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小龜說node
日期: 2019 年 4 月 21 日編程
做爲「小龜區塊鏈中國行」首位受訪嘉賓,ArcBlock 區塊基石創始人兼 CEO 冒志鴻 4 月 7 日就互聯網 vs 區塊鏈網絡、鏈網 vs 公鏈、App vs Dapps 等一系列技術趨勢問題接受嗶嗶 News 自媒體達人小龜的專訪。下文爲節選(上),略做編輯。後端
Q:請您介紹一下 ArcBlock?安全
一句話來介紹,ArcBlock 是一個區塊鏈應用開發平臺,咱們目標是讓開發者可以很是容易地開發和部署區塊鏈應用。咱們一直是堅持鏈網概念,咱們認爲將來的區塊鏈應該「織鏈爲網」的狀態,不少條不一樣的區塊鏈互相鏈接起來,成爲一個互聯的網絡,而不是一兩條公鏈就想搞定一切的思路。服務器
Q:爲何您認爲將來的區塊鏈是「織鏈爲網」的狀態?網絡
縱觀整個計算機技術的成長、網絡的發展,最終都是這樣的狀態。架構
舉個例子,好比電信網絡,最初電話發明的時候是點對點的。隨着這麼多年的成長,咱們如今看到的是電信網絡,不管是咱們的固話,仍是如今無線網絡,它都是由不少不一樣的交換機,不一樣的電信網絡互相鏈接起來的。app
今天咱們有不一樣的網絡,好比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你用的手機有不少不一樣的制式,但他們最終都是在一塊兒工做。沒有說哪一家通信公司可以完全壟斷,沒有。框架
互聯網的天生的特色就是一大堆的網絡互相鏈接在一塊兒。只不過你們都用相同的這個協議講話,都是 TCP/IP 協議。工具
在區塊鏈剛剛造成的時候,大概就像當年的貝爾發明電話,只有樓上跟樓下兩臺電話機。但最終要變成真正能商用規模的東西,必定是把這些不一樣的東西鏈接起來。
這個世界是很是多元的,不少團隊都在研究區塊鏈技術,難以相信將來只有一條或少數幾條公鏈,能把整個世界的需求都知足。因此,必定是不少的鏈去解決各類不一樣的需求,而後最終它鏈接成一個網絡。
其實咱們在解釋「「織鏈爲網」」的時候,總結了一種類比的方法,就是去類比交通系統。公鏈的思路是咱們搞出一條路,這條路把全部的地方都連起來。
因此在公鏈思惟之下,咱們首先容易遇到容量問題,車多了以後交通就堵塞了,那要想解決這問題怎麼辦?
擴容,好比說這個車開 60 千米每小時,如今咱們要求全部的車都提速,提速以後就能夠跑更多的車了。
可是這個提速不多是無止境的。
當它提到必定程度的時候,你就無法再往上提了,那這時候怎麼辦?這時候咱們能夠把路修寬。
但若是你要建成這個交通系統,只是靠一兩條路把它修得無限寬的話,不可能解決世界的交通問題。
咱們真實世界中有無數條路,有高速公路,有羊腸小道,有船,有飛機,最終造成一個巨大的交通系統,經過這個交通系統去解決不一樣的問題。
用區塊鏈來解決 IT 世界問題的時候,會有各類各樣不一樣的場景,有的場景須要很是高的性能很是短的延遲,但它可能對安全性沒那麼高的要求。
有的場景須要很高的安全性,但咱們須要故意要讓它作的不能太快,好比說銀行的系統。
若是要去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必定會有很是多元化的需求。想用一個方案去解決全部的多元化需求,歷史上歷來沒有人作到過。
因此,咱們以爲最有可能的狀況是出現不少條不一樣的鏈,但這些鏈之間互相可以溝通的,也就是「織鏈爲網」的趨勢。
Q:我看您常常說傳統的公鏈思惟,具體是指什麼?
