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說明了融資的理論。本人很是贊同。故轉之。算法
本文系轉載,轉載自:http://mp.weixin.qq.com/s/qeWJUFNLZg6FYzwCsAEoDA安全
總綱篇:如何看待股票架構
這部分是首先幫助投資者確立正確的投資觀。****首先如何看待股票。可能你們以爲這和融資毫無關係,可是實際上我對於融資的使用徹底是依賴於本身的股票投資策略,而股票投資策略又依賴於對於股票的認知。因此,只有清楚地認識到股票的本質,才能理解我後面闡述的融資使用方法。若是,各位沒法承認本文第一部分的邏輯和結論,那也就不必再日後看第二和第三部分了。****工具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全部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爲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做爲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表明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全部權。這是股票最原始的定義,因此從本質上講股票是一種分享公司成長(淨資產增加和股息)的權益證實。這是股票的第一種屬性——權益屬性。後來,隨着股權公司的發展出現了股票交易市場。二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也稱股票交易市場,是投資者之間買賣已發行股票的場所。這一市場爲股票創造流動性,即可以迅速脫手換取現值。這就帶來了股票的第二種屬性——交易屬性。學習
股票的這兩種屬性形成了後世的2種股票投資方法論,號稱投資界氣宗的價值投資派和號稱投資界劍宗的趨勢投資派。若是各位不清楚本身屬於哪一派,能夠嘗試本身憑直覺回答以下的問題:事件
你在股票市場獲取的利潤究竟是來自於分享公司的成長和股息仍是來自於股票低買高賣的差價。get
若是你的回答是第二種,那麼恭喜你。你是屬於劍宗的。本文做者是屬於氣宗的。class
根據股票的最基本屬性——權益屬性看,股票的價格應該取決於公司的價值。而在絕大多數狀況下,公司的價值是隨時間緩慢變化的。固然像資產注入,收購和被收購等特殊狀況可能形成公司的價值在短期內發生劇烈變化,可是預測這種事是很難的,這些特殊狀況被做爲小几率事件予以排除。因此,在短期內(1個月內)公司的價值是能夠看做不變的,那麼在短期交易週期內的全部參與者其實是進行的一場負和交易(由於要考慮交易稅費)。那麼在一個負和交易中虧多贏少是必然結局。可是,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間內(1年以上),因爲企業的發展公司的價值會增長,那麼在長週期內的交易參與者其實是在進行一場正和交易,只要策略合適其實是能夠達到贏多輸少的多贏局面。因爲在負和市場中,贏者的獲利就是來自於輸家的損失減去摩擦成本。因此,想在負和市場中勝出,必須保證你要比其餘參與者更聰明。可是做爲散戶,咱們處於市場中最弱勢的地位,咱們資金沒有優點,消息沒有優點,交易成本沒有優點,這就決定了只要在負和市場的參與散戶被收割的命運。基礎
因此,散戶只有抑制交易衝動拉長交易週期參與到正和市場中才能增長獲利和生存的機率。可是,須要補充說明的是價值投資並不表明死了都不賣。價值投資,買入的標準是股票價格低於價值,賣出的標準是股票價格遠遠高於價值或者企業的基本面發生不可逆轉的惡化。那麼,股票的價值應該如何評估就成了問題的核心。目前,在氣宗比較推崇的是2種估值方法:1,現金流折算法。2,ROE/PE/PB估值法。現金流折算法,相對比較複雜,你們能夠經過雪球上的帖子學習,這裏就再也不闡述了。第二種方法比較簡單方便。ROE(淨資產收益率),PB(市淨率),PE(市盈率)。假設公司甲的ROE爲24%,PB爲7.5;公司乙的ROE爲16%,PB爲1.3。你應該買什麼呢?雖然甲公司ROE高,可是你爲了買它的權益要付出淨資產7.5倍的價格,也就是說你買入的資產收益率只有24%/7.5=3.2%,還不如國債的收益率。乙公司雖然ROE只有16%,可是你只要付淨資產1.3倍的架構就能夠買到權益,也就是說你買入的資產收益率能夠達到12.3%。因爲ROE/PB=1/PE。方法
