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經常使用SQL技巧

ORACLE經常使用SQL技巧 函數

1. SELECT子句中避免使用 「*」 當你想在SELECT子句中列出全部的COLUMN時,使用動態SQL列引用 ‘*’ 是一個方便的方法.不幸       的是,這是一個很是低效的方法. 實際上,ORACLE在解析的過程當中, 會將「*」 依次轉換成全部的列名, 這個工做是經過查詢數據     字典完成的, 這意味着將耗費更多的時間.優化

 

 2.使用DECODE函數來減小處理時間 使用DECODE函數能夠避免重複掃描相同記錄或重複鏈接相同的表. 排序

    例如: Sql代碼 索引

    SELECT COUNT(*),SUM(SAL) FROM EMP WHERE DEPT_NO = 0020 AND ENAME LIKE ‘SMITH%’;事務

    SELECT COUNT(*),SUM(SAL) FROM EMP WHERE DEPT_NO = 0030 AND ENAME LIKE ‘SMITH%’; 資源

    你能夠用DECODE函數高效地獲得相同結果: Sql代碼效率

    SELECT COUNT(DECODE(DEPT_NO,0020,’X’,NULL)) D0020_COUNT,基礎

    COUNT(DECODE(DEPT_NO,0030,’X’,NULL)) D0030_COUNT,重構

    SUM(DECODE(DEPT_NO,0020,SAL,NULL)) D0020_SAL,date

    SUM(DECODE(DEPT_NO,0030,SAL,NULL)) D0030_SAL

    FROM EMP WHERE ENAME LIKE ‘SMITH%’; 

    相似的,DECODE函數也能夠運用於GROUP BY 和ORDER BY子句中. 

 

 3.刪除重複記錄 最高效的刪除重複記錄方法 ( 由於使用了ROWID) Sql代碼 

    DELETE FROM EMP E WHERE E.ROWID > (SELECT MIN(X.ROWID) FROM EMP X WHERE X.EMP_NO = E.EMP_NO);

 

 4.用TRUNCATE替代DELETE 當刪除表中的記錄時,在一般狀況下,回滾段(rollback segments ) 用來存放能夠被恢復的信息,     若是你沒有COMMIT事務,ORACLE會將數據恢復到刪除以前的狀態(準確地說是恢復到執行刪除命令以前的情況),而當運       用TRUNCATE時, 回滾段再也不存聽任何可被恢復的信息.當命令運行後,數據不能被恢復.所以不多的資源被調用,執行時間也會     很短.

 

 5.計算記錄條數 和通常的觀點相反, count(*) 比count(1)稍快 ,固然若是能夠經過索引檢索,對索引列的計數仍舊是最快的.       例如 COUNT(EMPNO) 

 

 6.用Where子句替換HAVING子句 避免使用HAVING子句,HAVING 只會在檢索出全部記錄以後纔對結果集進行過濾,這個處理須要排序、總計等操做,若是能經過WHERE子句限制記錄的數目,那就能減小這方面的開銷, 例如: Sql代碼

 1. --低效

     SELECT REGION,AVG(LOG_SIZE) FROM LOCATION GROUP BY REGION HAVING REGION != ‘SYDNEY’ AND REGION !=              ‘PERTH’

 2. --高效 

     SELECT REGION,AVG(LOG_SIZE) FROM LOCATION WHERE REGION != ‘SYDNEY’ AND REGION != ‘PERTH’ GROUP BY              REGION

 

 7. 用EXISTS替代IN 在許多基於基礎表的查詢中,爲了知足一個條件,每每須要對另外一個表進行聯接.在這種狀況下, 使用                  EXISTS(或NOT EXISTS)一般將提升查詢的效率. 

