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看NTFS版本號

在命令提示符中輸入「fsutil fsinfo ntfsinfo c:」(C爲分區盤符)便可看到
NTFS的英文全稱爲「NT File System」,中文意爲NT文件系統。它隨着1996年7月的Windows NT 4.0誕生的,但直到Windows 2000,它纔開始在我的用戶中間得以推廣,跨入了主力分區文件系統的行列。今天,Windows XP/2003和NTFS早已經是「如膠似漆」了。咱們知道,當初FAT32文件系統的出現對於FAT16而言,能夠說是有了比較明顯的改善,但NTFS對FAT32的改進,就必須得用「卓越」來形容了
NTFS最大分區上限已達到了2TB(1TB=1024GB),從誕生到如今經歷了多個版本,Windows NT4.0中的版本爲1.2,Windows 2000爲3.0,Windows XP爲3.1
對DOS略知一二的讀者必定熟悉文件的各類屬性:只讀、隱藏、系統等。在NTFS文件系統中,這些屬性都還存在,但有了很大不一樣。在這裏,一切東西都是一種屬性,就連文件內容也是一種屬性。這些屬性的列表不是固定的,能夠隨時增長,這也就是爲何你會在NTFS分區上看到文件有更多的屬性
NTFS文件系統中的文件屬性能夠分紅兩種:常駐屬性和很是駐屬性,常駐屬性直接保存在MFT中,像文件名和相關時間信息(例如建立時間、修改時間等)永遠屬於常駐屬性,很是駐屬性則保存在MFT以外,但會使用一種複雜的索引方式來進行指示。若是文件或文件夾小於1500字節(其實咱們的電腦中有至關多這樣大小的文件或文件夾),那麼它們的全部屬性,包括內容都會常駐在MFT中,而MFT是Windows一啓動就會載入到內存中的,這樣當你查看這些文件或文件夾時,其實它們的內容早已在緩存中了,天然大大提升了文件和文件夾的訪問速度
FAT的效率不如NTFS高, FAT文件系統的文件分配表只能列出了每一個文件的名稱及起始簇,並無說明這個文件是否存在,而須要經過其所在文件夾的記錄來判斷,而文件夾入口又包含在文件分配表的索引中。所以在訪問文件時,首先要讀取文件分配表來肯定文件已經存在,而後再次讀取文件分配表找到文件的首簇,接着經過鏈式的檢索找到文件全部的存放簇,最終肯定後才能夠訪問
磁盤自我修復功能, NTFS利用一種「自我療傷」的系統,能夠對硬盤上的邏輯錯誤和物理錯誤進行自動偵測和修復。在FAT16和FAT32時代,咱們須要藉助Scandisk這個程序來標記磁盤上的壞扇區,但當發現錯誤時,數據每每已經被寫在了壞的扇區上了,損失已經形成。
NTFS文件系統則否則,每次讀寫時,它都會檢查扇區正確與否。當讀取時發現錯誤,NTFS會報告這個錯誤;當向磁盤寫文件時發現錯誤,NTFS將會十分智能地換一個無缺位置存儲數據,操做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在這兩種狀況下,NTFS都會在壞扇區上做標記,以防從此被使用。這種工做模式可使磁盤錯誤能夠較早地被發現,避免災難性的事故發生。
有些人發現當把磁盤轉換爲NTFS文件系統後,用磁盤掃描程序就很難發現磁盤錯誤了
「防災賑災」的事件日誌功能, 在NTFS文件系統中,任何操做均可以被當作是一個「事件」。好比將一個文件從C盤複製到D盤,整個複製過程就是一個事件。事件日誌一直監督着整個操做,當它在目標地——D盤發現了完整文件,就會記錄下一個「已完成」的標記。假如複製中途斷電,事件日誌中就不會記錄「已完成」,NTFS能夠在來電後從新完成剛纔的事件。事件日誌的做用不在於它能挽回損失,而在於它監督全部事件,從而讓系統永遠知道完成了哪些任務,那些任務尚未完成,保證系統不會由於斷電等突發事件發生紊亂,最大程度下降了破壞性。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