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ySQL中如何有效的刪除一個大表? node
在DROP TABLE 過程當中,全部操做都會被HANG住。
這是由於INNODB會維護一個全局獨佔鎖(在table cache上面),直到DROP TABLE完成才釋放。
在咱們經常使用的ext3,ext4,ntfs文件系統,要刪除一個大文件(幾十G,甚至幾百G)仍是須要點時間的。
下面咱們介紹一個快速DROP table 的方法; 無論多大的表,INNODB 均可以很快返回,表刪除完成;
實現:巧用LINK(硬連接)mysql
實測:linux
root@127.0.0.1 : test 21:38:00> show table status like ‘tt’ \G
*************************** 1. row ***************************
Name: tt
Engine: InnoDB
Version: 10
Row_format: Compact
Rows: 151789128
Avg_row_length: 72
Data_length: 11011096576
Max_data_length: 0
Index_length: 5206179840
Data_free: 7340032
Auto_increment: NULL
Create_time: 2011-05-18 14:55:08
Update_time: NULL
Check_time: NULL
Collation: utf8_general_ci
Checksum: NULL
Create_options:
Comment:
1 row in set (0.22 sec)sql
root@127.0.0.1 : test 21:39:34> drop table tt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25.01 sec)數據庫
刪除一個11G的表用時25秒左右(硬件不一樣,時間不一樣);windows
下面咱們來對另外一個更大的表進行刪除;
但以前,咱們須要對這個表的數據文件作一個硬鏈接:性能優化
root@ # ln stock.ibd stock.id.hdlk
root@ # ls stock.* -l
-rw-rw—- 1 MySQL mysql 9196 Apr 14 23:03 stock.frm
-rw-r–r– 2 mysql mysql 19096666112 Apr 15 09:55 stock.ibd
-rw-r–r– 2 mysql mysql 19096666112 Apr 15 09:55 stock.id.hdlksession
你會發現stock.ibd的INODES屬性變成了2;mysql優化
下面咱們繼續來刪表。運維
root@127.0.0.1 : test 21:44:37> show table status like ‘stock’ \G
*************************** 1. row ***************************
Name: stock
Engine: InnoDB
Version: 10
Row_format: Compact
Rows: 49916863
Avg_row_length: 356
Data_length: 17799577600
Max_data_length: 0
Index_length: 1025507328
Data_free: 4194304
Auto_increment: NULL
Create_time: 2011-05-18 14:55:08
Update_time: NULL
Check_time: NULL
Collation: utf8_general_ci
Checksum: NULL
Create_options:
Comment:
1 row in set (0.23 sec)
root@127.0.0.1 : test 21:39:34> drop table stock ;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99 sec)
1秒不到就刪除完成; 也就是DROP TABLE不用再HANG這麼久了。
但table是刪除了,數據文件還在,因此你還須要最後數據文件給刪除。
root # ll
total 19096666112
-rw-r–r– 2 mysql mysql 19096666112 Apr 15 09:55 stock.id.hdlk
root # rm stock.id.hdlk
雖然DROP TABLE 多繞了幾步。(若是你有一個比較可靠的自運行程序(自動爲大表創建硬連接,並會自動刪除過時的硬連接文件),就會顯得不那麼繁瑣。)
這樣作能大大減小MYSQL HANG住的時間; 相信仍是值得的。
至於原理: 就是利用OS HARD LINK的原理,
當多個文件名同時指向同一個INODE時,這個INODE的引用數N>1, 刪除其中任何一個文件名都會很快.
