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管理方法論解決的是效率和效果的問題,其實沒有方法論的時候,足夠的專一和努力也是能夠的,許三多就是這方面的典型表明,他幾乎沒有什麼技巧性的方法,徹底是靠執着和努力,這種"傻氣"有一箇中肯的名字叫作"鈍感力".方法論並不意味着可以"空手套白狼",其出發點並非投機取巧的心理,而是一種自我調整過程當中摸索出來一套最優方案組合;這樣看我的知識管理方法論有兩個特色:數據庫
[1] 不是那麼具備普適性,至少不是任何人都能全盤拿過來用瀏覽器
[2] 方法論是動態的,會根據我的的狀況進化緩存
我的知識管理方法論的關鍵在於其有效性,因此在不斷的進化過程當中,一些無效的行爲會識別出來進行剪除;好比,我歷來不用瀏覽器收藏,也不會囤積電子書,由於我發現收藏過的文章幾乎都不會再看,囤積的電子書就那麼一兩本會看;對我來講這兩件事情用下面的方式是有效的:在Evernote裏面有一個"待讀"列表,我會逐漸把裏面的文章消化掉;電子書要讀的,我會放在Kindle裏面.下面這張圖就是我知識管理方法論的概況:安全
好多人寧肯先陷入各類細節中也不肯意去想一想本身目標是什麼,迴避最開始的目標設定環節.翻翻講時間管理的書,不少時間管理技法的書都是從如何操做開始,而關鍵的並非技法,是目標,試想若是沒有目標,或者沒有想清楚目標,那麼使用各類技巧爭取來的整塊時間用來作什麼呢?微信
相似的,知識管理也是要從目標設定開始,先肯定作事的意義所在,作到什麼程度;不然你投入了不少精力在一個領域,你獲得你想要的了嗎?你達到預期的效果了嗎?無法回答!"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本想順路打劫,哪想弄假成真"這兩種心態說不上壞,但也算不上好;網絡
設定了目標,就有了目的地,從你如今的位置到目的地怎麼完成這段旅程?這就是路線圖;數據結構
咱們讀書的時候,有目錄,目錄其實就是一本書的路線圖;閱讀過程當中善用目錄是學問的,詳情請參見<如何閱讀一本書>.咱們須要擬定一個相似的東西,路線圖的好處是,咱們在任一時刻都知道本身在什麼位置,下一步要到哪裏,障礙是什麼.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咱們克服障礙.工具
沒有目的地的船是無所謂偏離航道的.性能
輸入有不少方式,或者說有太多的方式,在信息轟炸狀況下,獲取遴選優質的信息是必備技能;RSS,郵件推送是我最經常使用的信息獲取方式;到目前爲止我仍是排斥微博,微信這類信息渠道,我發現只要是重要的信息,不上微博也會有其它渠道看到,而微博獲取信息的成本過高了,超級碎片化無關聯的信息,很難集中精力,因此早早的玩了一陣微博後,就決然退出不玩了;微信也相似,社交網絡在信息獲取上的特色是你關注了什麼人就獲得了什麼信息,明白了這一點,徹底沒必要拘泥於微博,能夠經過RSS之類完成這個過程;對於豆瓣我有兩種大相徑庭的用途,一方面維護了一個Erlang資訊小站,另外一方面我關注了一堆和電影,音樂相關的人;由於豆瓣小站和我的主頁的時間線有明顯產品形式上的區分,因此很容易完成兩種狀態的切換.還有一點要強調的是:做爲一個成熟的人,必定要意識到你在社交媒體上的種種行爲對別人來說是沒有多大意義的;學習
讀技術類的書的時候,我都會預測一下,這本書要是我寫,我會怎樣注水湊字數;開始閱讀的時候,就會比較有意識的把注水的部分略過.好比:講Redis的書注水的方式就是大篇幅講如何安裝,沒節操點就把安裝輸出也打印出來,而後羅列一堆命令,逐一解釋;講大數據的書,就先大篇幅講大數據發展示狀,前景,展望... 在圖書信息組織上,這種信息無可厚非,邏輯上是說的通的,但,這是你想從書中獲得的嗎?
