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天天只有24小時,人和時間的關聯,是經過每日的任務體現的。所謂的任務,就是天天作的事,包括吃飯、睡覺、工做、學習、娛樂、家務,等等。微信
若是想在有生之年作點有意義和價值的事,那麼時間管理必然是咱們關注的話題之一。學習
時間管理的話題在網上一搜一大把,好比GTD、四象限法則,其側重點在排優先級和如何作好任務上。而順宇分享的,是如何對一天的時間投入進行分類和統計,讓咱們清楚知道本身的時間分佈,是否和預期的人生目標相匹配。測試
天天咱們要作的事情不少,但概括起來,能夠分爲六類:學習、事業、人脈、家庭、例行、休閒。spa
學習類。經過學習提高能力,目的是作出貢獻,收穫資源。資源包括很廣,歸納起來就是人事物,人脈,有價值的事情,換來的物品。學習類強調的是,信息輸入。3d
事業類。幾個核心夥伴帶着一羣人作的事,服務更多的客戶,實現團隊夢想,順帶賺點錢。blog
人脈類。主動關心他人,展現本身的事業,服務須要幫助的人,凝聚志同道合的人,感恩幫助本身的人。遊戲
家庭類。關注孩子成長,家人健康幸福等。事件
例行類。吃飯睡覺洗漱等,是天天都要作的,劃分爲例行。資源
休閒類。上述分類之外的,不必細分,通通劃入休閒類。包括,鍛鍊,刷微博微信,看奇聞異事,看綜藝節目、電影,遊戲,旅遊,等等。微博
能夠找一款APP,按上述6個分類,對天天的時間分配進行記錄,由APP自動統計分配的比例。
對比測試了三款APP,推薦【時間記錄】,理由:
一、快速點擊進行時間計算,沒有多餘的步驟
二、可隨時修改時間和切換類型
三、每日按24小時統計,沒記錄的,自動算入未統計項,這個比較好,適合個人理念。
四、大類結束時,自動彈出,可修改內容備註,並在【歷史】欄,按時間順序進行事件的回顧。
《奇特的一輩子》這本書頗有意思,描述了一位奇人——蘇聯科學家柳比歇夫的時間守則,從26歲開始,56年如一日的對時間記錄,高效利用時間作一些他本身認爲有價值的事。
經過記錄、統計,得到了對本身投入時間的評估,而「時間記錄」APP,就是能方便對本身投入時間進行統計的APP。
用了的感受很是棒,看到本身的時間餅圖,不禁自主地有種想增長「學習類」、減小「休閒類」的衝動。堅持,看看本身能堅持記錄多少天?
====================
by NicoWei
2019-12-1 19:2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