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密碼學先驅獲 2015 年圖靈獎:迪菲-赫爾曼協議

來自斯坦福的現代密碼學奠定人惠特菲爾德·迪菲(Whitfield :)和馬丁·赫爾曼(Martin Hellman)得到由 Google 贊助,被譽爲 「計算機界的諾貝爾獎」 的圖靈獎。html

迪菲和赫爾曼在1976年發表的論文《密碼學新動向》(New Directions in Cryptography)中,提出公鑰加密系統的藍圖,使得在一個徹底開放的信息通道內,人們無需事先約定,即可以安全的交換信息。這個設想成爲今天的公共密碼交換系統的基礎。安全

迪菲-赫爾曼協議(Diffie-Hellman Protocol)

簡單描述一下迪菲-赫爾曼協議:迪菲-赫爾曼協議爲兩兩用戶之間產生一個共享的安全密鑰提供了方法。首先兩個用戶愛麗絲和鮑勃贊成使用兩個質數 g 和 p。p是一個至少512位的的質數,g是 p 的原根解。其餘用戶也能夠知道這兩個數。而後愛麗絲選擇一個很大的隨機數來產生一個私鑰 A=g^a (mod p), 鮑勃也產生一個私鑰 B = g^b (mod p),他們互換私鑰。以後愛麗絲用 K = aB 計算他們共享的公鑰 (K = g^(ab)(mod p)),鮑勃用 K = bA 計算他們共享的公鑰, 並使用公鑰 K 來交換信息。及時有一個偷聽者伊娃知道 g,p,A,B, 因爲p很大,從計算角度來看,伊娃沒有辦法經過這四個數字計算出 a 和 b。因此協議保證了整個過程很是安全,被普遍應用於網絡通訊。網絡

感謝這些科學研究領域的大牛們,咱們習覺得常的生活工具由於他們的努力而變得有可能。工具

參考資料:http://mathworld.wolfram.com/Diffie-HellmanProtocol.html加密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