不得不認可的是,在輸入的過程當中,信息會出現丟失;因此,會有一些高強度的方法來儘量的減小信息輸入過程當中的丟失,好比開源項目代碼註釋版,手敲代碼,翻譯文章,爲代碼繪製流程圖等等;這些都不輕鬆,好比翻譯文章能夠試一下,讀一篇技術文章和信達雅的翻譯,投入的精力可能差不少.不少人沒法理解技術人的這種行爲,認爲難以理解,我是這樣解釋的:"做爲一個技術人,發現一個好的項目,恨不能把本身也編譯到代碼裏面去".
《後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從多個視角來觀察事物,能夠得到更深的印象更好的理解,若是隻有一種視角來觀察事物,那麼看待事物的確定是片面的;學習一樣一種知識也須要多個角度,若是隻是一種角度,那最後脫離了這種視角就沒法解決問題了;好比,咱們熟記TCP/IP相關的各類資料,殊不知道在現實中這些參數對應的問題和現象是什麼,那麼這就是典型的一種維度缺失,只適合用來考試而不是本身掌握的技能;
關係型數據庫其實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抽象方式,不一樣的抽象方式落實在設計中就是不一樣的數據表,不一樣的數據字段; 當咱們接觸一個新知識的時候,書本上給咱們只是知識的一個切片,一種抽象而已;避免盲人摸象的尷尬就須要從多個視角去認識同一個事物.
多種視角其實是對書本知識的突破,由於書本上一般只提供一兩種視角的解讀,從多個視角去分析解構知識,可以得到"本身的見解".換句話說,在從多個視角去理解一個知識的時候,實際上完成了知識的內化過程.若是隻用一種方式瞭解一個事物,那你就沒有真正理解它.在咱們所受的教育中,一個很是的變態的概念就是"標準答案",一個更變態的是"標準過程",前者還只是答案正確便可,後者還要要求過程也正確.橫切蘋果的案例實際上就是一個事物從不一樣視角切入時的奇妙景象.
高中時代有一個事情,一個運算能力超強的同窗,在解決物理試卷上往對面扔沙袋,扔多少個對面小車會停住的問題時,沒有使用數學概括髮,而是1,2,3,4,5....這樣一個個算出來的,算到第21個的時候,獲得答案;這個事情留下印象太深了,使用數學概括法的也未必真正理解其解法的合理性,而這位同窗使用了一種本身理解且擅長的方式解出了問題,值得琢磨.
如何找到多個視角呢?這裏有一個工具就是"提問";好比咱們如今遇到一個新的東西:Redis,在瞭解了基本的狀況以後,咱們能夠提出一堆問題:
這裏能夠提出的問題太多了,甚至有些問題須要去代碼裏面尋找答案了.可以提出問題,其實是強調了"主動性",經過主動思考發現其中的疑問,而不是被動的灌輸;一開始經過提問打開多種視角的時候,效果可能很是差,主要是問題問得太水了,只要多練習,特別是針對一種類型的事物反覆練習再次遇到同類型的事物基本上條件反射就能提出質量較高的問題.
同一類事物,咱們提出的問題每每是相似的,好比網站系統會考慮頁面緩存,靜態動態資源分離,SEO優化等等;若是是數據庫方案會考慮業務數據的使用狀況,數據增加狀況,對事務的要求;若是是接口調用,會考慮安全問題,信任問題等等;這些對同一類事物可複用的視角,能夠固化下來做爲一種思考模型,免得每一次都從頭開始想起了,在不斷使用過程當中思考模型也不斷的調整優化;
我至今難以理解的就是政治課和政治試題,這門課你不能用本身的語言去解答,須要按照書本上的標準描述去回答,由於老師要計算得分點,在快速判卷的狀況下,死記硬背標準話語模式是有效的.
