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爭論:ITIL v四、SRE和DevOps助力數字化轉型

中止爭論:ITIL v四、SRE和DevOps助力數字化轉型

許峯 譯 DevOps咖啡館
By Eveline Oehrlich, DevOps Institute
With Stephen Thorne, Google; Jayne Groll, DevOps Institute; Barclay Rae, Barclay Rae Consulting
譯者序:本文爲發表在DevOps Institute上的一篇文章。闡述了ITIL v四、SRE和DevOps的概念,類似性、差別已經組織應如何採用。對於差別部分,下期會引用另外一篇文章重點說明DevOps和ITIL之間的「不兼容」部分。安全

中止爭論:ITIL v四、SRE和DevOps助力數字化轉型
隨着最近ITIL 4的推出以及站點可靠性工程(SRE)的日益普及,關於這些最佳實踐的差別和類似性的爭論再次浮出水面。
這些框架或最佳作法中的每個均可以在整個IT價值鏈中增長價值。可是,面對數字世界中的服務管理,哪個是正確的?我認爲這不是要問的正確問題。IT主管應該中止爭論每一個方法的優勢。相反,他們應該集中精力於如何最好地發展高績效團隊,從而既能夠實現又能夠加快公司的數字化戰略。
這三種方法均具備一些共同的目標,包括:框架

  • 引入協做和聯繫的文化
  • 更加註重爲利益相關者快速、優質地創造價值
  • 依靠自動化來減小由人形成的浪費和錯誤的能力
    這些框架或最佳實踐中的每個在增長整個IT價值鏈的價值方面都有其地位。在咱們2019 survey on Upskilling DevOps調查中,咱們瞭解到66%的人正在使用DevOps,47%的人將ITIL用做最佳實踐框架,以及10%的受訪者正在使用(SRE)實踐。另外,必須注意的是,咱們調查的許多團隊同時使用了這三種實踐。
    爲了提供更好的指引,這裏列出一些你須要知道的重要的事項。

    對ITIL 4,SRE和DevOps的高層級概述

    讓咱們對涉及的每一個框架分別闡述。運維

    ITIL 4是Axelos服務管理框架的最新發展。

    它引入了一個新的服務價值體系(Serive Value System),該體系由最初開發的指導原則支持,如今隨 ITIL Practitioner Guidance出版而進一步發展。該框架使得其與DevOps和敏捷保持了一致性,這種方法保留了之前ITIL版本中的許多活動,但也承認DevOps的實踐,如價值流和持續交付。
    IT組織的全部成員都參與其中,他們一塊兒工做,經過IT所支持的服務促進價值創造。ITIL 4框架的關鍵組件圍繞着服務價值鏈(service value chain),旨在經過指導原則、治理、實踐和持續改進,根據需求或機會交付價值。
    利益相關者(客戶)經過需求或機會得到IT所支持的服務或產品。例如,「銷售人員花更多的時間與客戶互動」(利益相關者和機會),這得益於「一種遠程訪問服務,使銷售人員的筆記本電腦可以可靠地訪問公司銷售系統」(IT支持的有價值的服務)。重點關注服務功能和可用性、性能、安全性和可維護性等非功能性需求。ide

    站點可靠性工程(SRE) 是Google的服務管理方法,在同名書中有介紹 。

    它是用於在生產環境中大規模操做大型系統實踐集,其工程重點是運維。關鍵角色是SRE團隊,這是組織內部定義的工做角色。這些團隊成員是旨在執行運維功能的軟件工程師,而不是專門的運維團隊。
    生產系統及其用戶的可靠性由工程師提供支持,該工程師採用SRE站點原則來管理可用性、延遲、性能、效率、變動管理、監視、緊急響應和容量規劃。
    他們還能夠充當支持工程師,利用監控、容量和優化自動化工具。他們的重點是可用性、性能、安全性和可維護性的非功能性需求。工具

    DevOps是由多學科的開發和運維團隊組成的,以取代豎井式的開發和運維團隊。這些團隊與共享的、高效的實踐和工具一塊兒工做。

    DevOps團隊的關鍵成員是來自開發、運維和安全團隊的成員,他們在軟件生命週期中協同工做,以提升軟件開發和交付的質量和速度,從而提升客戶體驗;重點關注功能(應用程序特性等)的速度和質量,以及可用性、性能、安全性和可維護性等非功能需求。性能

    ITIL 4,SRE和DevOps的目的是什麼?

    ITIL 4強調服務質量和一致性,旨在經過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確保價值來提升利益相關者的滿意度。它的指導原則是支持組織爲其利益相關者的需求增長價值,而無論這些利益相關者是內部仍是外部客戶。它由服務生命週期中的34種實踐組成。有關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見此處:https : //www.axelos.com/welcome-to-itil-4
    SRE強調系統和軟件的開發,以提升應用程序和服務的可靠性和性能。SRE還具備隨叫隨到的責任,這意味着它們須要隨時可用以提供服務或支持。有關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見此處:https : //landing.google.com/sre/
    DevOps在軟件的開發和交付中集成了各類團隊和流程。DevOps的目的是提升質量,同時爲業務線管理足夠的速度的軟件和服務。該方法符合精益原則和敏捷。有關更多詳細信息,請參見此處:http : //www.jedi.be/blog/2012/05/12/codifying-devops-area-practices/學習

    ITIL 4,SRE和DevOps有哪些類似之處?