因此,也能夠直接經過PE的倍數和市場上無風險收益率的比較來評估價值。好比:一家市盈率20的公司,對應的收益率爲5%,而市場無風險收益率是4%。也就是說,你的收益只是略高於市場無風險收益率,這隻能算一筆湊活的投資,談不上優秀。
固然以上的的估值方法只是最最基礎的分析方法,在這些基礎上還能結合長期基本面分析預測和行業週期預測演化出更多的價值投資分析方法,這裏不作贅述。
招數篇:如何看待融資
這部分是幫助投資者正確的認識融資的做用和使用方法。
融資交易,又稱爲「證券信用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備融資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證券的行爲,俗稱上槓杆。融資的好壞衆說紛紜,用法也各類各樣。可是根據個人觀察,市面上絕大多數的觀點都認爲融資只適合短線交易,爲啥由於8.3%的融資利息壓在身上,固然時間越短所支付的利息越少。可是若是你站在氣宗的角度看,你可能會獲得一個徹底顛覆大衆認知的結論——融資應該長期使用!沒錯,你沒眼花,融資只能在極少數狀況下才能使用,但若是使用最好是長期使用而不是短時間。
上面分析過,在短時間內股票交易自己是一個負和交易。那麼在添加了融資工具後,短時間交易會怎麼樣呢?很簡單,價值不變,除去交易稅費的損耗外,有多加了一塊融資成本的利息支出。這說明負和交易的狀況更加惡劣,若是把散戶參與短線交易叫作慢性自殺,那麼融資做短線無異於割腕自殺。
若是你跳出交易的迷霧以一個純正的價值投資者的角度觀察你就會發現若是投資股票的本質是投資一家企業的百萬分之1或者千萬分之1。那麼融資的本質就是借入資金投資企業。若是你把本身看做是一家公司的話,融資建廠,融資投資是在正常不過的行爲了,徹底沒有必要把融資妖魔化。那麼咱們不妨來比較一下融資交易和普通的企業融資有什麼異同。
相同點:
企業融資:抵押物廠房設備土地,貸款目的投資再生產,衡量投資的依據是投資回報率是否能覆蓋貸款利率
股票融資:抵押物股票,貸款目的投資資產,衡量投資的依據是購買的資產回報率是否可以覆蓋融資利率。
不一樣點:
企業融資:抵押物價格比較恆定波動小。
股票融資:抵押物價格變化大波動大。
綜上所述,股票融資和企業融資的異同點決定了本質上2者類似,可是因爲股票做爲擔保物的不穩定性形成股票融資更容易爆倉。那麼,咱們就來看看到底什麼狀況下才適合使用融資。若是你做爲公司來說考慮是否融資投資,最終要的就是看投資回報率是否可以覆蓋融資成本,那麼對於投資股票來說很簡單就用ROE/PB就能夠大體算出你投資的收益率,只有當這一收益率大於融資成本+摩擦成本(交易稅費)的時候這筆買賣纔是划算的。考慮到大多數人的融資成本在8.3%再加上摩擦成本大概在8.5%,若是爲了安全考慮咱們能夠增長一些安全墊好比1.5%的安全墊(安全墊的大小根據我的風險偏好來定)那麼也就是說只有在資產收益率達到10%纔是安全的。因爲ROE/PB=1/PE。因此10%的收益率對應了10倍的PE。因此我給本身制定的使用融資的底線是10PE,任何超過10PE的股票我毫不使用融資工具,由於超過10PE,拉長時間看因爲增長了持有股票的資金成本,原來的正和交易就變成了零和甚至負和交易。那就徹底違背了價值投資的宗旨。
下面咱們就來看看,在公司低估的狀況下,使用融資槓桿的時間會跟投資收益有什麼關係。我本身假設了一家公司,來分析一下在不一樣估值下融資買入的收益和時間的關係。爲了簡便計算,排除干擾項,咱們作以下的假設約定:
1,公司的ROE始終保持15%不變
2,公司的分成率保持30%不變
