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載測試服務器
併發用戶併發
壓力測試性能
壓力測試的一種特殊類型。測試
隨着用戶量/數據量增大,系統性能曲線是一條尾線上揚(性能急劇失效,即出現壓力點/失效點)大數據
好比測試系統在spa
下的系統性能狀況。設計
目的是隊列
經過不一樣的服務等級,選擇不一樣的策略。內存
能夠採用的方法有登錄
併發測試
用盡可能多終端去壓服務端。
大數據量測試
提升數據量
併發+大數據量
前兩種的結合。
疲勞測試
在壓力點、失效點作壓力測試,考查軟件的可靠性。
疲勞測試周期如何肯定?
例如,系統如何模擬10年的的運行狀況?能夠採用增長強度、縮短期的類比方法,能夠在短期內採用高強度的測試辦法。
性能測試用例設計
測試強度估算:採用80-20原理。每一個工做日中80%的業務在20%的時間內完成。
分析結果
分析結果時要參考方差,方差值應該在2~3之間,值越大說明結果集分佈越廣,也就越不可信。
但要接合實際狀況分析。
在大數據量、多用戶的壓力下,最可能壓力下,內存保留10%空餘最佳。
幾種用戶
使用用戶:正在使用用戶的用戶,對系統有壓力
註冊用戶:系統裏的註冊用戶,對系統無壓力
在線用戶:登陸了系統,但對系統無太大壓力,僅有保持連接的壓力
併發用戶:同時對系統有請求,對系統有壓力。在估算併發用戶時,一半採用與實際用戶數近似,1:100-1:10之間,通常用80%
評價系統性能
一、併發用戶數
二、響應時間。影響系統服務等級。
三、處理能力。例如100用戶、1000用戶等等操做時都必須排隊,過長的隊列可能致使系統沒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