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斯蒂芬蓋斯—讀書筆記

目錄
第1章 微習慣是什麼
一切的源頭:挑戰1個俯臥撐
只爲培養好習慣
微習慣簡介
習慣和大腦探祕
第2章 大腦的工做原理
變化緩慢、狀態穩定的大腦
愚蠢的重複者與聰明的管理者
前額皮層——對抗自動行爲的防護武器
基底神經節——模式探測器
第3章 動力 v.s. 意志力
「激發動力」策略的諸多問題
爲何意志力能戰勝動力?
意志力的工做原理
第4章 微習慣策略
以微習慣方式運用意志力
微習慣如何拓寬你的溫馨區
出現阻力的兩個時間節點
跨越障礙的微習慣
第5章 微習慣的獨特之處
微習慣能與現有習慣一較高下
微步驟 +意志力是必勝組合
微習慣沒有截止時間
微習慣能提高自我效能感
微習慣能給予你自主權
抽象和具體目標與微習慣相結合
遠離恐懼、懷疑、膽怯或猶豫
微習慣加強正念和意志力,給你超乎想象的驚喜
第6章 完全改變只需八步
第1步:選擇適合你的微習慣和計劃
第2步:挖掘每一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
第3步:明確習慣依據,將其歸入日程
第4步:創建回報機制,以獎勵提高成就感
第5步:記錄與追蹤完成狀況
第6步:微量開始,超額完成
第7步:服從計劃安排,擺脫高期待值
第 8 步:留意習慣養成的標誌
第7章 微習慣策略的八大規則ide

  1. 毫不要自欺欺人
  2. 滿意每個進步
  3. 常常回報本身,尤爲在完成微習慣以後
  4. 保持頭腦清醒
  5. 感到強烈抵觸時,後退並縮小目標
  6. 提醒本身這件事很輕鬆
  7. 毫不要小看微步驟
  8. 用多餘精力超額完成任務,而不是制定更大目標

詞彙:
1 動力:數學

2 意志力:意志力是心理學中的一個概念。是指一我的自覺地肯定目的,並根據目的來支配、調節本身的行動,克服各類困難,從而實現目的的品質。產品

3 前額皮層:初級運動皮層和次級運動皮層之外的所有額葉皮層。前額皮層的各個部分與情緒有關。it

4 基底神經節:大腦皮層下一大塊灰質的總稱。有重要的運動調節功能,它對隨意運動的穩定、肌緊張的控制、本體感受傳入衝動信息的處理都有關係,參與精巧運動的造成。class

5 微習慣,微步驟基礎

經典話語,段落:
這本書的所要表達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幫助咱們在生活中永久創建健康的習慣性行爲方式。原理

微習慣是一種很是微小的積極行爲,你須要天天強迫本身完成它。微習慣過小,小到不可能失敗。正是由於這個特性,它不會給你形成任何負擔,也所以成了極具優點的習慣養成策略。書籍

人們沒法讓改變的效果持久時,每每認爲緣由在於本身,但其實他們自己並無問題,有問題的是他們的策略。從如今開始,你能夠實現本身的偉大目標,不會再品嚐「激發動力」「下定決心」甚至「直接行動」等策略帶來的內疚、膽怯與一再失敗。總結

若是沒有產出什麼結果,再大的決心也毫無價值。好比,我能夠「說」我要天天鍛鍊兩小時,可根本就沒這麼作,決心再大也就沒有意義了。實際上,脫離行動的決心反而會有損自信。語言

哪怕是一點點行動,也比絕不做爲強無數倍(在數學意義上如此,實際生活中也是如此)

其實,不是 30 分鐘鍛鍊要花的時間和精力嚇到我了,而是爲達到個人健身目標須要投入的努力加在一塊兒多得嚇人。二者相比,真是天壤之別,光 1 年的運動量就夠我受的了。

:若是你有壞習慣,你改變本身的主要動力是遠離這些消極的東西;若是你有好習慣,你改變本身的主要動力是靠近這些積極的東西。「靠近」是微習慣策略的重點。

按照微習慣策略行動,就是運用少許的意志力強迫本身作一件事情。作一個俯臥撐或者想出幾個點子並不須要大量的意志力。

總結起來,微習慣就是你強迫本身天天作的微不足道的積極行爲。

大腦是個人一切,身體只是附件而已。重複就是(潛意識)大腦使用的語言。創建習慣的目標是用重複來改變大腦。但是大腦會抗拒改變,除非它們能大方地給大腦一些回報。所以,從大腦的角度看,在事實上改變習慣的兩個關鍵是重複和回報。若是有回報,大腦會更願意重複一件事。

咱們都是用動力或意志力開啓新的行爲。動力由於不可靠,因此不能當作創建習慣的策略;當意志力未消耗盡時,它是可靠的。

當你作事缺少動力時,意志力的消耗量就會猛漲。意志力消耗量較高時,你會難以長期維持一個行爲並將其培養成習慣。

動力並不可靠;你不會每次都願意激發動力;有人習慣性地認爲動力是行動的惟一基礎;熱情遞減法則」是動力讓咱們失敗的緣由。

「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是指在其餘條件不變的狀況下,若是一種投入要素連續地等量增長,增長到必定產值後,所提供的產品的增量就會降低,便可變要素的邊際產量會遞減。意思是說,一樣的事情,人們作得越多,它帶給人們的知足感越少。經濟學中,有一個定律叫作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意志力很可靠;意志力能夠被強化;意志力策略能夠經過計劃執行。

咱們是用動力或意志力開啓新的(非習慣性)行爲的。動力不可靠,因此不能充當創建習慣的策略。意志力可靠,但前提是你沒有把它耗盡。引發意志力損耗的 5 大主要因素:努力程度、感知難度、消極情緒、主觀疲勞和血糖水平。若是咱們能成功克服這 5 項障礙,咱們就應該能走向成功。

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爾作的一兩件事,而是你一向堅持作的事。

——安東尼•羅賓

微習慣策略就是強迫你本身天天實施 1 到 4 個「小得難以想象」的計劃好的行動。這些行動小到不會失敗,小到不會由於特殊狀況就被你輕易放棄。它們有雙重做用——激勵你繼續作下去,並會成爲(微)習慣。

行動前的阻力;繼續行動時面對的阻力。

微習慣不同,它微小又節約意志力,因此你能夠一次發展好幾個微習慣。即便是忙碌、不堪重負的人也能夠成功養成多個微習慣。把微習慣當作你每一天的基礎——這些是你天天必須完成的事,然而總共只需花幾分鐘就能完成。

是故勝兵先勝然後求戰,敗兵先戰然後求勝。

——孫子,《孫子兵法》【】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本身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爲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班杜拉對自我效能感的定義是指「人們對自身可否利用所擁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項工做行爲的自信程度」。

自助書籍的另外一個極端包括一些空洞的、激勵人心的廢話,還有那些讓你自我感受良好、看起來人畜無害的雞湯散文。你也許會在短期內感受充滿動力,但正如我在前文證明的,長期來看,依賴情緒和動力並無效果。

一個得不到執行的念頭只會消亡。

——羅傑•馮•歐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