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想糾正幾個與題目關聯度不高的錯誤認識。原問題: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相對蘋果和谷歌,微軟落後了多少?
錯誤認識1:微軟一直在吃老本;錯誤認識2:老喬走後,蘋果開始走下坡路。
第一種錯誤最多見,主要是由於你們對微軟的部分產品接觸的太多,而對微軟的其餘信息瞭解甚少。從CNBETA科技新聞來看,微軟彷佛除了Windows和office,其餘產品都不怎麼樣。前些年搞的MP3播放器Zune英年早逝,後來搞的一個社交智能手機Kin又夭折,遊戲主機XBOX銷量被索尼PS完爆,移動平臺的WP被iOS和安卓壓得喘不過氣,Surface系列訂價奇葩致使戰績慘淡,這一切直觀的結果讓咱們在腦中給微軟潛意識地打了差評。可是,這些產品只是微軟的一部分,並不能表明所有。讓我來告訴你微軟的核心競爭力或者說牛逼之處在哪裏:首先,有個叫微軟研究院的機構,這機構是由全球最頂尖的技術人才組成的,這幫人每天不幹正事,老是研究一些旁門左道的東西,好比怎麼把科幻小說裏的東西變成現實。東西研究出來了之後也不開發產品,只是把技術成果輸送到微軟各個產品部門,讓他們來應用。這麼多年來,這機構研究出來的牛逼技術層出不窮,可是投入實際應用的卻不多,大部分都堆在專利倉庫裏面。這就像一個劍客,十幾年如一日的修煉內功,使得內力達到使人恐怖的程度,但因爲對招式不夠重視,因此打出來的劍法不夠養眼,而且進步緩慢,可是,假以時日,他仍將會成爲一代武學宗師,由於他有着雄厚的內功作底子。其次,微軟有些很是成功的產品並不面對我的用戶,好比雲計算平臺Azure,是僅次於亞馬遜AWS的全球第二大雲計算服務平臺,企業用戶量龐大,而谷歌和蘋果在這方面作得都不行。谷歌的Google Compute Engine份額過小,而蘋果的iCloud根本就不算雲計算,只是一個架設在微軟Azure平臺上的大應用而已。雲計算是將來社會的發展潮流之一,而微軟已然佔得先機,而且進步神速,從這個角度來看,微軟跟吃老本這個詞是怎麼也沾不上邊的。另外,Azure只是我選取的一個典型的例子,用來講明微軟的不少產品不爲人知,實際上,微軟的產品線拉得很是長,讓我來報一段菜名,哦不,是產品名來給大家聽:Bing、Skype、BizTalk Server、Office Communications Server、Windows Server、Windows Small Business Server、SQL Server、Exchange Server、Visual Studio、Microsoft Game Studio、DirectX、微軟虛擬化解決方案、Microsoft Dynamics、Microsoft Dynamics AX、Microsoft Dynamics CRM……太多了,不勝枚舉。以唱衰微軟爲業餘愛好的那幫人看到這個傻眼了吧,咦,怎麼好多名字都沒有聽過?微軟是個龐大的帝國,而咱們普通消費者接觸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再來講說蘋果。喬布斯本人對蘋果的巨大影響,致使你們有一種沒了喬布斯蘋果就不行了的錯覺。實際上喬布斯對蘋果的最大影響在於爲蘋果塑造了一種文化,或者觀念——把產品當作藝術品來打造,精益求精,追求完美。這種精神在喬布斯死後依然長存,即使沒有了老喬那般對產品細節的出色把控能力,蘋果依舊可以打造出動人心魄的產品,讓對手可望不可即,要知道蘋果衆多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可不是無腦的書呆子。另外,喬布斯的死,反而解放了蘋果衆多設計師的創造力。在喬布斯活着的時候,因爲其獨裁和脾氣暴躁,蘋果的設計師都不敢跟他頂撞,蘋果的全部產品的設計都被壓縮在喬布斯一我的的審美觀那個小框框裏,這致使一些絕佳的創意被埋沒。老喬死後,艾維立馬強勢反彈,在iOS7上淋漓盡致地展示了本身的風格,儘管使用初期用戶對這種設計並不滿意,但隨着使用的深刻,倒是好評如潮。另外,喬布斯時代,庫克的才華發揮一直受到部分抑制,其實他除了精通供應鏈管理,還擅長運營。咱們知道喬布斯性格不是太好,不擅長跟形色各異的人打交道,尤爲討厭虛與委蛇,對於跪舔一國政府這事歷來都是不屑的態度,這直接致使了iOS對中國特點服務的支持不夠友好,也影響了iOS設備在中國的銷量。