系統化,實際上就是創建知識點之間的聯繫,再也不孤立,把它融入你的知識體系,說句矯情的話就是"不讓一滴水蒸發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入大海".系統化的知識是不容易遺忘的,即便忘掉了,也能夠順藤摸瓜把相關的東西全拎出來;如何作到系統化呢?這裏我經常使用的工具是
[1]"畫圖"
[2]"講故事"
畫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用紙筆畫圖,紙筆沒有什麼講究,隨便寫,隨便畫;一種是思惟導圖工具,思惟導圖工具用了好多年,在尚未接觸過電腦的時候我就開始用思惟導圖,這也是讓我接觸電腦後最爲驚喜的軟件.知識長時間不用必然存在遺忘,沒必要糾結,咱們能作就是留下足夠的"線索"或者說是索引,須要的時候有足夠的線索喚醒就OK,圖形化的內容因爲直觀簡潔且都是按照本身的思路整理出來的,再次進入真的很快.今年在項目中再次用到Storm的時候,我找到了當時的思惟導圖和筆記,有種熱數據瞬間加載的感受,很是棒.
講故事,這也是經常使用的一個方法,王朔在<致女兒書>裏面就是用講故事的方式把人類進化史和本身家族的歷史講了一遍,也有文章用某種語言設計過程當中的趣事八卦串聯起來語言的演變過程,這些都是把枯燥的知識有趣化,孤立的知識系統化的好方法.<蘇菲的世界> <上帝擲骰子嗎?>都是這方面的典範;
講故事還有一種套路就是跨學科講故事;高中時候的生物老師是這方面的好手,他常常這樣:"在茫茫的草原上,各類動物剛剛渡過了寒冬,一場在倖存者之間的殺戮立刻就要開始,同窗們想想這個食物鏈是怎樣的?今天咱們要講的就是食物鏈....." "李白斗酒詩百篇,白酒通過消化道發生了哪些變化?".就這樣天馬行空但從不喧賓奪主,這位從不用普通話講課的老師,給同窗們留下無數談資;咱們的生物課成績也是至關不錯;
我也試過比喻類比之類的方式,發現這種路子開始的時候有效,慢慢就會把我帶上歪路;理由很簡單,既然是客觀上兩個大相徑庭的東西,比喻和類比只能在必定程度上進行,分寸把握很差反而會影響理解.目前對我而言,還在嘗試中的方法是TRIZ理論,還很差說效果如何,已經驗證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畫圖和講故事.
知識點之間創建聯繫,從某個點看,要麼是在深度上下功夫,要麼是在廣度上下功夫;深度層面探究原理,機制,思想;廣度方面看應用,看實踐;深度和廣度二者是互相影響的,這對咱們也是一策略調整的機會:深刻研究一段時間以後能夠透透氣看看應用層面的東西,反之亦然.
不管是深度探索仍是廣度探索,可能在某個點上,咱們投入了不少精力卻收穫不多,ROI很低,邊際效益遞減;這時候,須要提醒本身適時止損,跳出;可能過一段時間以後,再回頭看的時候就會有新的理解了,能夠進行下去了.其實這是一種有效避免小巷思惟的方法.好比我研究一個開源項目的時候,有一個地方想了兩天沒明白爲何這樣設計,我給本身的截止時間就是兩天,而後我就把這個事情掛起了,後來看文檔的時候看到了那個設計的解釋,豁然開朗.
掌握知識必定要有輸出思惟,輸出方式能夠是在項目中實踐,能夠是給本身或別人講清楚,能夠是一篇文章或者是一副圖,可是不管如何必定要有輸出;信息閉塞時代,一招鮮吃遍天和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狀況並存,可是網絡打破了這種狀況,只有分享和思辨才能保持知識的新鮮.我老家所在的村莊有不少作豆腐的,可是隻有一家從南方學來了製做"豆腐泡"的工藝,每次作的時候都是大門緊閉,對外人一字不漏;後來接觸網絡,我在搜索引擎中搜索的前十個問題中就有這個,原來關鍵在於收水和油溫;看,這種知識壁壘,在網絡時代是很容易打破的;
輸出最簡單的形式就是講給本身聽了,你覺得掌握了,開始嘗試把這個東西講出來的時候就顛三倒四,是真掌握了嗎?輸出給同事,既然是輸出給同事,佔用別人的時間,若是你提供的信息混亂沒有乾貨,真是罪莫大焉,出於對聽衆負責的態度也要保證分享內容的質量;輸出爲一篇博客文章,只要不是涉及商業機密的內容,老是有好處的.劉未鵬以前寫過一篇 爲何你應該(從如今開始就)寫博客 ,博客也是一種很好的輸出方式,具體好處請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