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題

2017上半年

閱讀下列說明和圖,回答問題1至問題4,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某醫療器械公司做爲複雜醫療產品的集成商,必須保持高質量部件的及時供應。爲了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欲開發一採購系統。系統的主要功能以下:
1.檢查庫存水平。採購部門天天檢查部件庫存量,當特定部件的庫存量降至其定貨點時,返回低存量部件及庫存量。
2.下達採購訂單。採購部門針對低存量部件及庫存量提交採購請求,向其供應商(經過供應商文件訪問供應商數據)下達採購訂單,並存儲於採購訂單文件中。
3. 交運部件。當供應商提交提單並交運部件時,運輸和接收(S/R)部門經過執行如下三步過程接收貨物:
 (1)驗證裝運部件。經過訪問採購訂單並將其與提單進行比較來驗證裝運的部件,並將提單信息發給 S/R 職員。 若是收貨部件項目出如今採購訂單和提單上,則已驗證的提單和收貨部件項目將被送去檢驗。不然,將S/R職員提交的裝運錯誤信息生成裝運錯誤通知發送給供應商。
 (2) 檢驗部件質量。經過訪問質量標準來檢查裝運部件的質量,並將己驗證的提單發給檢驗員。若是部件知足全部質量標準,則將其添加到接受的部件列表用於更新部件庫存。若是部件未經過檢查,則將檢驗員建立的缺陷裝運信息生成缺陷裝運通知發送給供應商。
 (3)更新部件庫存。庫管員根據收到的接受的部件列表添加本次採購數量,與原有庫存量累加來更新庫存部件中的庫存量。標記訂單採購完成。
現採用結構化方法對該採購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得到如圖1-1 所示的上下文數據流圖和圖 1-2 所示的 0 層數據流圖
數據庫

 

問題:1.1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1中的實體E1~E5
 
問題:1.2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2中的數據存儲D1~D4的名稱。
 
問題:1.3   根聽說明和圖中術語,補充圖1-2中缺失的數據流及其起點和終點。
 
問題:1.4   用 200 字之內文字,說明建模圖 1-1 和圖 1-2 時如何保持數據流圖平衡。

問題1
E1 供應商
E2 採購部門
E3 檢驗員
E4 庫管員
E5 S/R職員併發

問題2
D1 庫存表
D2 採購訂單表
D3 質量標準表
D4 供應商表工具

問題3
裝運錯誤通知:P3(驗證裝運部件)-----E1(客戶)
缺陷裝運通知:P4(校驗部件質量)-----E1(客戶)
產品檢驗:P3(驗證裝運部件)------ P4(校驗部件質量)
檢查庫存信息:P1(檢查庫存水平)-----D1(庫存表)ui

問題4
父圖中某個加工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必須與其子圖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在數量上和名字上相同。父圖的一個輸入(或輸出)數據流對應於子圖中幾個輸入(或輸出)數據流,而子圖中組成的這些數據流的數據項全體正好是父圖中的這一個數據流。spa

 

2016年下半年

閱讀下列說明,回答問題1至問題4,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某證券交易所爲了方便提供證券交易服務,欲開發一證券交易平臺,該平臺的主要功能以下:
(1)開戶。根據客戶服務助理提交的開戶信息,進行開戶,並將客戶信息存入客戶記錄中,帳戶信息(餘額等)存入帳戶記錄中;
(2)存款。客戶能夠向其帳戶中存款,根據存款金額修改帳戶餘額;
(3)取款。客戶能夠從其帳戶中取款,根據取款金額修改帳戶餘額;
(4)證券交易。客戶和經紀人都可以進行證券交易(客戶經過在線方式,經紀人經過電話),將交易信息存入交易記錄中;
(5)檢查交易。平臺從交易記錄中讀取交易信息,將交易明細返回給客戶。
現採用結構化方法對該證券交易平臺進行分析與設計,得到如圖1-1所示的上下文數據流圖和圖1-2所示的0層數據流圖。
設計

問題:1.1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1中的實體E1-E3的名稱。
 
問題:1.2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2中的數據存儲D1-D3的名稱。
 
問題:1.3   根聽說明和圖中的術語,補充圖1-2中缺失的數據流及其起點和終點。
 
問題:1.4   實際的證券交易一般是在證券交易中心完成的,所以,該平臺的「證券交易」功能需將交易信息傳遞給證券交易中心。針對這個功能需求,須要對圖1-1和圖1-2進行哪些修改,請用200字之內的文字加以說明。

