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http://blog.jobbole.com/101134/spa
不要再找了,你正在查找的東西你早就有了。視頻
爲了幫助本身得到更多的活力、更多的自我控制、或者僅僅爲了感覺更多的知足,你在閱讀書籍、博客以及各種指南的同時,還要觀看視頻和收聽播客。blog
你不停地尋找着一些能讓你本身感覺更多生產力、快樂以及自我知足的新想法,然而實際上,這些東西你一點兒都不缺少。get
爲何持續找尋新的信息要比咱們真正應用已有知識更輕鬆、更容易呢?博客
或許,這只是商業廣告的反作用而已 – 它們總在告誡咱們,咱們永遠須要的更多。效率
或許,這只是一種有益的消遣。書籍
或許,咱們沒法應用已有知識的根本緣由,是因爲咱們不能坦然地處理由此帶來的痛苦情感。循環
我來給你舉一個例子。程序
兩天前的一個晚上,我和女朋友阿曼達討論了她爲何發覺本身不大可能以寫做爲生。im
在咱們剛剛結束了六個月的南美旅行的時候,她幾乎認爲本身無所不能,可是隨着時間的流逝,事情逐漸起了變化,那些已然向她開啓的機會之門,彷佛正在慢慢關閉。
她對此很是困惑,一段時間之前,她能夠寫得更多。她已經沒有了創造力,不只產出愈來愈少,並且,寫做效率也變得愈來愈低。個人感覺也是同樣。當我結束旅行開始工做時,客觀上講壓力並不大,可是感受很累。我沒法在本身感興趣的業餘項目上投入更多時間,我甚至認爲我離個人目標幾乎高不可攀。
我深知阿曼達須要一些同情。她很想讓我理解:她其實知道如何修復這一問題。她困惑的根本緣由是她的無所做爲。我很清楚其中的原委。我嘗試着幫助她修復這一問題。我但願她可以利用早起、冥想、日記以及其它有益的活動,使本身從新振做起來。由於只有這樣,寫做過程纔會變得更加輕鬆,寫做數量纔會不斷增加,也就是說,能力極限問題纔有可能得以解決。
爲了幫助她解決這一問題,我試着給出了一些建議。實際上,她對此早已瞭解,她真正須要的是如何用好這些建議。
她告知本身,成爲一名職業做家是不可能的,或者,避免感覺痛苦情緒的應對機制壓根不起做用。這就是一個循環。每當我想要改變本身的行爲時,這個循環就會出現,我很是熟悉。她之因此會對本身說,她想獲得的東西徹底不可能,是由於她已經再也不投入更多精力在她想要獲得的東西上了。她再也不付諸努力的緣由,是她以爲不付諸於努力對她來講是一種罪惡,她爲此深感愧疚。對寫做而言,這彷佛有點奇怪,但實際上,這種思惟循環對不少人來講,至關常見。咱們總喜歡追着本身的尾巴原地打轉,因此咱們什麼地方也去不了。
從某個時刻起,她開始爲沒法寫出更多感受愧疚。愧疚不是一種使人愉悅的情感,所以,抑制、忽略和逃避就成了她的直接反應。當她發覺寫做與愧疚相伴時,她就會減小關注寫做。長此以往,每次寫做的間隔時間就會變得愈來愈長,直至有一天徹底終止。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講,基本都是如此 – 咱們總在爲本身沒法成功尋找自身之外的理由和藉口。咱們常常會說,這簡直太難了,而不會說,我沒有努力。
終止這種自毀式循環的關鍵,就在於理解咱們爲何會變成那樣。
阿曼達感到愧疚的根本緣由,是她本身以爲她寫的不如之前多了。我不知道她究竟想要寫多少,可是我猜想,這多是一個至關可觀的數字。她始終期待本身在寫做上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即便她還有一份全職的工做,或者另有一些事情 -健康飲食,正常的社交生活,以及每日的必要運動。就像大多數人那樣,她設法使本身相信,她能夠完成全部這些工做,並且她必須完成這些工做,由於認可本身沒法作到這些,就意味着失敗。
她對本身抱有不切實際的願望。任何一份的工做都須要不少花費時間和不少精力,因此,她須要時間放鬆和恢復精力。工做之餘再期待在寫做上投入精力,就像是期待一輛汽車在沒有汽油的狀態下繼續行駛。若是不接受咱們人類對於放鬆的生理需求,就會致使愧疚情感的產生,這樣作不只會下降咱們自我審視的能力,並且,這些不顧自個人行爲還會引起更加糟糕的結果 – 弱化咱們的自我意識,讓咱們逐漸變得隨波逐流。
我使用這個例子的緣由,是由於這件事情纔剛剛發生,在個人大腦中依然清晰可見。可是,幾乎一樣的事情,在個人身上已經發生了不少次了。我期待健康飲食、更多運動、更愉快生活等等。但我從沒有花費時間仔細思考本身真的想要什麼,我也沒有花費時間思考是否這些期待具備必定的合理性。我只是找到了一些新的想法或者隻言片語的信息,如,看似有效的飲食習慣、健壺球運動,或者天天研究日記寫法等等。我一旦找到這些新的信息,老是期待本身能立刻將其應用到個人生活中。
當你想要改變本身的行爲時,實際上你正在改變一個深度嵌入你生活的習慣。有一條西班牙諺語大概是這樣說的:習慣起始於蛛網,終結於鎖鏈。你在一些事情上作得越多,迫使你作這些事情的力量就會越發強大。哪怕你認爲這真是一個好主意,期待本身在一天以內打破舊有飲食或者運動習慣根本不現實。只有經歷數月時間以及克服各類障礙,固有的習慣纔可能離你而去。
若是你不爲本身定義一個合理期待,你對本身的期待就會太高。
若是你獲知一個飲食習慣的好處,就但願本身立刻採起行動,而沒有事先考慮可能遭遇的失敗,你就會指望本身能將這個新的愛好堅持下去。可是當你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其它美食的誘惑時,也許一小塊巧克力羊角麪包就能讓你的心裏充滿愧疚。這種對失敗的愧疚將會進一步提高你對本身的指望值,導致你越發地看低本身(我太軟弱了,我不能夠亂吃東西),致使你在將來更容易作出妥協,直至你最終徹底放棄你試圖做出的改變。
現實中,不管你究竟想要作好任何一件事情 – 新的飲食習慣,瑜伽、健身運動,慢跑、寫做,或者只是想要更加善解人意,只要涉及到改變自身的習慣,當你遭遇暫時失敗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愧疚,你會對本身失望,你終將以失敗而了結。
咱們在那些看似有趣和複雜知識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它們對咱們形成了很大的干擾。在咱們採起任何積極行動以前,咱們老是渴望獲得更多積極的自我感覺。
然而,咱們不是計算機。咱們不能上傳一個新的飲食程序給咱們本身 – 僅僅依賴青草,鮮肉和羽衣甘藍爲生。
巧克力羊角麪包的確很是美味,若是你對它垂涎已久,你確定會吃上一個,這是一件稀鬆日常的事情。咱們周而復始地尋找新的知識和信息,就是由於咱們試圖說服本身,若是咱們想要完成的既定目標,咱們如今知道的還不夠。你所知道的還不足以幫助你減輕體重,你所知道的還不足以讓你的體型變得更加完美。你因爲懼怕認可本身的不足,因此你不打算作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