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一直疼!程序員
去醫院檢查,拍片子的醫生在造影室裏衝我喊:面試
「小夥子,你多大年紀啦?」測試
我說:「我三十來歲,咋啦」blog
醫生說:「怎麼這麼年輕就得這種病啊!」產品
我當時腿就有點軟!程序
說實話,我是農村的孩子,對本身的體質有着迷之自信!im
初中就到城裏去讀書,經驗
這種自信一直伴隨着我走到高中、大學、畢業、畢業至今有10年的時間了;img
歷來沒擔憂過本身的身體時間
也所以拼着身體爲公司作了很多事情
(上圖中,有晨有夜的基本都是通宵,次日還要去公司跟測試、改BUG)
也成長的很是迅速
面試的時候,
同年畢業的人,說有一年工做經驗,
我就能夠說有一年半的工做經驗(哈哈哈)
這種對本身體質的潛意識裏的自信,也讓我忽略了不少事情;
「你手麻、腳麻不?」
主治醫師在問診的時候,已經不記得是第四次仍是第五次問我了。
麻過嗎?本身甚至沒留意過。
如今感受一下,好像不麻,又好像有點麻;
我知道她是想肯定個人頸椎關節有沒有壓迫到個人神經;
確認是換個枕頭,打打羽毛球就夠了;
仍是要鍼灸、牽引、乃至手術;
從醫院出來就開始認真思考這個事情
我爲何會得頸椎病?
先來看一個心理學上的概念,心流:
心理學家米哈里齊克森·米哈里 (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了一個概念,叫作:心流
它定義爲一種將我的精神力徹底投注在某種活動上的感受;
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米哈里齊克森認爲,使心流發生的活動有如下特徵:
- 咱們傾向去從事的活動。
- 咱們會專一一致的活動。
- 有清楚目標的活動。
- 有當即回饋的活動。
- 咱們對這項活動有主控感。
- 在從事活動時咱們的憂慮感消失。
- 主觀的時間感改變--例如能夠從事很長的時間而不感受時間的消逝。
另外,再提一個關於幸福的觀點
人生的目的不是爲了追求幸福,
幸福是在你追求其餘東西時得到的副產品
咱們在專一作一件事情的時候,
若是進入了心流的狀態,
這個時候幸福感是很是高的,
也會給你留下很是深入的印象
心理學家認爲,任何其餘的愉悅,都比不上心流狀態帶給你的愉悅!
任何其餘的愉悅,都不會在你腦海裏刻下更深入的印象,只有心流能作到!
我想個人頸椎病,應該是我不斷追求心流狀態,不斷延長本身心流狀態,形成的後果;
(至於怎麼讓本身快速進入心流的狀態,這是另一個課題,咱們之後再探討)
試想一下,
你在寫一段代碼,精神高度專一,已經一個多小時了,可是代碼還沒寫完;
若是有一我的提醒你要站起來活動一下了,
這個時候你會站起來嗎?
若是你選擇起來,那麼意味着,你等一下要從新理一遍思路,
這是很是痛苦的,
反正我是拒絕站起來的,我甚至拒絕別人來提醒我
我工做的時候不要打擾我。
相信不少人都有跟我同樣的體驗。
長此以往,頸椎就出了問題。
這不僅僅是程序員這個行業的問題,
這是全部須要長時間伏案工做的從業者的問題
如今這個社會,分工愈來愈細,
大部分須要身體活動就能完成的工做,已經都被機器取代了;
愈來愈多的工做都是須要伏案完成的;
那麼這是個死局嗎?
我想不是的
有不少辦法能夠眼昏甚至解決這個問題
好比,你本身在規劃你的工做的時候,把工做的顆粒度拆的細一些
在你坐下,動手工做以前,先想想,我今天要作什麼,這項任務我要分幾步完成,每步須要花多長時間
每一步完成以後,我就站起來活動一下,若是有一步工做是須要超過兩個小時的,那就考慮一下,看可否再拆分一下
另外,
買個Herman Miller的座椅,調整座椅和桌子的高度,
買個好一點的枕頭和牀墊
都對你的頸椎有幫助
另外,
合理的運動永遠是對的,打羽毛球,對頸椎尤爲有好處!
人固有一死,但願你死的幸福!
文章起草於20171114 文章所有完成於20171115 文章於20171116作了修改(錯字,通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