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超神經windows
「If I see your screen, I see your
soul.
若是我看到你的屏幕,我就能看到你的靈魂。」
——提莫·貝克曼比托夫(電影《網絡謎蹤》製片人)
上面這句話來自提莫·貝克曼比托夫,是今年大熱電影《網絡謎蹤(Searching)》的製片人,而這部電影目前本片正在國內上映,上映的三天裏已經收穫了不錯的成績。安全
故事講述了:一個身爲硅谷軟件工程師的單身父親,經過網絡工具,尋找本身失蹤的 16 歲女兒的懸疑故事。網絡
這部電影在今年大獲好評的緣由,其中之一是大膽的嘗試,影片也就是整部電影中,沒有一個攝像機拍攝出的實拍鏡頭,而是隻有各類屏幕的記錄視角,由:手機屏幕、電腦屏幕、監控鏡頭、電視直播鏡頭組成的。工具
整部電影,就像是一個巧妙設計、適時推出的優質產品,剛好也在最近佔據了「Movie Store」的前幾位。字體
《網絡謎蹤》先是在聖丹斯電影節小範圍放映,就收穫了兩項大獎獲得了索尼影業的青睞,開始在全球發行上映,今後口碑爆棚。動畫
在各大評分網站上,《網絡謎蹤》受到了一片好評:爛番茄熱度 92%,IMDB 評分7.8,METASCORE 評分達到了 71。網站
而在豆瓣上,它的評分高達 8.5,好於 96% 的懸疑片,截至目前,這部電影的全球票房已經達到了 8000 萬美圓。ui
最了不得的是,這部電影僅僅用了 13 天進行拍攝,花了不到 100 萬美圓的製做預算,因此目前的票房成績對這部小成本電影來講,無疑是名利雙收。spa
這個來勢洶洶的光環背後,有着一個才華橫溢的導演 Aneesh Chaganty 阿尼什·查甘蒂 ,他最先引發轟動是在 2014 年,那時他尚未大學畢業。設計
當時在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阿尼什和搭檔塞弗·奧哈尼安(也是《網絡謎蹤》的編劇)一塊兒,使用 Google Glass 拍攝了一部 2 分鐘左右的短片《種子(Seeds)》,該短片上傳到 Youtube 後, 24 小時內就突破了 100 萬的點擊 。
這個事件讓他受到了 Google 的關注,沒多久就入職了 Google Creative Lab。入職 Google 後,阿尼什的主要工做是策劃、拍攝和製做 Google 產品相關廣告。
聽說他擅長以「熒幕影像錄製」手法發揮廣告創意。他曾說過:「我試圖以冷酷、平凡的熒幕畫面,做爲傳遞情感的畫布,嘗試經過輕點鼠標,就讓人感動落淚。」
和製片人提莫·貝克曼比托夫認識後,兩人都熱衷於只用屏幕製做電影,因而開發了叫「屏幕人生」的電影項目,這纔有了電影《網絡迷蹤》,這是阿尼什執導的第一部長片,也是「屏幕人生」概念下的產物。
起初,《網絡謎蹤》只是一個 8 分鐘的構想,但在投資人的鼓勵支持,以及編劇的頭腦風暴之下,它最終擴展成了一部電影長片,爲了專心拍攝這部影片,阿尼什果斷辭去了谷歌的工做。
阿尼什也充分運用了設計互聯網產品的思路,在電影開拍以前,他本身作了一個這部電影的 demo。
在傳統的影視項目中,一些精緻大投資的項目,也會設計用來融資和選角的預演片,但每每是分鏡頭腳本的動畫呈現。
可是阿尼什更加大膽,爲了邀請到更大牌的演員,同時又能接受「屏幕表演」這一超前的創做:阿尼什親自上陣,扮演了電影中的全部角色,拍攝完了這部電影的 demo,寄送給了投資人和想要邀請的演員。
這不就是在產品設計中,經常提到的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化產品麼。
也是經過這個方式,阿尼什邀請到了著名的亞裔演員 John Zhao,用這部頗有誠意的 demo 短片吸引到了他的關注。
一個好產品,除了產品經理,更離不開技術、設計、運營、市場和其餘職能部門的配合。
一樣,這部電影的背後站着導演編劇團隊,爲電影提供了優秀的腳本和邏輯支撐,但呈現影片的是主演們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和投入演出。
