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媒體對「木蘭」編程語言的不當言論盤點

在下一介草民,與如下媒體、組織、當事人素昧生平。只是有幸在關於「木蘭」編程語言的新聞發表的第一時間看到,就在某論壇提問「「木蘭」編程語言有什麼特點?」,其中很多網友回覆被以後各類媒體引用。編程

自那以後目擊各大媒體針對「木蘭」編程語言的報道,其中不乏從技術角度看很是不嚴謹甚至有極大誤導性的言論。在此做一盤點。markdown

不才對編程語言領域僅略知皮毛,在十年前計算機碩士階段修了幾門相關入門課程。若有謬誤請不吝賜教。網絡

中科院聲明

2020 年 1 月 19 日,中科院計算所發佈《關於「木蘭」語言問題處理狀況的說明》。編程語言

做爲當事人的關聯組織,其表態可謂關鍵,但其中被以後的媒體普遍引用的「包含了Python開源編譯器」一語,很是經不起推敲。spa

用大飛機做比方,若是說是拿來波音飛機的整架 737 飛機,只把外表塗上本身的商標,那這可說是「包含了波音飛機」。code

但假如是用了波音飛機的同款引擎、機身、機頭等等,可是換了座椅、控制面板、機內裝潢等等,組裝出一架新飛機,這可以簡單概括成「包含了波音飛機」嗎?那麼自行組裝大飛機的意義又在哪裏?orm

應對輿情迅速反應天然是好事,但在技術細節調查釐清以前倉促表態,並使用這樣模糊且極易被曲解的詞語,反而起到了反效果,也爲後續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助燃劑。進程

新京報

在中科院發表聲明的當天,新京報就發表了《科研強國 對「木蘭」式造假說「不」》一文。開頭截圖以下:事件

用木蘭安裝包的圖標和 PyInstaller 製做的 exe 默認圖標做對比,很是不專業,極具誤導性。開發

這就比如,一家造機牀的企業甲,用了一種打包機對自家的機牀進行打包後再銷售,而一樣的一種打包機被另外一家機牀企業乙用於打包自家機牀生產出的產品。難道單憑兩個外包裝箱類似,就能夠說甲企業照抄了乙的機牀產品嗎?

只要是對計算機技術略有所知的人,都不須要有編譯器專業相關背景,都應該能看出這裏的荒謬之處。惋惜這種有明顯誤導性的內容還在第一時間就見諸報端並且廣爲傳播,以後被多家網絡媒體轉載。

更重要的是,報道標題就將「木蘭」和「造假」聯繫在了一塊兒。須知中科院聲明中還有「我所正抓緊對該問題開展進一步深刻調查,將盡快公佈處理結果」一句,清楚地代表技術細節還沒有確認。

在這種狀況下,就簡單粗暴地貼上「造假」的標籤,即便是出於恨鐵不成鋼,是否是也太缺少嚴謹考證的新聞做風了?

人民日報客戶端

一樣在新京報發文的當天,人民日報客戶端轉發了此文,並更名爲《從「徹底自主」到「科研不端」,對「木蘭」式造假說不》

首先,標題的修改使得事件聽起來更像是徹底定性了。須知許多人看新聞只看標題不看內容,那麼這樣的標題對公衆有多大的誤導性可想而知。該客戶端在頭條上有六百多萬粉絲,這樣的社會影響有多大?

並且,開頭的英文代碼截圖與新京報的不一樣,與報道徹底無關。爲什麼換了截圖,也能夠探究一下緣由。

齊魯晚報

2020 年 1 月 20 日晨,也就是中科院發表公告的次日,齊魯晚報發文《「木蘭」造假醜聞不能止於停職檢查》

須知中科院的調查仍在進行,「拿套殼軟件忽悠大衆,藉此得到科研榮譽和商業利益」不只是試圖爲事件定性,並且還形成了純粹爲圖名利惡意抄襲的印象。

而‘這明顯是在強詞奪理,以「誇大宣傳」爲藉口,變相洗白造假、欺騙的行爲,試圖矇混過關。’一句,就更是先入爲主地貼上「造假」、「欺騙」的標籤,並且還用了「洗白」、「強詞奪理」、「矇混過關」等煽動性的詞語。

是否是太不符合新聞媒體客觀公正的基本要求了?

科技日報

2020 年 1 月 21 日,中科院發表公告的第三天,科技日報發文《「木蘭」事件:「標題黨」式創新要不得》

首先,在標題中就用‘「標題黨」式創新’一詞,是否是也有「標題黨」之嫌?

有趣的是,我在 20 日發表了《爲何要急着爲「木蘭」編程語言貼上「造假」的標籤?》一文。21 日早上,科技日報的標題還有「造假」的字眼,

而 21 日傍晚在客戶端發表的文章就除去了「造假」。不知是否巧合?

另外,報道開頭就提到‘但很快,它被扒出其實是「換皮Python」’。 據我回憶,這個「換皮」的字眼最初見於某網友在個人問題下的做答。

做爲科技日報,如此在技術細節水落石出以前就輕信網絡傳言,實事求是、當心求證的科技素養何在?

後感

有錯要認,有過要罰,天經地義。

可是,假如說「木蘭」項目中的確有自主研發和創新的成分而並不是純粹的惡意抄襲的話,這樣不等事實細節真相澄清,就鋪天蓋地的口誅筆伐、簡單粗暴地貼標籤,豈不是讓相關有志的前線科研人員寒心?

假如當事方出於輿論的巨大壓力,屈打成招,打落牙往肚裏咽,硬生生地把本來的一些自研成分抹殺,低頭認可是徹底照抄,豈不是千古奇冤?

即便在調查後再澄清事實,在這麼普遍傳播的批判以後,在公衆對當事方的信任已經極大降低的狀況下,當事方又會所以付出多少不該有的慘重代價?

不只如此,要付出多少額外努力才能重建大衆對編程語言自主開發的信心?國內編程語言技術自主研發的進程會受到多大阻力和滯後?

這個責任,誰來負?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