由於其直接的物理文件塊沒有被刪除.只是刪除了一個指針而已;
當INODE的引用數N=1時, 刪除文件須要去把這個文件相關的全部數據塊清除,因此會比較耗時;
【問題隱患】
因爲業務需求不斷變化,可能在DB中存在超大表佔用空間或影響性能;對這些表的處理操做,容易形成 MySQL 性能急劇降低,IO性能佔用嚴重等。先前有在生產庫drop table形成服務不可用;rm 大文件形成io跑滿,引起應用容災;對大表的操做越輕柔越好。
【解決辦法】
1.經過硬連接減小mysql DDL時間,加快鎖釋放
2.經過truncate分段刪除文件,避免IO hang
【生產案例】
某對mysql主備,主庫寫入較大時發現空間不足,須要緊急清理廢棄大表,但不能影響應用訪問響應:
$ll /u01/mysql/data/test/tmp_large.ibd
-rw-r-– 1 mysql dba 289591525376 Mar 30 2012 tmp_large.ibd
270GB的大表刪除變動過程以下:
#(備庫先作灰度)
ln tmp_large.ibd /u01/bak/tmp_tbl.ibd #創建硬連接
-rw-r-– 2 mysql dba 289591525376 Mar 30 2012 tmp_large.ibd
set session sql_log_bin=0;
#不計入bin log節省性能,而且防止主備不一致
desc test.tmp_large;
drop table test.tmp_large;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10.46 sec)
mysql -uroot -e 「start slave;」
cd /u01/bak;
screen -S weixi_drop_table for i in `seq 270 -1 1 ` ;
do sleep 2;
truncate -s ${i}G tmp_tbl.ibd;done
rm -rf tmp_tbl.ibd
【性能比較】
中間ctrl-C一次,能夠看到truncate先後io的對比狀況,基本上影響不大
文件大小也成功更新
【工具介紹】
truncate – shrink or extend the size of a file to the specified size
#來自coreutils工具集
wget ftp.gnu.org/gnu/coreutils/coreutils-8.9.tar.gz
tar -zxvf coreutils-8.9.tar.gz
cd coreutils-8.9 ./configure
make
sudo cp src/truncate /usr/bin/
這篇文章主要給你們介紹了關於Innodb中mysql快速刪除2T的大表的相關資料,文中經過示例代碼介紹的很是詳細,對你們的學習或者工做具備必定的參考學習價值,須要的朋友們下面隨着小編來一
前言
本文主要給你們介紹了關於Innodb中mysql快速刪除2T的大表的相關內容,分享出來供你們參考學習,下面話很少說了,來一塊兒看看詳細的介紹吧
來,先來看小漫畫陶冶一下情操
OK,這裏就說了。假設,你有一個表erp,若是你直接進行下面的命令
drop table erp
這個時候全部的mysql的相關進程都會中止,直到drop結束,mysql纔會恢復執行。出現這個狀況的緣由就是由於,在drop table的時候,innodb維護了一個全局鎖,drop完畢鎖就釋放了。
這意味着,若是在白天,訪問量很是大的時候,若是你在不作任何處理措施的狀況下,執行了刪大表的命令,整個mysql就掛在那了,在刪表期間,QPS會嚴重下滑,而後產品經理就來找你喝茶了。因此纔有了漫畫中的一幕,你能夠在晚上十二點,夜深人靜的時候再刪。
固然,有的人不服,可能會說:"你能夠寫一個刪除表的存儲過程,在晚上沒啥訪問量的時候運行一次就行。"
我心裏一驚,細想一下,只能說:"你們仍是別擡槓了,仍是聽我說一下業內通用作法。"
一個假設
先說明一下,在這裏有一個前提,mysql開啓了獨立表空間,MySQL5.6.7以後默認開啓。
也就是在my.cnf中,有這麼一條配置(這些是屬於mysql優化的知識,後期給你們介紹)
innodb_file_per_table = 1
查看錶空間狀態,用下面的命令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per_tabl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innodb_file_per_table | OFF | +-----------------------+-------+
若是innodb_file_per_table的value值爲OFF,表明採用的是共享表空間。
若是innodb_file_per_table的value值爲ON ,表明採用的是獨立表空間。
因而,你們要問我,獨立表空間和共享表空間的區別?
共享表空間:某一個數據庫的全部的表數據,索引文件所有放在一個文件中,默認這個共享表空間的文件路徑在data目錄下。 默認的文件名爲:ibdata1(此文件,能夠擴展成多個)。注意,在這種方式下,運維超級不方便。你看,全部數據都在一個文件裏,要對單表維護,十分不方便。另外,你在作delete操做的時候,文件內會留下不少間隙,ibdata1文件不會自動收縮。換句話說,使用共享表空間來存儲數據,會遭遇drop table以後,空間沒法釋放的問題。
獨立表空間:每個表都以獨立方式來部署,每一個表都有一個.frm表描述文件,還有一個.ibd文件。
.frm文件:保存了每一個表的元數據,包括表結構的定義等,該文件與數據庫引擎無關。
.ibd文件:保存了每一個表的數據和索引的文件。