    全部這三個方法都涉及變動管理的關鍵主題。ITIL 4聚焦在變動管理治理,而SRE使用「出錯預算」(error budget)1的概念,該概念容許SRE團隊進行變動,直到出錯預算「耗盡」 。DevOps團隊則以漸進的方式不斷地管理變動。
    1 譯註:業務或產品必須創建系統的可用性目標。一旦目標創建,用1減去該可用性目標就是咱們所說的出錯預算。
    全部這三種方法都鼓勵IT部門不一樣利益相關者之間以及與業務和/或產品全部者之間的協做。並且,全部方法都由大量自動化工具支持。一些工具聲稱專一於DevOps,另外一些工具則使關鍵流程自動化。因爲新進入者,技術(AI等)以及併購,自動化工具的格局很是複雜且不斷變化。集成是可能的,但也具備挑戰性。
    每種方法還着重於持續學習和實驗。這些方法的技能可能有所不一樣,但實際上你須要結合自動化和流程技能、軟技能、功能技能(functional skills)以及業務和技術技能 2。
    2 譯註:這些技能說明在2019 survey on Upskilling DevOps能夠找到對應的說明和調查結果優化

    ITIL 4,SRE和DevOps之間有什麼區別?

    這些方法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團隊拓撲結構(team topology),度量標準和自動化工具,以及其基本理念和對治理模型的遵循。ITIL 4不須要團隊成員組成一個團隊。它還具備許多能夠應用的子過程,而且在基礎級別、管理專業人士級別、戰略領導者級別和Master級別有各類認證。ITIL 4中的關鍵指標是服務水平目標的實現。該框架爲中型和大型組織的IT和企業服務管理流程的優化和改進提供了堅實的治理。
    SRE具備肯定的角色和明確的頭銜。正如其頭銜所指明的那樣,關鍵責任包括應用程序和服務的可靠性,重點放在服務級別目標和服務級別指標上。Google和其餘公司能夠提供學習和理解SRE的課程。DevOps研究所還將提供SRE Foundation認證。
    DevOps團隊的拓撲結構各不相同,可是最有效的DevOps團隊是一個具備相同目標和指標的團隊。DevOps的關鍵指標包括部署頻率和恢復時間。DevOps認證包含基礎級別和其餘各個級別 3。治理模型主要經過自組織完成。
    3 譯註:EXIN DevOps認證系列包含了DevOps Foundation、DevOps Professional和DevOps Master三個級別ui

    何時應該使用ITIL 4,SRE和DevOps?

    任什麼時候候均可以採用ITIL 4。不須要之前的ITIL版本。一個關鍵的觸發點是在設計、開發和構建階段建立產品和服務的總體方法。ITIL 4引入並管理通用的最佳實踐和語言,以提升客戶滿意度、服務可用性和財務效率。ITIL 4還涉及組織和人員、信息和技術、合做夥伴和供應商以及價值流和流程。
    能夠經過在DevOps團隊或服務管理團隊中引入SRE工程師做爲正式團隊成員來採用SRE。不採用ITIL 4或DevOps的組織也能夠採用SRE。SRE成員也是新系統設計中的涉衆,由於在設計新系統時會充分利用他們對當前服務、產品和/或環境的瞭解。採用SRE的關鍵是當可靠性是組織的既定目標,而且系統的用戶、複雜性和/或配置項的數量正在增加時。SRE團隊的一個主要好處是建立了自服務工具和自動化腳本,以解決應用程序和服務的可靠性和性能問題,從而消除了手工工做。
    DevOps的採用能夠隨時進行。關鍵的觸發點是對交付給利益相關者的軟件、產品和/或服務的速度和質量提升的要求。一個主要好處是,它帶來了文化變革,提升了軟件開發和交付方式的速度和質量。它創建在敏捷軟件開發和服務管理技術的基礎之上,並鼓勵使用自動化來減小熟練技能人員的手工工做,從而專一於更多的增值任務和活動。DevOps要求全部團隊成員都重視軟件的可靠性、可維護性和可運維性。google

    分析:

    軟件產品的開發和管理須要敏捷技術,重點是經過減小浪費的方式共同創造價值。這三種方法能夠共存,以使團隊保持一致,知足利益相關者的需求,並改進交付的價值。不管您選擇哪一種方法(或其組合),只要專一於:1)一個共同的願景和目標,2)注入和管理關懷文化(a culture of care)3)制定決策並使決策可見4)在開始以前定義指標和度量,持續向利益相關者證實你所作努力的價值,由於數字化轉型的價值不是在整個組織中能夠當即實現的。資深的公司應從適合本身需求的最佳實踐和方法入手,從小作起,而後學習、積累專業知識並擴大規模。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