E1:客戶服務助理,E2:客戶,E3:經紀人視頻

D1:客戶記錄,D2:帳戶記錄,D3:交易記錄blog

在圖1-1中,將「證券交易中心」做爲外部實體,添加從「證券交易平臺」到此外部實體的數據流「交易信息」。
在圖1-2中,將證券交易中心做爲外部實體,添加從加工「證券交易(在線)」到此外部實體的數據流「交易信息」,添加從加工「證券交易(電話)」到此外部實體的數據流「交易信息」。ci

 

 

 

2016年上半年

閱讀下列說明和圖,回答問題1至問題4,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某會議中心提供舉辦會議的場地設施和各類設備,供公司與各種組織機構租用。場地包括一個大型報告廳、一個小型報告廳以及諸多會議室。這些報告廳和會議室可提供的設備有投影儀、白板、視頻播放/回放設備、計算機等。爲了增強管理,該中心欲開發一會議預訂系統,系統的主要功能以下。
(1)檢查可用性。客戶提交預訂請求後,檢查預訂表,斷定所申請的場地是否在申請日期內可用;若是不可用,返回不可用信息。
(2)臨時預訂。會議中心管理員收到客戶預約請求的通知以後,提交確認。系統生成新臨時預訂存入預訂表,並對新客戶建立一條客戶信息記錄加以保存。根據客戶記錄給客戶發送臨時預訂確認信息和支付定金要求。
(3)分配設施與設備。根據臨時預訂或變動預約的設備和設施需求,分配所需設備(均能知足用戶要求)和設施,更新相應的表和預訂表。
(4)確認預訂。管理員收到客戶支付定金的通知後,檢查確認,更新預訂表,根據客戶記錄給客戶發送預訂確認信息。
(5)變動預訂。客戶還能夠在支付餘款前提交變動預訂請求,對變動的預訂請求檢查可用性,若是可用,分配設施和設各;若是不可用,返回不可用信息。管理員確認變動後,根據客戶記錄給客戶發送確認信息。
(6)要求付款。管理員從預訂表中查詢距預訂的會議時間兩週內的預約,根據客戶記錄給知足條件的客戶發送支付餘款要求。
(7)支付餘款。管理員收到客戶餘款支付的通知後,檢查確認,更新預訂表中的已支付餘款信息。
現採用結構化方法對會議預約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得到如圖1-1所示的上下文數據流圖和圖1-2所示的0層數據流圖(不完整)。
開發

 

問題:1.1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1中的實體E1~E2的名稱。
 
問題:1.2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2中的數據存儲D1~D4的名稱。
 
問題:1.3   根聽說明和圖中術語,補充圖1-2之中缺失的數據流及其起點和終點。
 
問題:1.4   若是發送給客戶的確認信息是經過Email系統向客戶信息中的電子郵件地址進行發送的,那麼須要對圖1-1和1-2進行哪些修改?用150字之內文字加以說明。

E1:客戶
E2:管理員

D1:預訂表
D2:客戶表
D3:場地表(設施表或場地設施表)
D4:設備表
注:D3和D4可互換

將Email系統做爲外部實體,並將發送給客戶(E1)的確認信息數據流的終點所有改成Email系統(或具體說明確認信息數據流:臨時預訂確認信息、預訂確認信息、變動確認信息,終點均改成Email系統)。

 

 2015年下半年

某慕課教育平臺欲添加在線做業批改系統,以實現高效的做業提交與批改,並進行統計。學生和講師的基本信息已經初始化爲數據庫中的學生表和講師表。系統的主要功能以下:
(1)提交做業。驗證學生標識後,學生將電子做業經過在線的方式提交,並進行存儲。系統給學生髮送通知代表提交成功,通知中包含惟一編號;並通知講師有做業提交。
(2)下載未批改做業。驗證講師標識後,講師從系統中下載學生提交的做業。下載的做業將顯示在屏幕上。
(3)批改做業。講師按格式爲每一個題目進行批改打分,並進行總體評價。
(4)上傳批改後的做業。將批改後的做業(包括分數和評價)返回給系統,進行存儲。
(5)記錄分數和評價。將批改後的做業的分數和評價記錄在學生信息中,並通知學生做業已批改口
(6)獲取已批改做業。根據學生標識,給學生查看批改後的做業,包括提交的做業、分數和評價。
(7)做業抽檢。根據教務人員標識抽取批改後的做業樣本,給出抽檢意見,而後造成抽檢報告給講師。
現採用結構化方法對在線做業批改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得到如圖1-1所示的上下文數據流圖和圖1-2所示的0層數據流圖。

