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步車的考慮因素總結

轉向助力類型:
     電動助力(建議)
     電子液壓助力
 
油箱容積:
      50L以上(建議)
 
行李廂容積:
      480L左右(建議)
 
排量:
      1600ml左右(建議)
 
供油方式:
     多點電噴:排放更好,更經濟省油、技術成熟、燃燒更充分
     直噴      : 減小了熱量的損失,提高發動機的熱效率,比較先進,維護成本高、對油品要求也高
      多點電噴(日本技術)通常是噴在進氣歧管裏,直噴(歐洲技術)是噴到汽缸裏面。
 
發動機型號:
     1.6y  低速能夠,高速偏軟
     EA111 保有量大  皮實耐用 維護方便
 
配氣結構(建議 DOHC
       SOHC 在扭力和油耗上有優點,因此比較適合市區行車、扭力爆發早、
       DOHC 在馬力上有優點,因此比較適合高速行駛、工藝複雜,維護成本高
 
缸體材料(建議用鋁材 ):
     鑄鐵材質的發動機與鋁製缸體發動機的使用壽命徹底同樣
     鋁材:重量輕,導熱性良好,冷卻液的容量可減小、減小衝擊噪聲和機油消耗、 缺點就是容易和燃燒時產生的水發生化學反應,耐腐性不及鑄鐵缸體
     鐵材:重量大、散熱性差、摩擦係數高

最大扭矩:
     在某個轉速時的扭矩,通常越大越好。通常出如今發動機的中、低轉速的範圍

最大扭矩轉速:
     最大扭矩時的轉速,這個轉速適中就好,過高和過低都很差、在相對寬的轉速範圍 都有大扭矩輸出好
 
馬力/功率:
      1 馬力 = 0.7457 千瓦
      1 千瓦 = 1.341 馬力
      在同等排量的狀況下,功率固然是越大越好;也就是說,馬力和排量成正比
 
發動機進氣形式:
      天然吸氣 -- 城市道路,肺活量小,後勁小、加速波幅通常小、穩定、平滑、作工好、安靜、可靠完善
      渦輪增壓吸氣 -- 高速/山路,肺活量小,後勁大、加速波幅通常小、同等動力下更省油、渦輪增壓系統工做得多,油耗就高,反之油耗就低、可靠性差容易出問題、
      二者最大區別:每次停車後作到延遲幾分熄火,讓仍然處於高溫狀態的渦輪葉片軸承得到冷卻和潤滑,延長軸承壽命。這是渦輪跟天然吸氣發動機最大、也差很少是惟一的使用方式上的區別。不過如今大部分T型發動機都有 延時熄火裝置
 
最高車速:
     180KM/H左右、與上述參數有關聯
 
軸矩:
      汽車前軸中心到後軸中心的距離
      軸距對整備質量、汽車總長、汽車最小轉彎半徑、傳動軸長度、縱向經過半徑等有影響。
      乘坐空間最重要的因素
      但也不是越大越好
      缺點: 影響駕駛操控感、重量增長致使油耗增長
      民用車軸距越長,相應內部空間也愈大,但對越野車,軸距越短,經過性能才強。
      
油耗( 百千米 ):
     6.5L左右
     
外觀和內飾:
     真皮方向盤、倒車雷達、視鏡加熱、GPS
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