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測試過程當中的漏測發生

漏測,相信對於每一個測試同窗而言,都是「談虎變色」的事,可是實際工做中,咱們稍有不謹慎便會和它來一次「親密接觸」,那麼,如今咱們來聊聊測試中的漏測。web

漏測將會產生的影響

一方面,會讓他人對你的技術、業務能力產生懷疑,並且發生屢次後,甚至會質疑你存在的價值;併發

另外一方面,本身心裏會很愧疚和自責,擔憂下次測試任務還會漏測,內心壓力倍增,以致於影響下次測試任務的順利進行;app

再者,由於本身漏測而致使的公司損失,我的或團隊都會受到一些處分,輕者警告批評、扣績效,重者可能被迫勸退離職。性能

因此對於測試同窗而言,漏測真的是讓人特別難受的事。學習

爲何會產生漏測現象

看到這裏,也許你也和我同樣,必定有不少話要說,甚至大堆的吐槽。其實大可沒必要,下面以我限有的工做經驗,我們客觀的聊下產生漏測的可能緣由:測試

  • 測試的工做在公司不被重視,測試定義的測試標準徹底被無視;
  • 環境差別,測試環境沒問題,可是在生產環境就各類問題;
  • 沒有明確的需求,老是說改就改;
  • 沒有測試流程概念,需求評審階段由於沒作到及時溝通,致使產品經理、開發、測試需求理解不一致;
  • 測試徹底沒有上線的話語權,沒有版本概念,說上線就上線,不經過測試直接上線,有遺留問題仍是須要測試背鍋;
  • 開發由於本身開發時間不夠,壓縮測試時間;
  • 一句話需求,沒有明確的需求文檔和原型圖,開發未理解透徹,直接開始幹了,幹着幹着開發以爲需求不合理私自改了,大多數在不影響大功能狀況下是默許的;
  • 一我的負責多個項目,少則四個,多則8到10個,不少項目一旦衝突並行,不免漏測,畢竟一我的精力有限,我想說的是,老闆,咋那麼扣呢,就不能多請我的?
  • 測試同窗自身緣由,好比業務理解不透徹、用例設計覆蓋不全等等。

以上爲我以爲可能產生漏測的緣由,若是還有遺漏,還請後臺留言給我,一塊兒討論學習。spa

漏測究竟是誰的責任?

我我的以爲應該理性看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設計

當上線後,出現bug後,確定第一時間應該找測試,測試同窗查看是否能復現這個問題,定位漏測問題緣由。開發

若是爲頁面有錯別字、頁面樣式重疊嚴重的、功能不可用,用例覆蓋不全面,業務理解不到位致使的這種很是淺顯能夠復現的問題,出了問題,找到測試,無可厚非。文檔

若是是「不可預測、未知」的問題,好比說性能測試中,給出指標並已經測試10000人併發,並已告知開發人、產品測試併發量的狀況,而開發、產品人員均沒有提出異議。

但結果那天因爲銷量超好,併發量達到100000,系統崩潰了,這並非咱們能預測到的,因此是漏測,也不是一我的責任。

因此要對問題定位分析以後才能定位出來,是什麼緣由,是需求不明確,理解歧義,開發引入,或是其餘緣由,而後及時補救,最後再去定責。

如何避免漏測?

吃透業務需求

需求評審階段,產品經理、開發、測試在開會以前,通常都會收到一份需求文檔和原型圖。在開會前,研讀好需求文檔後,作好理解不明確和產生歧義的地方。

待產品經理組會來說解需求時,針對不懂的地方進行提問,認真記錄。

提升用例質量

提升用例覆蓋率,結合業務設計有效業務場景,保證測試有效性。

用例評審

測試人員結合用例對需求進行反串講,把對需求的理解講一遍,列出全部的測試點和測試場景,產品和開發同事評審是否有遺漏場景,若是沒有異議,這樣就能夠很大程度的避免漏測了。

交叉測試

一我的精力畢竟有限,若是條件和時間容許,能夠把測試過的功能交給你的搭檔,讓他幫忙在測試一下,畢竟每一個人的測試思路不同,也許也有收穫也不必定呢。

迴歸測試

梳理主流程用例,尤爲隨着版本迭代和功能的增長,回顧測試用例極爲重要,畢竟每次發版時,要保證主流程沒問題吧,主流程都有問題,難道還敢上線?

可能有的同窗說了,那麼多用例,也執行不完呀,不是有web自動化嗎,自動化跑唄,可能有的同窗說不會呀,我們學能夠嗎?

bug仲裁

在上線前,查看還有哪些問題,是未解決的,與產品、開發、測試經理商量,哪些bug是容許帶到線上的,若是三方達成一致,那麼線上再出問題,也是已知的,就沒什麼問題了。

作好漏測覆盤

對待漏測態度上必需要重視,分析爲什麼會漏測,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是流程問題仍是技術問題?

一樣的坑別踩第二次,技術不足的學習補齊,流程不足的規範流程。

把它當作一次提升的機會,也正由於此次機會,讓你印象越深入,可以避免下次不會再犯一樣的錯誤。

總結

不得不說一句的是,漏測是不可能絕對避免的,咱們能作的只能是儘可能減小漏測現象,只要不出大問題,漏測現象會隨着工做經驗增長而逐漸減小。因此測試的時候,必定要仔細、細緻、認真,畢竟一次漏測可能會影響不少人,因此萬萬馬虎不得呀。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