問題:1.1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1中的實體E1~E3的名稱。
 
問題:1.2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2中的數據存儲D1~D4的名稱。
 
問題:1.3   根聽說明和圖中術語,補充圖1-2中缺失的數據流及其起點和終點。
 
問題:1.4   若發送給學生和講師的通知是經過第三方Email系統進行的,則須要對圖1-1和圖1-2進行哪些修改?用100字之內文字加以說明。



E1:學生 E2:講師 E3:教務人員

本題考査採用結構化方法進行系統分析與設計,主要考查數據流圖(DFD)的應用,是比較傳統的題目,考點與往年相似,要求考生細心分析題目中所描述的內容。
DFD是一種便於用戶理解、分析系統數據流程的圖形化建模工具,是系統邏輯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下文DFD(頂層DFD)一般用來肯定系統邊界,將待開發系統看做一個大的加工(處理),而後根據系統從哪些外部實體接收數據流,以及系統將數據流發送到哪些外部實體,建模出的上下文數據流圖中只有惟一的一個加工和一些外部實體,以及這二者之間的輸入輸出數據流。0層DFD在上下文肯定的系統外部實體以及與外部實體的輸入輸出數據流的基礎上,將上下文DFD中的加工分解成多個加工,識別這些加工的輸入輸出數據流,使得全部上下文DFD中的輸入數據流通過這些加工以後變換成上下文DFD的輸出數據流。根據0層DFD中加工的複雜程度進一步建模加工的內容。
在建分層DFD時,根據需求狀況能夠將數據存儲建模在不一樣層次的DFD中,注意,在繪製下層數據流圖時要保持父圖與子圖平衡。父圖中某加工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必須與其子圖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在數量和名字上相同,或者父圖中的一個輸入(或輸出)數據流對應於子圖中幾個輸入(或輸出)數據流,而子圖中組成這些數據流的數據項的全體正好是父圖中的這一個數據流。
本問題考查上下文DFD,要求肯定外部實體。經過考査系統的主要功能不難發現,系統中涉及到學生、講師和教務人員,沒有提到其餘與系統交互的外部實體。根據描述(1)中「學生將電子做業經過在線的方式提交」,(2)中「講師從系統中下載學生提交的做業」,(7)中「根據教務人員標識抽取批改後的做業樣本,給出抽檢意見」等信息,從而便可肯定E1爲「學生」實體,E2爲「講師」實體,E3爲「教務人員」實體。


D1:提交的做業表
D2:學生表
D3:講師表
D4:批改後的做業表

本問題要求肯定0層數據流圖中的數據存儲。分析說明中和數據存儲有關的描述,說明(1)中「驗證學生標識後,學生將電子做業經過在線的方式提交,並進行存儲」,說明(2)中「講師從系統中下載學生提交的做業」,可知D1爲提交的做業表;說明(2)中「驗證講師標識後」,可知D3爲講師表;說明(4)中「將批改後的做業(包括分數和評價)返回給系統,進行存儲」,可知D4爲批改後的做業表。





本問題要求補充缺失的數據流及其起點和終點。對照圖1-1和圖1-2的輸入、輸出數據流,數量不一樣,考查圖1-1中輸出至E2的數據流,有「通知」和「抽檢報告」,而圖1-2中缺乏了這幾條數據流,因此須要肯定這幾條數據流或者其分解的數據流的起點 或終點。
下面考查說明中的功能。先考查「通知」,功能(1)中「系統給學生髮送通知代表提交成功」,對照圖1-2,加工1沒有到實體E1學生的「通知」數據流;功能(5)中「並通知學生做業已批改」,對照圖1-2,加工5沒有到實體E1學生的數據流「通知」。進一步加以區別,加工1到實體E1學生的數據流爲「提交成功通知」,加工5到實體E1學生缺乏的數據流應爲「做業已批改通知」。這兩條數據流是上下文數據流圖中對數據流「通知」的分解。再根據功能(7)中「而後造成抽檢報告給講師」,對照圖1-2中加工7應該有數據流「抽檢報告」,終點爲E2講師實體。
下面再仔細覈對說明和圖1-2之間是否還有遺失的數據流。不難發現,功能(3)中「將批改後的做業的分數和評價記錄在學生信息中」,而圖1-2中加工5從D4批改後的做業表中讀取了分數和評價,並無存入學生表,因此,此處遺失了數據流「分數與評價」,起點是加工5,終點是D2學生表。