庫克是個聰明人,願意爲了公司利益放低身段,主動迎合某些第三世界國家,好比把中國列入首批銷售國家名單,一度強化Siri對中文的支持,在系統中集成中國特點服務,主動接洽中國運營商,同時經營條款嚴格按照中國規定來,這些都是喬布斯時代沒有的事情。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中國會成爲蘋果將來在全球的最大市場,而這些偏偏爲蘋果將來在中國市場的深耕鋪平了道路。高通爲何會被髮改委調查?吃相那麼難看,還不跪舔,這不是往槍口上撞嗎?要是庫克還像喬布斯那樣高傲,蘋果早晚有一天要步高通的後塵。微軟在中國活得那麼滋潤,歷來沒被政府找過茬,靠的是什麼?還不是蓋茨的曲意逢迎。庫克如今乾的就是蓋茨這些年乾的事。因此,老喬死後,蘋果不但沒有喪失生氣,反而越活越有精神(參見蘋果每一年財報),這種精神來自於主觀能動性的釋放。
上面兩個錯誤認識糾正過來了,再來看題主的這個問題,就會發現這徹底是個僞命題。微軟落後於蘋果和谷歌?那是題主你認識不夠深入。不錯,在移動平臺上,微軟已經輸了(WP已經大比分劣勢敗給了iOS和安卓),可是,基於我上面的論述,從長遠來看,微軟仍佔有重要席位,而且這個席位多是蘋果和谷歌都拿不到的。下面來講說微軟在移動平臺的前景吧。WP目前在全球市場所佔的份額已經讓其在餅圖中穩入Other陣營,那麼微軟能不能後來居上呢?我直接說結論吧——可能性幾乎爲零。這個結論確定會引發巨大爭議,請你們先看完再來反駁我。一個產品要想在同類中殺出重圍,它必須得具有幾個其餘對手所不具有的亮點。iOS之因此能取代塞班,成爲智能手機操做系統的新王者,主要是由於其提供了全新的操做方式——多點觸控,以及樂趣無窮的App;而安卓之因此能在iOS眼皮子底下強勢崛起,主要是由於其提供了iOS所沒有的權限開放和個性化定製。在這兩大操做系統壟斷市場的前提下,WP靠什麼來蠶食份額呢?有人說微軟技術實力雄厚,只要將來加把勁,必定能夠佔有一席之地。這種想法太幼稚了,我前面說過了,一種產品要想在同類中突出重圍,必須具有幾個對手所不具有的亮點,可是iOS和安卓把能想到的亮點都佔完了,你WP還有什麼新招嗎?你能推出與iOS和安卓徹底不一樣的功能嗎?能進行差別化競爭嗎?若是不能,僅僅靠着一個標新立異的Metro UI就想跟兩位前輩平起平坐的話,那未免也太不把前輩當回事了。固然了,我並無把話說死,保不齊微軟祭出一個大殺招把江湖攪得血雨腥風,好比納德拉忽然宣佈全部Windows電腦再也不支持非WP系統手機鏈接什麼的。
結尾再談談智能硬件吧。目前全球智能硬件領域很是火,什麼智能手錶,谷歌眼鏡,虛擬現實頭盔等等,谷歌、蘋果和微軟都有意進軍此領域。蘋果要推出iWatch,顯然是要在可穿戴設備領域佔得先機;谷歌則祭出了一個大殺器——Android Wear,這是擺明了要在可穿戴領域再造一個安卓霸王的節奏;微軟新皇登基,立馬揚言要讓Windows anywhere,可見野心之大。從目前來看,蘋果的想法依舊是自幹自事,本身的硬件搭配本身的軟件,跟Mac和iOS設備一個套路,不打算跟微軟那樣受權其餘廠商使用,也無心於打造一個通用平臺。看起來挺小家子氣,不過這也是一個很穩妥的作法,畢竟若是把軟件受權給其餘廠商使用的話可能會砸了本身一直以來金剛不倒的高大上的招牌。預計蘋果的產品依舊會抓住消費者的痛點,大賣特賣。至於谷歌的Android Wear,很明顯是個通用平臺,谷歌自願當多功能插座,被N多硬件廠商鏈接。至於這玩意最後能作得怎麼樣,我以爲會是安卓的一個翻版——開始很粗糙,而後不停的改良,最終能被廣大逼格不高的消費者接納。至於微軟,這是個最大的變數,若是納德拉真的像本身所說的那樣執行下去,我認爲微軟的平臺會像PC領域的Windows同樣佔據統治地位,畢竟微軟財大氣粗,錢耐燒,後續技術支持能力也沒法無天。
好了,就這麼多吧,寫了這麼叼長,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們就昧着良心點個贊吧!另外爲了知足處女座讀者的需求,本人特地從新修整了一遍,使單詞嚴格區分大小寫。web
本文觀點轉載自知乎: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771914/answer/25812256雲計算
做者:王鵬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