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覺得,目前民用 wifi 路由器市場已經徹底走上了邪路。天線愈來愈大,發射功率越作越高。都敢冒着法律的風險使用大大超過 100mW 的發射功率了。且不論巨大的發射功率可能對人體形成的影響,就從技術上說wifi的特色,爲何wifi不適合大功率發射吧。網絡
共享範圍是無線可達的地方,取決於發射功率和損耗。頻率越高損耗越大。發射功率越大,意味着越多的設備進入這個大 HUB 來共享空口帶寬。不是一個 AP 下帶的客戶端共享帶寬,而是全部無線設備在這個區域內一同共享帶寬。一味增長髮射功率,違背了網絡隔離較大廣播域的原則。ide
ISA 頻段限制發射功率並非沒有緣由的。就是爲了限制同頻干擾。把同頻干擾限制到一個幾十米的範圍內。在一個小範圍內,出現多個同頻發射點的機率就小了。增長髮射功率,意味着距離很遠的2個家庭都會相互干擾對方的網絡。大大劣化網絡環境。測試
發射功率越大,路由器工做的時候本身給本身增長的干擾就越大。其實無線通訊最關鍵的不是接收信號大小,而是信噪比。
若是接受到的信號很強,可是伴隨着一樣強的噪音信號,同樣是沒法通訊的。視頻
===排序
有人會說,商業使用的,不適合家用吧?路由
呵呵,從前也只有商業使用纔會用 100M 寬帶,如今不是家家戶戶都用上了嗎? 並無什麼是不合適家用的,只是價錢問題而已。只要價錢低,家庭用戶能承受,並無必定要傲嬌到非不去使用,就以爲那樣用法是不家庭的。get
其實不少人已經在家裏使用多AP(路由器當AP用)覆蓋了,可是效果並很差,須要手動選擇最近的 AP。這是爲啥?產品
由於家用的路由器都缺少一個功能,就是 AP 漫遊。it
沒有 AP 漫遊,即便2個家用路由器設置了同樣的 SSID,即便他們都是接的 LAN 口,關了 DHCP 只當 AP 用。設備也不會認爲這2個同名的 SSID 有什麼關聯。並不會主動的切換到信號更強的那個上。除非距離實在遠,信號實在差,丟包很嚴重後,纔會戀戀不捨的斷開鏈接,尋找下一個信號更強的。並且這個尋找也不會是尋找同 SSID 的下一個信號更強的,而是好像這些 AP 都是屬於獨立的網絡同樣,按照信號強度排序。不少時候由於其餘 ssid 你沒有密碼,因此剛好就會連上同 SSID 的另外一個路由器而已。路由器
而商用 AP,因爲有了一個集中的 「AP 控制器」 簡稱 AC , 因此能夠控制 AP 實現無縫漫遊。而由於是商業產品,因此價格不菲。由於 AP 的大部分功能被 AC 取代,因此又叫瘦 AP, Fit AP。
固然這事得感謝 TP-LINK 。
其實家用路由器幾十塊錢就能買到一個,這在 TP-LINK 出現前,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好久之前家裏有多臺電腦的用戶,電信都是給了 ‘多撥’ 這樣的解決辦法。就是容許使用交換機,而後每臺電腦各自撥號。那時候沒有 TP-LINK ,家庭用戶最多就買得起交換機而已。大部分可能仍是用集線器,交換機都不捨得買。
好,廢話很少說, 瞭解下, 使用 TP-LINK 的解決方案,須要多少錢。
首先,你得有個大房子,一個普通路由器信號覆蓋不了的那種。要麼就買很是貴的 AC1900 的那種高大上的, 8 根天線的,而後保佑買來測試後沒什麼大的死角。要麼就改裝天線,改電路,弄個超大功率。再要麼,就是使用我推崇的方式,多AP蜂窩覆蓋。
改裝這條路 pass 掉。
一個信號很是好,天線很牛逼的路由器,要多少錢呢?
讓咱們看看這貨:
這貨是 Google 搗鼓出來的家用路由器。信號測試能夠看 Linus 的視頻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3175439/
這貨的價格是高大上的 1000+ !
好,既然你的家庭只能靠一千多的路由器,而後求佛祖保佑能沒有死角。那麼不如看看另外一個解決方案, 是否是能花更少的錢得到更好的覆蓋效果。
一臺有線路由器, 30塊錢一個。
TP-LINK AC100 這個是 AC , 價錢是 200 塊錢一個。
一臺 POE 交換機 大概 100 - 300 元。看你對端口數量而定。端口數量 >= AP 數量便可。
POE 是可選的。 由於 AP 一般支持 POE 供電 或者 插座供電。
若干 Fit AP. 每臺100元左右。
基本上2個就能夠達成比 AC1900 更好的覆蓋, 3 個以上就能夠達成一臺不論多貴的 AC1900 都沒法達成的覆蓋了。
相信成本上哪一個划算已經一目瞭然了。
並且能夠在臥室重點覆蓋,意味着在你常常上網的地方能夠保證 100% 信號強度。而不是一臺 無線路由器就只能放在正中央,不然沒法全覆蓋。因而臥室這樣的地方信號強度就別想充足了。
這樣帶來的上網體驗也是不可同日而語。並且由於是 AC + AP 方案。因此多個 AP 是自動管理,能夠無縫漫遊的。並不會由於 AP 多了帶來管理上的麻煩。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