我以爲公鏈思惟其實分好幾種。
第一種是認爲一條或者幾條鏈就能夠解決全部的問題。
第二種是受互聯網思惟的影響,老是想用一條鏈去擁有大量的用戶,公鏈之間是互相隔離的狀態。舉個例子,好比 EOS 跟 ETH 就是徹底隔離的。你們都想取代對方,而不是想怎樣在這個生態中作貢獻。
而鏈網的思惟,是一整個生態體系的項目,咱們全部的人都可以一塊兒來共同創建的一堆區塊鏈的技術,這些技術互相能夠連通的,你們一塊兒來製造出一個生態系統。
Q:您以爲公鏈思惟跟 ArcBlock 的鏈網思惟,哪一個想象空間更大?
固然是咱們的想象空間要大。這就比如說是一個局域網仍是一個全球的互聯網的想象空間大,對吧?這個不言而喻嘛!
Q:像以太坊,它也是一個 World Computer 的思路嗎?
以太坊把本身定位成「世界的計算機」,我認爲這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Vitalik Buterin 曾回憶,以太坊最初的願景是作一個可編程的現金,後來他被 Gavin Wood 忽悠,把本身的願景改得無限之大,變成一個世界計算機。
世界計算機這個想法,我以爲很難實現。若是整個以太坊就是一臺巨大的計算機,那麼咱們全世界都須要這臺計算機。
這個事情其實在過去發生過。在計算機剛剛出現的時候,IBM 的總裁曾說過,世界上只須要五臺計算機就夠了。當時 IBM 總裁是計算機領域絕對的專家。
以太坊其實也是很是早期的區塊鏈,若是說比特幣是個鼻祖,以太坊是 2.0。在這個時候說,全世界只須要這麼開放的一臺世界計算機就夠了,這個想法不過份。
但咱們能夠預料,這個想法是不太現實的。
世界須要不少臺計算機,世界一樣須要不少條區塊鏈,而且須要區塊鏈可以互相連在一塊兒,互相協做。
Q:如今公鏈把計算這些都放在主鏈上,致使性能太差。有一種設計是隻把確認放在主鏈上,把計算和存儲外包出去。您怎麼看這種觀點?
我以爲這個觀點比較正確。首先區塊鏈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世界計算機這個概念比較容易誤導別人,也有不少項目很誇張,說區塊鏈是無所不能的。咱們須要劃清區塊鏈的邊界在哪裏,就是說把一些適合區塊鏈的讓區塊鏈去幹,把一些不適合區塊鏈的事情就讓別的東西去幹,我以爲這是一條正道。
咱們這個 ArcBlock 平臺,並非一個解決一切問題的平臺,咱們更專一地去解決區塊鏈相關的問題,它跟現有其餘的計算機技術是密切配合的。
好比說咱們的 Dapps,它必定很是易用,而不是完全推翻全部的東西,所有重來。而咱們這個平臺只是專一在如何讓區塊鏈的工具更簡單更容易落地。
Q:請介紹一下 ArcBlock 的架構。
咱們能夠用這個類比的方法來對比一下互聯網的架構。
在一個互聯網的最底層,它是一大堆網絡,你們都經過 TCP/IP 協議連在一塊兒。在 WEB 應用的上方有一個重要的固件,是 WEB 服務器,Apache 等標準的服務器節點跑在 WEB 服務器上,上面的軟件也是比較標準的。
若是咱們開發一個 WEB 應用,好比淘寶京東,他們跑在 WEB 服務器上。
爲了讓這些應用比較容易寫,你們發明了不少種不一樣的框架。如今最流行的就是 node.js,經過這個框架,讓開發者不須要從頭至尾地寫東西,只要把裏面空的地方填上去,就變成一個應用。
因此這時候你看從上到下,最下面是一個互聯網,上面一層是節點,也就是 WEB 服務器,再往上是一個開發 WEB 應用的框架,最上面是應用的代碼。
咱們最下面是鏈網(ABT Network)是一堆鏈鏈接成的網絡;在鏈網之上,咱們有一個標準的軟件部件叫 ABT Chain Node(ABT 鏈節點);在節點上面,咱們運行的是一個叫 Forge Framework(鍛鏈框架),幫助開發者更容易地開發應用。
咱們把這些東西搭好了,都是爲了讓更多的開發者在這上面寫出一堆區塊鏈的 Dapps。因此,咱們的架構很是容易理解,很是接近於成熟互聯網應用的架構。
Q:ArcBlock 是想把區塊鏈所有包下來嗎?