     Sql代碼

     1. --低效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NO > 0 AND DEPTNO IN (SELECT DEPTNO FROM DEPT WHERE LOC = ‘MELB’) 

     3. --高效: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NO > 0 AND EXISTS (SELECT ‘X’ FROM DEPT WHERE DEPT.DEPTNO = EMP.DEPTNO          AND LOC = ‘MELB’) 

 

 8. 用NOT EXISTS替代NOT IN 在子查詢中,NOT IN子句將執行一個內部的排序和合並. 不管在哪一種狀況下,NOT IN都是最低效      的 (由於它對子查詢中的表執行了一個全表遍歷). 爲了不使用NOT IN,咱們能夠把它改寫成外鏈接(Outer Joins)或NOT          EXISTS. 

    例如:SELECT …FROM EMP WHERE DEPT_NO NOT IN (SELECT DEPT_NO FROM DEPT WHERE DEPT_CAT=’A’); 

    Sql代碼

    1. --爲了提升效率改寫爲: (方法一: 高效)

       SELECT ….FROM EMP A,DEPT B WHERE A.DEPT_NO = B.DEPT(+) AND B.DEPT_NO IS NULL AND B.DEPT_CAT(+) = ‘A’ 

   2. -- (方法二: 最高效) 

       SELECT ….FROM EMP E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X’ FROM DEPT D WHERE D.DEPT_NO = E.DEPT_NO AND                    DEPT_CAT = ‘A’); 

 

 9.用EXISTS替換DISTINCT 當提交一個包含一對多表信息(好比部門表和僱員表)的查詢時,避免在SELECT子句中使用DISTINCT.      通常能夠考慮用EXIST替換

    例如: Sql代碼

    1. --低效: 

        SELECT DISTINCT DEPT_NO,DEPT_NAME FROM DEPT D,EMP E WHERE D.DEPT_NO = E.DEPT_NO 

    2. --高效: 

        SELECT DEPT_NO,DEPT_NAME FROM DEPT D WHERE EXISTS ( SELECT ‘X’ FROM EMP E WHERE E.DEPT_NO =                       D.DEPT_NO); 

    3. --EXISTS 使查詢更爲迅速,由於RDBMS核心模塊將在子查詢的條件一旦知足後,馬上返回結果. 

 

10. 用索引提升效率 索引是表的一個概念部分,用來提升檢索數據的效率,實際上ORACLE使用了一個複雜的自平衡B-tree結構,一般經過索引查詢數據比全表掃描要快,當ORACLE找出執行查詢和Update語句的最佳路徑時, ORACLE優化器將使用索引, 一樣在聯結多個表時使用索引也能夠提升效率,另外一個使用索引的好處是,它提供了主鍵(primary key)的惟一性驗證,除了那些LONG或LONG RAW數據類型, 你能夠索引幾乎全部的列. 一般, 在大型表中使用索引特別有效. 固然,你也會發現, 在掃描小表時,使用索引一樣能提升效率,雖然使用索引能獲得查詢效率的提升,可是咱們也必須注意到它的代價. 索引須要空間來存儲,也須要按期維護,每當有記錄在表中增減或索引列被修改時,索引自己也會被修改,這意味着每條記錄的INSERT , DELETE , UPDATE將爲此多付出4 , 5 次的磁盤I/O, 由於索引須要額外的存儲空間和處理,那些沒必要要的索引反而會使查詢反應時間變慢 注:按期的重構索引是有必要的.

 

11. 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計算 WHERE子句中,若是索引列是函數的一部分,優化器將不使用索引而使用全表掃描. 

   舉例: Sql代碼 

   1. --低效: 

       SELECT …FROM DEPT WHERE SAL * 12 > 25000; 

   3. --高效: 

       SELECT … FROM DEPT WHERE SAL > 25000/12;

 

12. 用>=替代> 

   Sql代碼

   1. --若是DEPTNO上有一個索引 

       --高效: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 >=4

   2. --低效: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 >3

   二者的區別在於, 前者DBMS將直接跳到第一個DEPT等於4的記錄然後者將首先定位到DEPTNO=3的記錄而且向前掃描到第一      個DEPT大於3的記錄.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