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209 2016-2017-2 《Java程序設計》第五週學習總結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教材學習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 問題1:try/catch/finally的使用模板?
![](http://static.javashuo.com/static/loading.gif)
- 問題2:throw和throws的區別
- throw與throws的比較
一、throws出如今方法函數頭;而throw出如今函數體。
二、throws表示出現異常的一種可能性,並不必定會發生這些異常;throw則是拋出了異常,執行throw則必定拋出了某種異常對象。
三、二者都是消極處理異常的方式(這裏的消極並非說這種方式很差),只是拋出或者可能拋出異常,可是不會由函數去處理異常,真正的處理異常由函數的上層調用處理。
- 問題3:關於collection的理解
- collection接口有兩個子接口:List(列表),Set(集)。List:可存放重複元素,元素存取是有序的。Set:不能夠存放重複元素,元素存取是無序的。
- ArrayList:線程不安全,查詢速度快。LinkedList:鏈表結構,增刪速度快。
- 取出List集合中元素的方式:get(int index):經過腳標獲取元素。iterator():經過迭代方法獲取迭代器對象。
- 問題4:Map與Collection的區別,Map的使用方法。
- Map與Collection在集合框架中屬並列存在。Map存儲的是鍵值對;Map存儲方法是用put方法,collection是用add方法;
代碼調試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上週考試錯題總結
- 4 填空:」Hello」.charAt(1) 的值是(‘e’)
- 5 填空:System.out.println( 「HELLO」.( toLowerCase() ) ) 會輸出「hello」..
- 21 CH06 判斷:XX是一個引用型變量,System.out.println(XX)等價於System.out.println(XX.toString()). (OK)
- 30 CH07 填空:面向對象中,設計經驗能夠用(設計模式)表達
結對及互評
基於評分標準,我給本博客打分:9 。得分狀況以下:git
- 正確使用Markdown語法(加1分):
- 模板中的要素齊全(加1分)
- 教材學習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加1分
- 代碼調試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加2分
- 本週有效代碼超過300分行,加2分
6 其餘加分,加2分 :
- 排版精美的加一分
- 進度條中記錄學習時間與改進狀況的加1分
點評過的同窗博客和代碼
其餘(感悟、思考等,可選)
本週代碼量不少,只是按照書中代碼循序漸進的往下編寫,思考的時間不多,爭取下週有一些本身思考的代碼,能夠對書中代碼加上一些簡單修改,或者加上一些相似的功能。設計模式
學習進度條
目標 |
5000行 |
15篇 |
400小時 |
|
第一週 |
10/10 |
1/1 |
10/20 |
|
第二週 |
196/206 |
1/2 |
20/30 |
|
第三週 |
391/597 |
1/3 |
20/50 |
|
第四周 |
731/1328 |
1/4 |
30/80 |
|
第五週 |
908/2236 |
1/5 |
20/10 0 |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