咱們實際上沒有想把區塊鏈包下來,咱們把區塊鏈打散了以後,讓全部的其餘人能夠更容易把它吃下來。
公鏈的思想是,他們想把區塊鏈包下來,讓全部的人都在我這條鏈上幹活。
若是咱們 ArcBlock 這種鏈網的架構最終取得成功的話,大部分公鏈都會消亡,由於它再也不有存在的必要性。
這個事情在互聯網時代已經發生了。在早期的時候,最快的網絡最好的網絡叫專線,只有政府、軍方、大的公司能夠連,專線是最牛的。
今天還有人用專線嗎?沒有了。
它們都消失了,由於互聯網這樣的東西已經有更新的技術,更容易的技術取代了它。鏈網架構,像咱們 ArcBlock、Cosmos,以及之後加入咱們這個陣營的公司,咱們作的事情,很不幸,咱們須要把這些曾經做出歷史貢獻的公鏈都淘汰了,我以爲它們沒有前途。
Q:原來你說的不存在競爭關係是指不存在同一維度的競爭關係,是吧?
我跟他們不存在任何競爭關係,由於咱們是不一樣世界的東西,就像互聯網跟 DDN 沒有任何能夠競爭的地方,壓根就不在一個維度上。鏈網的架構對他們,我以爲是降維打擊。
Q:您想象中的 ArcBlock 的將來的形態是什麼樣子?
咱們認爲,真正的 ArcBlock 的成功,應該是咱們所推薦的一系列的協議獲得了大衆的承認,有更多的生態合做夥伴加入咱們的鏈網體系。也許將來五年到十年,區塊鏈會變得像今天的互聯網同樣普及,而 ArcBlock 曾經爲這件事情貢獻了不少經常使用的架構協議。
Q:ArcBlock 目前開發到哪一步了,最近有什麼新動做?
咱們在 3 月 29 日正式上線發佈了咱們的 ABT Network 公測版。
咱們在去年 6 月份的時候就發佈了 OCAP (開放鏈訪問協議),讓不一樣的跨鏈之間訪問的協議。那時候,OCAP 就已經能夠工做了,只不過那時候用 OCAP 只能訪問比特幣還有以太坊。
咱們 4 月 13 日發佈了 ABT 鏈節點,這意味着任何一個團隊或者說運營者,他能夠安裝這個節點去部署本身的節點。咱們是一個持續迭代,不斷有新的東西發佈的狀態。
Q:那你以爲就是好比說 ArcBlock 跟 COSMOS 有什麼區別呢?
咱們鏈網的思路是接近的,但咱們側重點是一切都要簡單。
咱們在設計 ArcBlock 的時候,有三大原則:第一個原則是每條鏈只幹一件事;第二個原則是鏈之間能夠相互協做;第三個原則是通用,咱們用相同的協議相同的語言。
因此,咱們的目標是簡單,因此咱們願意爲了簡單而犧牲掉一些能力。咱們 ArcBlock 都是圍繞着開發者體驗和最終的用戶體驗來設計的。
COSMOS 的設計,我感受它是一個更加後端的設計。這沒有誰對誰錯,咱們的價值觀認爲簡單更重要,咱們能夠犧牲掉一些東西,而 Cosmos 會認爲架構性和普適性更重要,前面一些開發者的體驗沒有那麼重要。
原文連接: 老冒:鏈網架構若是成功,大部分公鏈都會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