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篇:4)公差看設計--論抄數設計極限

本章目的:只是說說抄數設計的缺點。測試

 

咱們知道,國內機械製造行業有着強大的抄襲能力,經常一個產品剛剛出如今國外,國內就能作出如出一轍的樣品。
怎麼作。spa

①拿到樣品;設計

②抄數(逆向設計);blog

③繪製圖紙並開模;產品

④組裝樣品;im

⑤測試並調整圖紙中的尺寸公差;經驗

⑥量產。img


這種作法很常見,也給國內不少的廠家帶來了利潤。好比溫州那邊不少的廠家就是這麼幹的。能賺錢固然是好事。思考

但問題來了,時代在發展,沒有人一直喜歡低價低質量的東西,人們都願意多花一點錢去買高質量的的東西了。行業

因此,各個廠家都但願能有高質量的東西,能打響本身的品牌,才能賣出高額的利潤,甚至才能生存下去。

可是,按照上述的流程,量產的結果卻經常輸給國外的產品一等,就算材料用的如出一轍,而後又花大價錢買更好的設備去提升質量,卻發現不管如何都達不到原產品的質量。

空有一流的設備只能生產二流產品。

爲何呢,這裏做者不打算和其餘文章同樣從大方向侃侃而談,做者只說一個尺寸公差的例子。

例子以下:

1)國外有一個產品,它的一個塑膠零件的一個重要尺寸的設計值爲55±0.55。

很顯然,這個尺寸雖然很重要,但它的公差爲MT6等級,很容易加工製做,對質量控制也簡單。二流設備也足夠製造。


2)國內通常會對產品進行逆向設計,抄數或直接測量,獲得一個尺寸爲55.5,這顯然是符合要求的。

3)問題來了,在進行圖紙繪製時,工程師比較有經驗,感受這個尺寸比較重要,但出於加工能力考慮,選用MT2等級,爲55.5±0.15。

4)樣品測試時發現,大於55.55尺寸的零件不合格,工程師更改尺寸55.5±0.05,比MT1級要求還小。

5)由於這個尺寸真的很重要,因此儘管難作到,但不管是製做商仍是設計廠家都認了。

6)而後爲了達到這個要求,高精度的設備,高難度的製造工藝被提上日程,而且經過了。(這是一個最大的分歧選項)

7)結果一:在艱難的量產過程當中,這個尺寸公差的合格率終於達到了要求,你們都很高興。

結果二:在艱難的量產過程當中,這個尺寸公差的合格率仍是沒有達到要求,只能接受良品率很低這個結果,你們都不高興。

好了,例子結束了。

 

請有心讀者思考一下,國內廠商爲這個公差多花了多少冤枉錢,1萬,那是絕對要的,10萬,也不算多,100萬,誰知道呢?

但是,事情並無結束啊,這只是一個公差,一個產品有多少個這樣的公差。若是隻是單純的抄數設計,就會有不少不少這種不可能製造的公差,最後變成國內廠家空有一堆一流設備,卻發現不能製造出這樣的產品。

在產品越設計越複雜的今天,越是如此。

追究其緣由,無非是輕設計重設備(不是重製造)罷了。



抄數設計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迴避不了專利。

經常是這樣的,一開始用抄數設計,而後期望微小的改動來回避專利,結果發現這一點改動要牽扯到全部的設計,最後仍是老老實實從新設計。這種狀況做者也見過。

 

還有,國外和國內的逆向工程不是指一回事情。以下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