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箇中小型企業,是典型的互聯網公司,當初期的時候可能運維只能標配到2~3人,此時隨着公司的發展,項目會逐漸增多。前期部署項目可能都是手動的,php
俗稱「人肉部署」,這簡直是無比的痛苦,不能忍受的。這樣開發的時間也會耽誤,運維的時間也會耽誤,全都浪費在這些重複性的工做上面,毫無價值可言,html
這時候運維終於忍受不了,上了腳本。可是慢慢的發現項目依舊在增加,腳本每次還要更改給開發,效率低下,後來測試環境以及開發環境直接上了jeknins,前端
每臺開發機器是jeknins agent端,自此,開發環境運維終於解脫了出去。可是線上上線運維依舊、因此得定製一套線上上線的流程標準,而後上jenkins自動化。java
想要實現自動化的前提是標準化,例如程序的日誌目錄、程序目錄、程序目錄命名、代碼分支、代碼命名規則、程序高可用. 針對以上內容咱們給開發作了python
嚴格的標準並落地執行。git
在此我會以Java程序爲例子,由於我見到的最多的就是java程序比較麻煩,而php或者python可能只須要在服務器上git pull更新一下代碼就能夠了。web
tomcat規則: 每臺服務器放置一個tomcat,tomcat使用ROOT.war,並配置日誌切割tomcat
程序目錄:統一使用tomcat進行管理,全部的項目統一打出war包,放置tomcat下面命名爲ROOT.warbash
程序日誌:統一放置在規定的目錄,例如: /apps/logs/$app.log服務器
代碼分支:不一樣的環境使用不一樣的分支,開發 dev分支, 測試 test 分支, 預發佈 pre分支, 生產線上 master分支。分支隔離,不一樣環境取不一樣環境的配置
代碼打包: 由於是java的代碼,咱們選擇的是使用maven進行打包,開發只須要關心代碼層便可
高可用: 每一個程序必須支持多節點部署,不可出現單點故障的狀況,不然不予上線.
由於中型公司不可能配置運維開發,而開發只管開發的,因此運維只能是經過使用開源工具的方式來搭建自動化部署系統,組件以下圖:
上圖的Jenkins服務器即本身是本身的agent,gitlab服務器是代碼倉庫服務器,Jenkins服務器會調用腳本,腳本作一些響應的動做進行自動化上線。
自動化上線流程:
下面進行步驟的分解:
1. 運維人員登陸jeknins,在jenkins界面點擊響應的job,每一個job是更新一個主機,job以服務名+ip組成,點擊後jeknins會調用Shell發佈腳本,下面這些都是腳本完成
2. 發佈腳本所作的第一步就是獲取此項目的最新的代碼版本
3. 發佈腳本所作的第二部是使用maven進行打包,每一個maven打包的參數都統一
4. 將打包好的war包拷貝到目標服務器上面
5. 將須要上線的主機在前端負載haproxy上面進行下線(針對核心業務,建議這麼作,比較優雅,不太暴力)
方法參考: http://www.cnblogs.com/topicjie/p/7106860.html
6.重啓目標主機的tomcat服務
7.測試url訪問,返回是否正常
8.在haproxy上線該主機
下面是一個線上使用的上線腳本,scp是經過ssh免密的方式,而且部署tomcat是java用戶. tomcat路徑是/usr/loca/tomcat,每臺主機一個tomcat
腳本必須指定要更新的主機,上線代碼路徑
分支線上默認master ,mvn配置爲product參數
注意: 此腳本中不包含 5,7,8 步驟,若是須要,請自行補充。
#!/bin/bash ################################################################## # # Date : 2016/07/15 # Email: gengjie@outlook.com # Proj : xx java項目 # # 主要功能是更新線上tomcat服務使用. # 使用此腳本必須配置java用戶免密碼登陸 # 第一次必須手動將代碼clone到BASE_CODE_PATH目錄 ################################################################## . /etc/profile # 定義此項目所包含的主機,以空格隔開,必須嚴格遵照 inc_host=("192.168.24.50" "192.168.24.51") ##### *** 定義項目代碼存放目錄,必須定義正確 *** #### CODE_PATH="/app/code/xxxxxx" # 定義tomcat實例目錄 Tomcat_PATH="/usr/local/tomcat" # 定義git分支,默認是master分支 CODE_BRANCH='master' # 定義編譯配置文件,生產環境默認應是product,此處是pom.xml文件中定義 MVN_CONF="product" # 獲取須要更新的主機IP U_host="$1" # Define help usage() { echo echo -e " Usage : sh ./`basename $0` ipaddress" echo } code_pull() { echo "[Info] --->>> 項目開始更新代碼... <<<---" cd $CODE_PATH git checkout $CODE_BRANCH git pull -u origin master:master if [ $? -ne 0 ];then echo "Git Pull Code Error" exit 1 fi echo "[Succ] --->>> 項目代碼更新完成... <<<---" echo } # Define build war mvn_build() { cd $CODE_PATH echo "[Info] --->>> 項目開始編譯... <<<---" mvn clean package -P $MVN_CONF if [ $? -ne 0 ];then echo "[Error] Compile Error,Please Check Your Code." exit 1 fi echo "[Succ] --->>> 項目編譯完成... <<<---" echo } # Define publish push_remote() { echo "[Info] --->>> 開始發佈主機: $U_host <<<---" ssh $U_host "/bin/rm -rf ${Tomcat_PATH}/webapps/ROOT*" scp ${CODE_PATH}/target/*.war $U_host:$Tomcat_PATH/webapps/ROOT.war ssh $U_host "/bin/sh /app/scripts/stop_tomcat.sh" sleep 3 ssh $U_host "source /etc/profile;/bin/sh ${Tomcat_PATH}/bin/catalina.sh start" echo "[Succ] --->>> 主機: $U_host 發佈完成. <<<---" echo } # check host check_host() { for host in ${inc_host[@]}; do if [[ "$U_host" == "$host" ]];then return 0 fi done return 1 } # Check user check_user() { if [ `whoami` != 'java' ]; then echo "---------------------------------------------------" echo "You must use the Java user to run this script !!!" echo "---------------------------------------------------" exit 3 fi } check_user #check args if [ $# -ne 1 ];then usage;exit 1 fi if [ $1 == "-h" -o $1 == "--help" ];then usage;exit 1 fi check_host if [ $? != 0 ];then echo "Please check the server ip address to be updated !" exit 64 fi code_pull mvn_build push_remote
自此,以上能夠實如今jenkins點擊一下,服務一會本身就上好了,雖說還有不少地方須要改進,可是通常中小型公司採用這種方式則是足夠了,
只能持續的進行優化,固然,再厲害一點的公司能夠本身開發運維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