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眼,悶聲,發大財!

《社交網絡》故事原型來源於網站 facebook 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和埃德華多·薩瓦林,主要講述 Facebook 的發家史。網絡

今天的文章,只是一個白日夢。ide

可能前幾天發燒腦子燒壞掉了,碰巧今天又看了電影《社交網絡》。因而本身就在腦補,等本身財務自由後,花錢會是一種什麼感受。網站

惋惜因爲本身一來窮,二來吃餃子也不會按個吃。因此居然沒有現成的方法論,來支持完成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idea

直到我在網上發現有這樣一種簡單的思路,可讓咱們白日作夢,快速腦補完成財務自由的體驗:blog

一、首先財務自由的概念自己就很模糊,它自己的定義爲:購買力大於慾望。那這個實際上是不可能的,由於慾望是無限的。原型

二、因此咱們姑且將其量化,設定一個對大部分人而言實際點的小目標,大概就是每一年盈利二千萬。it

三、我如今的收入大概是一年50w,可是我正常開銷大概是一年20w左右(吃喝玩樂),因此我用2000除以20,等於 100。class

如今重點來了,我再也不想本身的收入增長了100倍,而是想象全部的消費開支都縮小了100倍。facebook

那大概從明天醒來,我發現世界變成了這個樣子:方法

一、換一臺最新款的蘋果手機,大概須要80元。買一部頂配的mac,也只須要200塊。

二、買一張北京到大阪的頭等艙不到50元。至關於從北京到秦皇島度假,還特麼買了一張學生票。

三、淡季住一夜希爾頓也就10塊錢,包個月300塊錢。

四、西二旗買套通常的房子只要8萬塊,仍是沒月供的那種。若是隻是付首付,大概只要3萬元。

五、一頓楊國福麻辣燙,只要幾毛錢。去趟海底撈,大概也就兩三塊。

...


臥槽,這代入感有點強。年入千萬的大佬們,生活成本居然如此之低。

你認爲他們很奢侈,但其實換種世界觀,你會發現他們比你更省錢。這也是我今天寫這篇文章的緣由。

  • 在有人拿出一些很好的idea給到你邀請你做爲合做夥伴一塊兒創業時。
  • 在你須要在感情上付出一些物質投入使情感更爲牢固時。
  • 在你明明感受到股票會漲,可是又擔憂會不會被人割韭菜,糾結於拋仍是守時。
    對方的決策成本都遠遠小於你!而由於決策成本更小,對方也更容易選擇到對其有利的局面。

說到這裏,其實不得不說世界是不公平的。就消費的問題而言,普通人承擔了全部羣體裏最高的實際成本。換句話說,普通人更容易成爲韭菜。

由於你們的成本不一樣,因此最終就會出現:有錢的愈來愈有錢,幸福的愈來愈幸福,窮的愈來愈窮,而焦慮的愈來愈焦慮。

細思極恐。

用一張圖來終結今天的文章:
閉眼,悶聲,發大財!

今天的文章,不是一個白日夢。

但願在座的全部,將來均可以財務自由。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