《網絡謎蹤》的主演 John Zhao 約翰·趙,他因在《星際迷航》中飾演蘇魯收穫了大批粉絲,曾經的 #StarringJohnCho(#讓約翰·趙當主角)的話題也掀起過一陣熱潮。
他也是當今好萊塢最好的亞裔男演員,而出演《網絡謎蹤》的男主角,則讓他成爲了第一個主演好萊塢驚悚片的亞裔演員。
不過據他本身說,在起初被邀請參演的時候,他的心裏是拒絕的。由於他以爲整部片子都用電腦屏幕的形式很奇怪,沒有「電影感」,並且沒有對手搭戲也是一個困難的過程。
他後來在採訪時也說到:「對我來講,演戲是很雙向的一件事,只有你和跟你演對手戲的演員面對面的時候,最真實的情感反應才最可以被充分激發出來。」
不過電影最終呈現仍是很是流暢真實,除了剪輯的效果,也離不開約翰的精彩出演,這部電影也成了約翰·趙職業生涯中的驕傲。
最終,這部經過 13 天拍攝的電影,花了整整兩年進行剪輯,最終呈現出了咱們如今在電影院裏看到的效果。
整部電影像是錄製屏幕的一種僞紀錄片,雖然這種形式並不是獨創,在美劇《摩登家庭》第六季的第 16集,以及近期的驚悚電影《解除好友2:暗網》中,都是一樣的無實拍、全屏幕的表現手法。
在屏幕拍攝這個層面上,《網絡謎蹤》可謂作到了「喪心病狂」。就連電腦桌面間的過渡,也會用其餘電子屏幕銜接起來,沒有任何實拍。
因此會形成一種錯覺,全程像是盯着別人的電腦屏幕,看了 100 分鐘。這種方式搬到大熒幕上,也的確是一種複雜的體驗,畢竟你平時所熟悉的 22 號字體,幾乎擴大了 50 倍,呈如今了大屏幕上。
電影的開篇是一連串的快速剪輯,經過裝着 window XP 系統的電腦的家庭記錄,交代了故事的背景。
不過導演仍是把 Windows 被詬病的地方「絕不客氣」的拉了出來。
"
場景一:女兒想要玩網頁遊戲,打開了遊戲「無限迷宮」以後,「噹噹噹噹噹....」爆炸式的彈窗佈滿了屏幕。
場景二:電腦右下角扎眼的殺毒軟件,當男主要從舊電腦尋找資料時,漫長的開機以後,彈出了提醒「您有694天沒有運行過殺毒軟件」。
這臺年紀不小的舊電腦承載了家庭的記憶:Windows 啓動音、經典的藍天白雲桌面,以及大顆粒的像素畫質,都讓人懷念 XP 時代。
故事的起色,是女兒落在家裏的 Macbook,很巧的是沒有開機密碼,老爸經過在電腦上的一系列操做,成功了打通了全部「關卡」。
老爸破解女兒社交帳號的方式,也許不少人經歷過,雖然沒什麼高級的,但仍是畫面感十足。
他用的就是密碼尋回,利用關聯的郵箱一層層的去找機會。幾回迭代以後,就找到了能登陸的郵箱。因而,女兒社交媒體的柵門在那一刻被徹底打開。
相信找回過密碼的你,確定對這個操做會心一笑。
雖然說這個操做是無可奈何,但仍是暴露了社交帳戶的安全隱患。
憑藉電腦加上一個帳號的解鎖,帶來的是幾乎全部帳號的破解。相互綁定的常見作法,在那一刻也是破解的關鍵所在,就像倒掉了一塊多米諾骨牌,隨之而來的是一連串的傾倒。
電影中大量的畫面主體是男主在Facetime上的視頻通話,而他嫺熟的尋找操做一直都靠着 Google 全家桶:大量的應用 Google 搜索,用 Google Drive 整理和分享案件信息,Google Map 標記下關鍵的位置信息。
直到高潮劇情發生,除了 G Suite,更多咱們熟悉的互聯網產品悉數登場:Facebook、Yahoo、Reddit、Instagram、Tumblr 等等,還包括時下大熱的直播網站和視頻社區。
男主角失蹤的愛女,在這些社交網站上留下的信息,成爲了男主角去了解本身女兒惟一的途徑,不斷地探索,也讓男主角深深震驚,也一步一步接近了真相。
電影的另外一巧妙在於它劇情的懸疑,整個故事經歷了數次反轉,導演故意在影片中鋪下了不少伏筆,也佈置了不少巧妙的線索。
但絕不客氣的告訴你,若是本身推斷,你確定會猜錯結局。
不論怎樣,這部電影得到了巨大成功,無疑已經成爲了事實。整體來講,《網絡謎蹤》是一部用心了的做品,但桌面電影在大銀幕上呈現,是什麼樣的觀感,也許要去體驗一下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