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瞄準5萬億軟件開發雲端變革機遇

數字化轉型、開放式創新、技術與業務深度融合是新時期軟件產業發展的重要特色。順應時代變革,華爲將攜手合做夥伴,幫助客戶迎戰雲時代,經過軟件開發雲向軟件企業和軟件開發團隊提供智能化軟件研發管理平臺,以雲的方式傳承華爲20多年積累的軟件工程能力和優秀實踐,不斷提高軟件企業核心競爭力,加速推動中國軟件(20.550, -0.11, -0.53%)產業的轉型升級。

  「風口」處加速轉型

  六年來,我國軟件產業收入由2010年的1.3萬億元增至2016年的4.9萬億元,年均增速爲24.7%。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快速發展,有力地支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同時,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涌現,也爲軟件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順應「互聯網+」時代發展,互聯網已被視爲國家經濟發展、技術創新的重點,以及謀求競爭新優點的戰略方向。互聯網加速滲透各行業,帶來乘數效應,創造新的生態:互聯網+金融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的蓬勃發展,互聯網+工業指明瞭智能製造、工業4.0的發展方向。做爲處於核心地位的軟件產業也亟須轉型升級,既應將「互聯網+」與各行業的融合做爲軟件產業自身發展的機遇,也要將互聯網做爲產業自身治理的重要抓手。

  當前,國家正持續推動供給側改革,軟件和服務業也須要以供給側改革爲契機,推動各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與創新。同時,也要積極發揮「雙創」戰略爲軟件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新動能。截至目前,我國已有雙創示範基地28個,衆創空間超過1300家,它們都已成爲名副其實的「雙創」策源地。

  這一過程當中,衆多ICT企業憑藉自身技術和資源優點,依託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爲「雙創」搭建技術和服務平臺;各地政府經過設立創業基金,出臺扶持政策,增強營銷、財務等第三方服務支持,打造信息、技術等共享平臺等多種方式,鼓勵、引導「雙創」發展。在此利好條件下,軟件產業領域涌現大批創業企業,軟件企業自身也在加速轉型。

  與此同時,各地政府也在積極探索,充分發揮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在企業產品創新和行業應用中的促進做用,不斷推進創新,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帶動城市經濟發展。

  以南京、成都、杭州、北京、上海、武漢、大連、青島等城市爲表明的軟件產業重鎮,一直高度重視加快當地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並制定了系列軟件產業發展政策,促進城市經濟「換擋提速」。

  以大連爲例,爲促進軟件產業升級,大連市制定了《大連市軟件產業振興工程實施方案》,明確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點產品和重點發展領域,認真組織實施軟件產業升級工做。

  青島也在加快其在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和智慧城市等領域的發展步伐。2016年11月,青島高新區與華爲正式達成戰略合做,雙方將合做共建華爲企業雲青島基地,這是青島市與華爲深化戰略合做的重要舉措。

  該基地將依託華爲領先的雲計算與大數據技術,建設區域公共雲計算服務平臺,以軟件開發云爲依託,聯合華爲相關領域合做夥伴,構建雲計算、軟件研發、軟件培訓、軟件外包等軟件與信息產業生態,提高青島市雲服務水平。

  軟件開發雲端變革

  軟件產業轉型迫在眉睫。

  提升軟件開發效率和質量, 下降軟件開發運營成本, 是提高軟件創造力和產業競爭力的關鍵。雲無疑是一種高效的方式。隨着企業上雲愈加普及,軟件開發也在加速向雲端遷移。

  軟件開發模式正由早期的瀑布式流程向敏捷性開發模式轉變,並開始向下遊延伸至IT運營領域,出現DevOps開發與運維相結合的模式。

  如今,軟件開發過程也被搬上雲端,從受限於開發環境、地點到如今開發者可輕資產運行,基於雲端進行開發,無痛協做、專一創新,軟件開發雲的需求急劇攀升。

  例如,傳統軟件交付的是軟件包,首先,開發週期長,大部分軟件產品發佈週期都在半年以上;其次,交付成本高,傳統軟件從代碼提交到成功部署,經過至少須要1~6個月時間,而複雜大型代碼部署至生產環境,也給系統整合、運維帶來巨大挑戰,如兼容性問題,並且複雜的調試過程每每會致使開發與運維的相互指責。