將Email系統做爲外部實體,並將通知的終點所有改成Email系統。

DFD中,外部實體能夠是用戶,也能夠是其餘交互的系統。若是某功能交互的是外部系統,本題中是經過第三方Email系統,即系統須要將發送給學生和教師的通知相關信息發送給第三方Email系統。而後由第三方Email系統給學生和教師發送郵件,此時第三方Email系統即爲外部實體,而非本系統內部加工,所以須要對圖1-1和圖1-2進行修改,添加外部實體「Email系統」,並將數據流通知的終點都改成Email系統。在圖1-1中將惟一加工到E1和E2的通知數據流終點改成「Email系統」。在圖1-2中,除了將加工1到E2的數據流通知的終點改成「Email系統」,還須要將【問題3】補充「提交成功通知」和「做業已批改通知」的終點也改成「Email系統」。

 

 

 2015年上半年

閱讀下列說明和圖,回答問題1至問題4,將解答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
【說明】
某大學爲進一步推動無紙化考試,欲開發一考試系統。系統管理員可以建立包括專業方向、課程編號、任課教師等相關考試基礎信息,教師和學生進行考試相關的工做。系統與考試有關的主要功能以下。
(1)考試設置。教師制定試題(題目和答案),制定考試說明、考試時間和提醒時間等考試信息,錄入參加考試的學生信息,並分別進行存儲。
(2)顯示並接收解答。根據教師設定的考試信息,在考試有效時間內向學生顯示考試說明和題目,根據設定的考試提醒時間進行提醒,並接收學生的解答。
(3)處理解答。根據答案對接收到的解答數據進行處理,而後將解答結果進行存儲。
(4)生成成績報告。根據解答結果生成學生我的成績報告,供學生查看。
(5)生成成績單。對解答結果進行覈算後生成課程成績單供教師查看。
(6)發送通知。根據成績報告數據,建立通知數據並將通知發送給學生;根據成績單數據,建立通知數據並將通知發送給教師。
現採用結構化方法對考試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得到如圖1-1所示的上下文數據流圖和圖1-2所示的0層數據流圖。

 

問題:1.1   (2分)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1中的實體E1~E2的名稱。
 
問題:1.2   (4分)
使用說明中的詞語,給出圖1-2中的數據存儲D1~D4的名稱。
 
問題:1.3   (4分)
根聽說明和圖中詞語,補充圖1-2中缺失的數據流及其起點和終點。
 
問題:1.4   (5分)
圖1-2所示的數據流圖中,功能(6)發送通知包含建立通知併發送給學生或老師。請分解圖1-2中加工(6),將分解出的加工和數據流填入答題紙的對應欄內。(注:數據流的起點和終點須使用加工的名稱描述)



