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面幾期的介紹能夠發現IPSec所涉及的參數不少,在具體方案部署過程當中有許多靈活選擇的地方,本期專欄就專門對IPSec在幾種典型環境中的方案部署進行介紹。安全
上圖所示網絡環境是最基本的IPSec應用場景:網絡
1. 響應方不管在何種環境都是固定的公網地址;oop
2. 發起方也是固定的公網地址;加密
3. 雙方都是用IKE主模式進行協商;接口
4. 雙方都互相指定對端IP地址,即雙方均可以發起協商,沒有固定的發起方、響應方;路由
5. 雙方只能使用隧道模式,由於興趣流192.168.1.0/24ßà192.168.0.0/24和IPSec隧道端點不一致。部署
因爲只有大型企業纔有可能爲全部分支機構申請一個固定IP地址,商務領航客戶一般是中小型企業,固定地址的狀況並很少見,因此該場景更多出如今實驗室環境中,在該方案中,若是有多個發起方,那麼響應方須要對每一個發起方制定IPSec策略。io
上面這個場景比較常見:class
1. 響應方地址固定,如6.16.5.6;效率
2. 多個發起方使用動態接入互聯網方式,如PPPoE撥號,這種方式中,發起方每次撥號地址有可能不一致,因此在響應方中沒法使用指定對端IP地址方式限制對端身份;
3. 發起方則必需要指定響應方IP,不然沒法發起協商;
4. 雙方可使用預共享密鑰方式對身份進行確認及保護;
5. 雙方依然只能使用隧道模式;
6. 興趣流的指定是比較有意思的事情,發起方是必需要配置興趣流的,圖中只舉了一個發起方配置興趣流的示例,那麼響應方呢?響應方沒有配置,而是採用由發起方指定的方式,即在協商過程當中,響應方得知發起方的興趣流是192.168.1.0/24à192.168.0.0./24,會自動爲該響應方生成反向興趣流192.168.1.0/24ß192.168.0.0./24,那麼爲何要這麼使用呢?
a) 發起方地址是動態的;
b) 響應方沒法及時提早獲知發起方地址,所以沒有指定發起方的IP地址;
c) 因爲響應方的興趣流爺是與發起方相關的,而響應方中發起方的身份標識是IP地址,故響應方沒法提早爲發起方指定興趣流;
d) 替代方法就是響應方在協商過程當中,動態地識別發起方,並接受發起方的興趣流;
e) 這種方式還能在響應方配置工做帶來簡化,不須要爲每一個發起方制定IPSec策略。
在上圖中,有部分發起方躲在NAT網關後面鏈接互聯網,如發起方Spartacus,在這種狀況下,咱們的IPSec方案該如何制定呢?
1. 大致上和方案二相似;
2. IKE協商模式要修改爲野蠻模式(Aggressive Mode);
3. 須要在IKE協商模式中打開NAT穿越,目前大部分廠家實現中,NAT穿越都變成默認選項。
針對這種發起方地址動態變化的狀況,還有一個相對來講更加安全的解決方案,即響應方須要指定發起方。
咱們從方案的標題能夠看出,有的方案是「響應方指定發起方」,有的是「不指定」,具體區別在於以下兩點:
1. 響應方指定對端IP地址或者指定對端名字,即指定響應方的固定身份標識,而不是動態身份;
2. 響應方爲特定的響應方指定興趣流用於協商。
在上一期專欄中介紹在IPSec中最經常使用的身份標識是IP地址,而在發起方動態IP或者存在NAT網關的狀況下,就沒法爲發起方指定IP地址了,所以方案中使用指定名字方式做爲身份標識,而使用名字做爲身份標識則必須使用IKE的野蠻模式:
1. 響應方爲每一個發起方指定名字;
2. 響應方爲每一個發起方指定興趣流。
若是不指定發起方,那麼只要與共享密鑰泄露,任意發起方都可以與響應方創建IPSec會話,指定發起方後,除掌握預共享密鑰外,還必須掌握髮起方IP地址(仿冒IP地址只能做爲攻擊手段,而非通訊手段)或者名字才能夠發起協商,所以安全性要比不指定發起方要高。
爲何要使用GRE Over IPSec來互連呢,有以下好處:
1. 分支網絡和總部網絡都比較複雜,須要使用路由協議進行互聯;
2. IPSec隧道在承載路由協議上不如GRE隧道方便;
3. GRE隧道不能提供加密保障,所以須要和IPSec進行結合;
4. GRE Over IPSec方案的優勢在於,使用GRE在兩個網關之間搭建一個隧道,運行路由協議及傳輸正常數據,使用IPSec對整個GRE隧道進行加密。
在這個方案中,特殊之處在於:
1. 發起方、響應方的IP地址都是固定不變的,採起了響應方指定發起方的配置方式;
2. 發起方、響應方的GRE隧道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和IPSec隧道的源地址、目的地址一致,所以可使用傳輸模式,提升傳輸效率,能夠對比一下圖中推薦的興趣流配置與GRE隧道配置。
一樣,若是發起方地址不是固定的,或者發起方躲在NAT網關後面,那麼能夠採起以下方式。
GRE隧道的特色是要求隧道的源、目的必須是固定的,所以在這種環境中:
1. 全部網關設置Loopback地址,如響應方設置環回接口地址爲192.168.1.1/32,兩個發起方分別爲192.168.1.2/24和192.168.1.3/24;
2. 使用Loopback接口地址分別在響應方和各發起方之間創建GRE隧道;
3. 因爲IPSec隧道是使用鏈接互聯網地址創建的,所以與興趣流不一致,只能使用隧道模式;
4. 因爲是發起方地址動態得到,因此使用IKE野蠻模式+指定名字方式;
5. 以上兩種方式能夠混合,即根據發起方地址類型,分別配置身份標誌類型、封裝模式和興趣流,能夠有部分發起方和響應方是指定IP地址+傳輸模式的,另一部分則使用指定名字+隧道模式。
在以前的L2TP專欄中,咱們瞭解到了L2TP主要是爲單個外出員工提供遠程接入企業網絡的方案,而L2TP自己不提供加密服務,所以L2TP結合IPSec就可以爲外出員工提供安全可靠的遠程接入解決方案:
1. 外出員工的特色就是地址不固定,即採用IKE野蠻模式;
2. 興趣流是L2TP流量,即發起方到響應方的UDP 1701流量,所以也就代表了興趣流也不是固定的,響應方只能採起由對端指定興趣流方案;
3. 因爲如上兩點緣由,響應方能夠採起不指定發起方;
4. 因爲有部分發起方要穿越NAT,必需要使用隧道模式。
本期將常見的IPSec應用場景進行了介紹,並對各個場景中對IPSec配置方案有影響的地方進行分析。IPSec專題介紹,到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