  軟件開發時若是在測試中發現問題,開發者須找出根源並修復這些問題。在某些狀況下,特別是涉及非功能特性如安全、性能、可用性等方面的缺陷,可能須要作出架構上的調整。此外,國際化、跨地域團隊溝通協做多,項目可見性、同步性要求高,新技術、新語言學習曲線長,也會使得工具部署和維護低效、複雜。這些問題帶來較大不可預期性,每每容易致使軟件交付延期。

  相比傳統模式,採用DevOps開發的高效能IT企業產品發佈頻率則更爲領先。Puppet調查數據顯示,採用DevOps開發的企業產品發佈次數是傳統企業的200倍,交付時間縮短2555倍,故障恢復時間縮短24倍,變動失敗率下降3倍,計劃外工做比傳統企業少了22%,而投入在創新上的時間比後者多了29%。

  所以,解決傳統開發模式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向DevOps、敏捷、精益等軟件模式轉型,提高企業IT部門的整體運做效率,成爲當前大多數企業最爲迫切的需求。

  但DevOps雖好,落地並不容易,尤爲離不開相應工具平臺的支撐。目前,網上DevOps工具不少,但大多分散單一,缺少統一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因爲大型企業每每都有本身的工具研發部門,專門提供DevOps工具。所以,對大多數中小企業而言,他們對輕量化、服務化、社交化、智能化的一站式開發平臺的需求更爲迫切。

  目前,雲廠商已經開始提供相關工具集,以AWS開發工具集、華爲軟件開發雲(DevCloud)、微軟VSTS(Visual Studio Team Services)、IBM Bluemix、百度效率雲等爲表明的一系列平臺也爲企業踐行DevOps開發模式提供了更多選擇。

  例如華爲軟件開發雲,它是一款輕量級DevOps工具,面向中小企業、初創公司、我的開發者提供包括項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查、編譯構建、測試、部署、發佈等端到端地覆蓋軟件生命週期的相關服務,採用按需計費。

  這一新型軟件生產工具與平臺由於着力構建生產配套、產業協同、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系統,正成爲軟件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基礎和方式。

  傳遞核心優點及能力

  面對軟件產業轉型升級的挑戰,華爲推出了集其優秀研發實踐、領先研發理念及先進研發工具爲一體的軟件開發雲平臺。

  軟件開發雲是華爲企業雲面向軟件開發團隊提供的智能化軟件研發管理平臺,承載先進的研發模式和方法,爲軟件企業及軟件開發者提供端到端的研發工具服務,能夠適用於各類主流軟件開發應用場景。

  談及華爲軟件開發雲的初衷,華爲軟件開發雲產品總監徐峯表示,在2016年軟件產業百強中,華爲連續15年位居前列,軟件研發方面具備領先地位。而華爲軟件開發雲正是華爲基於其先進經驗而打造的一款產品。

  對於軟件開發雲在企業雲的定位,華爲企業雲業務部總裁楊瑞凱表示,在2015年企業雲的發佈會上,華爲定義了企業雲的業務邊界,就是聚焦IaaS層基礎設施服務,聚合SaaS層的生態服務,更好地服務於客戶。如今,中國的雲發展還屬於初級階段。在此背景下,爲了更好服務於合做夥伴和客戶,華爲在提供IaaS層服務的同時也會在PaaS層上提供更多的能力,而華爲軟件開發雲正是在PaaS層提供能力。將來,華爲會和合做夥伴一塊兒構建PaaS能力。

  具體來講,華爲軟件開發雲即一個面向開發者提供的公有云服務,是華爲企業雲面向軟件開發團隊提供的智能化軟件研發管理平臺,它面向開發者提供的雲服務,即開即用,開發者可隨時隨地在雲上進行項目管理、配置管理、代碼檢查、編譯構建、測試、部署和發佈等操做。

  全部的研發人員和企業軟件從業人員只須要申請就能夠得到這個軟件開發雲服務。華爲軟件開發雲基於雲上開發、DevOps/持續交付、全生命週期、體驗與樂趣四大核心理念,造成了「一多(多場景)、二全(全集成、全雲化)、三高(高性能、高安全、高智能)」的七大產品特性。

  目前,在華爲軟件開發雲生態建設方面,華爲正與多家企業、高校等單位,共同構建生態體系,引入業界最前沿、更先進的理念和工具運用於軟件業務。「中國軟件產業正處於一個快速發展時期,華爲但願經過多年的實踐和軟件產業發展相結合,將華爲的軟件開發運營經驗和能力服務於軟件企業和開發者,進而推進軟件產業快速發展。」楊瑞凱表示。html

 

http://laoyaoba.com/ss6/html/59/n-638059.html安全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