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來自日本的信——2018年日本社會和生活水平現狀》 摘要

ref: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188908blog

 

「實際上近些年隨着國內房價的飆升,相比較日本的房價顯得相對唾手可得,儘管隨着東京奧運會的臨近,東京的房價這幾年也有超過10%的上升幅度。近年來在日本買房投資的中國人愈來愈多,如今5000萬日元(約合290萬元人民幣)在東京遠郊還能買到大約80平米的房子,這個價格在北京只能在六環附近找。因爲交通發達,東京周邊到山手線(至關於北京二環)的池袋、新宿、品川等地也用不了半個小時。因此不少東京的上班族住在橫濱,至關於住在燕郊到北京上班,可是通勤的便利度無法和東京比」class

「...日本的房產要徵收固定資產稅和都市計劃稅,這裏面有一套十分複雜的徵收辦法,總體來講徵收額約爲千分之四,5000萬日元的房產一年差很少須要繳納20萬日元的稅。按照人民幣匯率的話,就是大約296萬人民幣的房子一年要繳納1.18萬元的稅。」引用

 

「...日本人口向三大都市圈集中的趨勢一直沒法逆轉,不少農村地區愈發凋敝。」im

「...據日本農林水產省的一項統計,2015年日本農業人口約有209萬,比5年前減小20%。農業人口的平均年齡爲66.3歲。2016年日本自民黨一項研究分析,到2050年日本總人口勉強超過1億,其中農業人口將減小至100萬,其中85歲以上者佔到農業人口的30%。」統計

 

【注】通信

日本三大都市圈db

東京圈(又名首都圈):關東地方南部的1都3縣(埼玉縣·千葉縣·東京都·神奈川縣)。 
名古屋圈(又名中京圈):岐阜縣·愛知縣·三重縣,合計被稱爲名古屋都市圈。3縣在一塊兒又被稱爲「東海三縣」。另外,三重縣內不含伊賀地方。 
大阪圈(又名近畿圈):滋賀縣·京都府·大阪府·兵庫縣·奈良縣·和歌山縣共2府4縣。 img

 

【中國三大都市圈】di

北京圈(又名首都經濟圈):華北-京津冀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
深港圈(又名珠三角都市圈):華南-深港莞惠及珠三角地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深圳市、廣東省珠三角地區各市)。
上海圈(又名長三角都市圈):華東-滬蘇浙地區(上海市、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等主要城市)。生活

 

「...說到物價就要說到日本人的收入,日本人平均年收入約420萬日元(約合25萬元人民幣),男性平均收入(521萬日元)約爲女性(276萬日元)的2倍。並且正社員和派遣員工的收入也有很大的差距。東京的平均年收入較高,達到約600萬日元(約合35萬元人民幣)。日本人的收入一般跟年齡資歷掛鉤,通常剛畢業的學生年收入不到300萬日元,30多歲的人平均收入在400多萬日元,50多歲的人平均收入超過500萬日元。」

「...通常男性理髮須要4000日元(約合240元人民幣)左右,最便宜就是理髮千元店,稅後1080日元(約合64元人民幣)。短距離電車費一次一般須要200日元(約合12元人民幣),去遠點的地方就要好幾百日元。日本的通訊費也很是高,個人蘋果兩年合約機每個月須要近1萬日元(約合590元人民幣)。在東京租房每月輕鬆花費10萬日元(約合5900元人民幣)。」

 

「...日本是健康長壽大國,2016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男性爲80.98歲,女性爲87.14歲。相比上一年,男性的平均壽命增長了0.23歲,女性增長了0.15歲,均創下最高紀錄。」


「...細看日本少子化的緣由,年輕人不婚是一個重要因素。約四分之一的日本男性50歲以前從未結過婚,約七分之一的女性亦是如此。日本著名廣告公司博報堂2017年一項調查顯示,日本人的「終生未婚率」還將持續攀升,到2035年日本男性的「終生未婚率」將接近30%,女性將接近20%。「超單身社會」和「單身大國」正在成爲日本的新「標籤」。到2035年日本1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4805萬是單身者,有配偶者約爲5279萬,即約有一半日本人會過單身生活。」

 

「...日本2035年的人口結構,預計人口比如今減小1500萬人,降低到1.12億,其中50歲以上人口占55%以上,日本正在迅速變成一個老年人國家。」

 

「...目前夫婦都工做的家庭有約1100萬戶,而專業主婦家庭約有660萬戶,這一數字和1980年幾乎正好顛倒。」

 

「從1995年先後日本GDP就達到5萬億美圓,至今20多年日本GDP幾乎原地踏步,2017年約爲4.88萬億美圓。而中國自2010年超過日本後,中國2017年GDP總值爲82.7萬億元,在短短7年時間裏,中國GDP翻一番,達到日本的2.65倍。

日本人均GDP也從1995年世界第3位大幅下滑到目前世界第25位,僅僅在二三十年前,中國的人均GDP還幾乎只有日本的百分之一,也就是日本人均是中國的100倍,2010年時日本人均GDP仍是中國的近10倍,2017年時日本只是中國的4倍。將來中日兩國人均GDP的差距還將不斷縮小。」

 

「...英國權威刊物《泰晤士高等教育》日前公佈了2018年亞洲大學排名,與去年相同,日本僅東京大學進入前十,但從去年第7降至第8位。...東京大學迄今共培養了11位諾貝爾獎得主,15位日本首相,遠遠超過其餘日本名校。...在這份榜單中,躋身前100位的日本大學包括東京大學、京都大學、大阪大學等11所,較上一年減小1所。而來自中國內地以及港澳臺地區的大學數量增至約40所。...日本的科學研究在過去十幾年年間不管從質仍是從量來講都在急劇下落。主要發達國家中只有日本科技論文全球排名下跌,從1993年以來的第2位跌落至2013年至2015年的第5位,高引用的論文數量也同期從第4位跌至第10位。」

 

「在美國《財富》雜誌公佈的「2017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中,中國上榜公司數量繼續增加達到了115家,上榜公司僅次於美國,美國上榜公司數量爲132家,排名第3的日本有51家公司上榜。其中豐田公司高居世界第5,營業收入達2547億美圓,利潤達169億美圓,排名29位的本田公司營業收入達1292億美圓,利潤也有56.9億美圓。44位的日產公司營收約1081億美圓,利潤約61億美圓。這個榜單的前30名中日本只有豐田和本田兩家公司。

 日本最賺錢的幾家公司就是這三大汽車公司加上通訊行業的日本電報電話公司和軟銀公司。龐大的日本郵政雖然高居全球第33位,但倒是負利潤。尤爲是三大汽車公司的產業帶動做用巨大。此外日本在工業機器人、半導體、材料等領域還有至關的國際競爭力。」

 

「...日本的歷史文化、動漫產業、日餐文化等在全世界依然有着很是高的人氣,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到2020年吸引4000萬人訪日,旅遊業在日本經濟中的比重將愈來愈大。日本觀光廳1月16日發佈的訪日外國遊客消費動向調查顯示,2017年訪日外國遊客累計旅行消費額同比增加18%,達到4.4161萬億日元(約合2628億元人民幣),連續5年創出歷史新高。從各國狀況來看,中國遊客的消費額最高,達到1.6946萬億日元(約合1000億元人民幣)...」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