注意,在這種方式下,每一個表都有自已獨立的表空間,這樣運維起來方便,能夠實現單表在不一樣數據庫之間的移動。另外,在執行drop table操做的時候,是能夠自動回收表空間。在執行delete操做後,能夠經過alter table TableName engine=innodb能夠整理碎片,回收部分表空間。
ps: my.cnf中的datadir就是用來設置數據存儲目錄
好了,上面巴拉巴拉了一大堆,我只想說一個事情:
在絕大部分狀況下,運維必定會爲mysql選擇獨立表空間的存儲方式,由於採用獨立表空間的方式,從性能優化和運維難易角度來講,實在強太多。
因此,我在一開始所提到的前提,mysql須要開啓獨立表空間。這個假設,百分九十的狀況下是成立的。若是真的遇到了,大家公司的mysql採用的是共享表空間的狀況,請你和大家家的運維談談心,問問爲啥用共享表空間。
正確姿式
假設,咱們有datadir = /data/mysql/,另外,咱們有有一個database,名爲mytest。在數據庫mytest中,有一個表,名爲erp,執行下列命令
mysql> system ls -l /data/mysql/mytest/
獲得下面的輸出(我過濾了一下)
-rw-r----- 1 mysql mysql 9023 8 18 05:21 erp.frm -rw-r----- 1 mysql mysql 2356792000512 8 18 05:21 erp.ibd
frm和ibd的做用,上面介紹過了。如今就是erp.ibd文件太大,因此刪除卡住了。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這裏須要利用了linux中硬連接的知識,來進行快速刪除。下面容我上《鳥哥的私房菜》中的一些內容,
軟連接其實你們能夠類比理解爲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就很少介紹了,主要介紹一下硬連接。
至於這個硬連接,我簡單說一下,不想貼一大堆話過來,看起來太累。
就是對於真正存儲的文件來講,有一個
而後呢有一個文件名指向上面的node Index
那麼,所謂的硬連接,就是不止一個文件名指向node Index,有好幾個文件名指向node Index。
假設,這會又有一個文件名指向上面的node Index,即
這個時候,你作了刪除文件名(1)的操做,linux系統檢測到,還有一個文件名(2)指向node Index,所以並不會真正的把文件刪了,而是把步驟(2)的引用給刪了,這步操做很是快,畢竟只是刪除引用。因而圖就變成了這樣
接下來,你再作刪除文件名(2)的操做,linux系統檢測到,沒有其餘文件名指向該node Index,就會刪除真正的存儲文件,這步操做,是刪真正的文件,因此比較慢。
OK,咱們用的就是上面的原理。
先給erp.ibd創建一個硬連接,利用ln命令
system ln /data/mysql/mytest/erp.ibd /data/mysql/mytest/erp.ibd.hdlk
此時,文件目錄以下所示
-rw-r----- 1 mysql mysql 9023 8 18 05:21 erp.frm
-rw-r----- 2 mysql mysql 2356792000512 8 18 05:21 erp.ibd
-rw-r----- 2 mysql mysql 2356792000512 8 18 05:21 erp.ibd.hdlk
你會發現,多了一個erp.ibd.hdlk文件,且erp.ibd和erp.ibd.hdlk的inode均爲2。
此時,你執行drop table操做
mysql> drop table erp; Query OK, 0 rows affected (0.99 sec)
你會發現,不到1秒就刪除了。由於,此時有兩個文件名稱(erp.ibd和erp.ibd.hdlk),同時指向一個inode.這個時候,執行刪除操做,只是把引用給刪了,因此很是快。
那麼,這時的刪除,已經把table從mysql中刪除。可是磁盤空間,還沒釋放,由於還剩一個文件erp.ibd.hdlk。
如何正確的刪除erp.ibd.hdlk呢?
若是你沒啥經驗,必定會回答我,用rm命令來刪。這裏須要說明的是,在生產環境,直接用rm命令來刪大文件,會形成磁盤IO開銷飆升,CPU負載太高,是會影響其餘程序運行的。
那麼,這種時候,就是應該用truncate命令來刪,truncate命令在coreutils工具集中。
詳情,你們能夠去百度一下,有人對rm和truncate命令,專程測試過,truncate命令對磁盤IO,CPU負載幾乎無影響。
刪除腳本以下
TRUNCATE=/usr/local/bin/truncate for i in `seq 2194 -10 10 `; do sleep 2 $TRUNCATE -s ${i}G /data/mysql/mytest/erp.ibd.hdlk done rm -rf /data/mysql/mytest/erp.ibd.hdlk ;
從2194G開始,每次縮減10G,停2秒,繼續,直到文件只剩10G,最後使用rm命令刪除剩餘的部分。
其餘狀況
這裏指的是,若是數據庫是部署在windows上怎麼辦。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其實不夠專業。由於我出道以來,還沒碰到過,生產環境上,mysql是部在windows上的。假設真的碰到了,windows下有一個工具叫mklink,是在windows下建立硬連接鎖用,應該能完成相似功能
總結
本文所講的內容,中小型公司的研發比較容易遇到。由於中小型公司沒有專業的DBA,研發童鞋啥都得幹。但願你們有所收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