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2次做業:熟悉使用工具

項目 詳情
GIT地址 https://github.com/lzzz7
GIT用戶名 lzzz7
學號後五位 24118
博客地址 https://www.cnblogs.com/-lzzz/
做業連接 http://www.javashuo.com/article/p-weggbcgg-bz.html

Part 1. 配置環境

1.經過百度雲下載Visual Studio 2017。百度網盤:連接: https://pan.baidu.com/s/1jJXyRMA 密碼: ub6c
2.雙擊運行引導安裝程序,在點擊開 exe 文件後,一路繼續,能夠看到以下的選擇界面,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勾選 .NET 桌面開發便可(這裏不清楚安裝哪個,專門去問了下助教解決的)。等待安裝成功。html

Part 2. 克隆項目

1.在 https://github.com/join 這個網址處申請註冊一個 Github 帳號,這個在咱們學習這門課程前已經完成。
2.成功登陸後,輸入阿超倉庫的網址 https://github.com/ChildishChange/Calculator ,點擊右上角的Fork,進行拷貝,拷貝成功後,能夠看到本身已經擁有了一個同名倉庫。這裏咱們登陸的是 lzzz7 的帳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在本身的電腦上安裝 Git 軟件,Git 的安裝教程在這裏。在本身拷貝項目的主頁的綠色按鈕處能夠找到一個可克隆的項目地址。java

5.在 個人電腦 中任意找一個目錄(這裏是在克隆項目文件夾裏面操做),打開 Git 命令行軟件(Windows上可在空白處右鍵打開 Git Bash ),輸入 git clone <clone url>,其中 <clone url> 即咱們剛剛複製的項目地址。一個動態演示圖以下所示(這裏 https://github.com/lzzz7/AchaoCalculator.git就是咱們 Fork 後倉庫的地址):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6.克隆項目到本地,進入項目文件夾,新建一個文件夾,重命名爲你的 Github 帳號名。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7.由於第一次使用Git,因此配置一下,而且驗證配置了一下。git

  • 這裏遇到一個問題,後面應該是master,但個人一直是java,後面研究了一下,是由於前面在fork的時候,fork的是「第0次代碼做業」裏面的網址,後面用咱們班級做業裏面的網址就好了,因此我前面有些也錯了,就從前面再改了一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8.添加項目目錄,打開VS2017並新建項目,將位置改成上一步建立好的文件夾所在位置。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Part 3.項目設計

1.設計代碼,首先思考隨機數如何產生,上網查找了下,隨機數可使用使用Random函數來生成,但過程當中遇到一下問題github

  • 代碼由於好久沒有寫了,不太熟練了,因此只寫了兩則運算的代碼
  • 計算器的要求儘可能不出現整數,因此在設計代碼的過程當中整數的問題想到了使用四捨五入或者取一個數的最大整數值來解決,如參考這篇文章,可最後仍是沒能成功。
  • 下面是部分代碼截圖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dom

    Part 4.單元測試

    1.新建一個單元測試項目UnitTestProject1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測試經過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函數

Part 5.效能分析

1.進行效能分析,執行次數越多,分析結果也準確,這麼咱們執行100000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效能分析結果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單元測試

Part 6.提交代碼

1.由於咱們先前已經登陸過了帳戶和郵箱,因此這裏就不用了。
2.使用git add .(這裏第一次輸代碼時輸錯了,少了一個點,軟件給我提示了,因此寫代碼細心很重要!)學習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使用git commit -m "Message"(不知道Message應該填什麼,上網搜了一下,大可能是 first commit,可是我以爲這應該是須要上傳的文件名字吧,不過還不太懂)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4.使用 git push 上傳代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一步出現了這個,上網搜了也不懂什麼意思,沒法解決,因此就從新對本地倉庫進行了修改,又試了一次,結果就沒有再彈出這個OpenSSh窗口。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最後成功上傳進入本身的倉庫中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測試

Part7.總結

  • 對於C#代碼的編寫仍是不熟練,不少知識都不瞭解,這篇文章是一邊百度一邊寫才寫出來的。體會到寫代碼這個東西仍是須要本身去學,不停的摸索。
  • 寫代碼和讀題要細心,在配置和上傳的過程當中,由於不細心致使在那兩步停了1個小時,足足摸索了1個小時,致使效率降低。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