E1:教師;
E2:學生。
解析:本題考查採用結構化方法進行系統分析與設計,主要考查數據流圖(DFD)的應用, 是比較傳統的題目,與往年考點相似,要求考生細心分析題目中所描述的內容。
DFD是一種便於用戶理解、分析系統數據流程的圖形化建模工具,是系統邏輯模型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下文DFD (頂層DFD)一般用來肯定系統邊界,將待開發系統自己看做一個大的加工(處理),而後根據誰爲系統提供數據流,誰使用系統提供的數據流, 來肯定外部實體。建模出的上下文DFD中只有惟一的一個加工和一些外部實體,以及這二者之間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在上下文肯定的系統外部實體以及與外部實體的輸入輸出數據流的基礎上,建模0層DFD,將上下文DFD中的加工進一步分解成多個加工, 識別這些加工的輸入輸出數據流,使得全部上下文DFD中的輸入數據流,通過這些加工以後變換成上下文DFD的輸出數據流。根據0層DFD中加工的複雜程度進一步建模加工的內容。
在建模分層DFD時,根據需求狀況能夠將數據存儲建模在不一樣層次的DFD中,注意要在繪製下層數據流圖時要保持父圖與子圖平衡。父圖中某加工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必須與它的子圖的輸入輸出數據流在數量和名字上相同,或者父圖中的一個輸入(或輸出) 數據流對應於子圖中幾個輸入(或輸出)數據流,而子圖中組成這些數據流的數據項全體正好是父圖中的這一個數據流。
本問題考査上下文DFD,要求肯定外部實體。考察系統的主要功能,不難發現,針對系統與考試有關的主要功能,涉及到教師和學生,系統管理員不在與考試有關的主要功能中涉及,另外沒有提到其餘與系統交互的外部實體。根據描述(1)中「教師制定試 題等考試信息」等信息,描述(2)中「根據教師設定的考試信息,在考試有效時間內向學生顯示考試說明和題目」,從而便可肯定E1爲「教師」實體,E2爲「學生」實體。


D1:試題(表)或題目和答案(表)
D2:學生信息(表)
D3:考試信息(秦)
D4:解答結果(表)
解析:本問題要求肯定0層數據流圖中的數據存儲。分析說明中和數據存儲有關的描述, 說明中(1)中「教師制定試題(題目和答案),制定考試說明、考試時間和提醒時間等考試信息,錄入參加考試的學生信息,並分別進行存儲」,可知D一、D2和D3爲試題、 學生信息和考試信息,再從圖1-2中流入D2的數據流名稱「學生信息數據」,肯定D2是學生信息,流入D1的數據流名稱爲「試題」,肯定D1爲試題,流入D3的數據流名稱爲考試信息,肯定D3爲考試信息。說明中(3)根據答案對接收到的解答數據進行處理,而後將解答結果進行存儲,肯定D4是解答結果。參考其餘描述中對數據存儲的使用更多說明,進一步肯定D1〜D4知足上述分析。



解析:本問題要求補充缺失的數據流及其起點和終點。經過不一樣層的DFD以及說明中描述和圖之間的對應#系加以肯定。首先對照圖1-1和圖1-2的輸入、輸出數據流,發現數據流的數量和名稱均相同,因此,需進一步考查說明中的功能描述和圖1-1中的數據流的對應關係,以肯定缺失的是加工之間仍是加工與數據存儲之間的數據流。
說明(2)顯示並接收解答,須要「根據教師設定的考試信息,在考試有效時間內向學生顯示考試說明和題目」,對照圖1-2能夠看出,加工2缺乏所要顯示的題目的輸入源,即缺失輸入流「題目」,題目存儲於數據存儲「試題」中,所以,缺乏的數據流爲從題目(D1)到加工2顯示並接收解答的題目。說明(3)處理解答,須要「根據答案對 接收到的解答數據進行處理」,對照圖1-2能夠看出,加工3「處理解答」缺乏輸入流「答案」,而從說明(1)中能夠看出「答案」存儲在試題(題目和答案)數據存儲中(D1), 所以肯定缺失的一條數據流「答案」,從D1或試題到加工3或處理解答。


分解爲加工:發送通知和加工:建立通知
解析: 本問題考查建模分層DFD時的分解粒度。在說明(6)發送通知中,「根據成績報告數據,建立通知數據並將通知發送給學生;根據成績單數據,建立通知數據並將通知發送給教師。」說明功能(6)發送通知包含建立通知併發送給學生或老師。在圖1-2中建模爲一個加工,完成的功能是依據不一樣的輸入數據流建立通知,而後發送給相應的外部實體老師或學生,所以爲了進一步清晰每一個加工的職責,需對圖1-2中原有加工6進 行分解,分解爲「建立通知」和「發送通知」。建立通知針對輸入數據流「報告數據」和 「成績單數據」,這兩條數據流保持原有的起點,終點即爲建立通知。建立通知產生出「通知數據' 「通知數據」做爲加工「發送通知」的輸入流,進一步根據通知數據是針對哪一個外部實體而發送「通知」給相應的學生或者教師。至此,對圖1-2中原有加工6的分解完成。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