控制
3.sar –d 30 5
每30秒採樣一次,連續採樣5次,報告設備使用狀況
device: sar命令正在監視的塊設備的名字。
%busy: 設備忙時,傳送請求所佔時間的百分比。
avque: 隊列站滿時,未完成請求數量的平均值。
r+w/s: 每秒傳送到設備或從設備傳出的數據量。
blks/s: 每秒傳送的塊數,每塊512字節。
avwait: 隊列佔滿時傳送請求等待隊列空閒的平均時間。
avserv: 完成傳送請求所需平均時間(毫秒)
dev8是硬盤的名字,%busy的值比較小,說明用於處理傳送請求的有
效時間太少,文件系統效率不高,通常來說,%busy值高些,avque值低些,文件系統
的效率比較高,若是%busy和avque值相對比較高,說明硬盤傳輸速度太慢,需調整。
4.網絡統計數據
(1) sar –n DEV
顯示DEV網絡接口信息
IFACE : LAN接口
rxpck/s: 每秒鐘接收的數據包
txpck/s: 每秒鐘發送的數據包
rxbyt/s: 每秒鐘接收的字節數
txbyt/s: 每秒鐘發送的字節數
rxcmp/s: 每秒鐘接收的壓縮數據包
txcmp/s: 每秒鐘發送的壓縮數據包
rxmcst/s: 每秒鐘接收的多播數據包
(2)sar –n EDEV
顯示DEV網絡接口錯誤信息
IFACE: LAN接口
rxerr/s: 每秒鐘接收的壞數據包
txerr/s: 每秒鐘發送的壞數據包
coll/s: 每秒衝突數
rxdrop/s: 由於緩衝充滿,每秒鐘丟棄的已接收數據包數
txdrop/s: 由於緩衝充滿,每秒鐘丟棄的已發送數據包數
txcarr/s: 發送數據包時,每秒載波錯誤數
rxfram/s: 每秒接收數據包的幀對齊錯誤數
rxfifo/s: 接收的數據包每秒FIFO過速的錯誤數
txfifo/s: 發送的數據包每秒FIFO過速的錯誤數
4.sar -n SOCK
顯示IPCS套接字信息
totsck: 使用的套接字總數量
tcpsck: 使用的TCP套接字數量
udpsck: 使用的UDP套接字數量
rawsck: 使用的raw套接字數量
ip-frag: 使用的IP段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