3,知足公司當年10PE估值時馬上降槓桿,不知足條件時一直持有
4,融資在最初一次性上滿擔保率200%,後續不追加融資(固然目前已經作不到了)
5,融資利率8%
6,當年得到的自由現金流(紅利-融資利息)所有按照每檔設定的估值對應的當年價格進行紅利再投資
7,長期投資不考慮紅利稅
8,爆倉線設定150%
這一表格的演算是比較粗略的,可能細節的數據有些許出入。可是,這不影響咱們看到大方向。經過這個表格的演算,咱們很容易發現再圈定的低市盈率股票的範圍內(低於10PE),有以下結論:
1,融資時間越長得到的收益越高
2,融資時間越長爆倉所須要的股票下跌越多,也就是說爆倉的機率越小
3,融資的回報率和滿融時股票的市盈率負相關,市盈率越低收益率越高,反之亦然
4,融資爆倉所須要的跌幅和市盈率相關性不大,僅僅取決於你的槓桿倍數。在滿融狀態下,任何股票跌幅超過25%都有極大的爆倉風險。
5,融資利率的高低在交易策略必定的狀況下(上槓杆/下槓桿估值肯定)對於獲利的貢獻僅限於每一年不一樣融資方案的利差。由於融資的狀況下絕大多數的收益來自於估值迴歸和槓桿乘數效應。固然若是你的融資利率極低,那麼你能夠忍受的卸槓桿的上限也能夠遠遠高於10PE估值。例如若是融資利率是2%那麼理論上即便算上摩擦成本,你的槓桿也能夠持有到30PE以上。可是,你的個股是否有能力迴歸到30PE就會成爲更主要的問題。
所以,綜上所述我採用的融資使用策略是低於6PE滿融,8PE能夠融半倉,10PE一次性卸掉槓桿。這一策略我在招行上從14年10月開始實踐,一直到昨天。我剛剛完成了部分招行槓桿的卸載。基本上驗證了策略的可操做性。期間我滿倉滿融經歷了3次股災,從中也收穫了一些應對的心得。我將在下面的文章中跟你們作進一步地闡述。
實戰篇,使用融資的心得和教訓
這部分是幫助投資者避開我已經碰到坑和血淋淋的教訓。
最後這段主要是和你們分享一下在實戰中須要繞開的坑。有些仍是我用血換回來的教訓。
避免時刻保持滿融的狀態
這是新人最容易犯的錯誤,由於隨着股價的上漲,即便原來在低市盈率加至滿融狀態,也會有更多可用的保證金。相應的,槓桿率也會天然下降。當投資者沒法經受利潤飛奔的誘惑,很容易犯邊漲邊融的錯誤。這個結果就是你的信用帳戶隨時保持的滿融的狀態。根據前面的表能夠知道,當你滿融的那一刻起就意味着從那時起一旦股價回調超過25%就意味着爆倉。若是股票已經經歷了30%以上的漲幅,遇到中期調整回調10-15%很正常。若是再遇上個股災那就死定了。因此,融資的使用盡可能在底部加滿,避免在上漲途中不停加融資。當時我在15年就犯了這個錯誤,還好我當時沒有時刻保持滿融,可是確實是在上漲的過程當中利用新的融資餘額進行了追買操做。幸好當時沒有保持滿融,而招行的大股東也及時出手入場掃貨,這才讓我避免了爆倉的結局。不過我親眼見證了身邊的球友被暴倉,並且他的融資標的是符合長期價投理念的好股票,雖然如今已經新高了,可是一點不妨礙短時間被打爆的悲慘結局。
必定要對本身挑選的融資標底作到了若指掌
前面已經說過,股票融資和企業的貸款再投資相比因爲抵押物波動較大,因此相對的風險也要更高。因此,如何防範風險甚至是黑天鵝就成爲確保融資安全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咱們對融資標底的企業必須很是瞭解,不只僅是從估值數據看。還要了解企業的業務結構,盈利模式,潛在的風險等等。我本人是不太認同在融資中採用低估分散不精嚴的態度,若是你確實沒有能力精研標的要採用低估分散不精嚴的策略,請控制融資額在滿融的50%如下。
避免融資買入週期股
週期股是市場一大類至關奇葩的股票。這類股票每每在行業景氣低谷的時候業績奇差,市盈率巨高,而在行業的景氣高峯時讓你看起來像是發掘了一座巨大的金礦,並且市盈率極低。若是你用前面提到的融資策略極可能會錯過週期股的絕大多數漲幅而買在了山頂。那麼一旦週期股的基本面從景氣轉向衰退,你的融資會加速你的滅亡。所以,除了極少數對週期股很是熟悉的老鳥外,大部分人不建議使用融資投資週期股。
規避大股東戰略目標和小股東利益誤差較大的股票
因爲小股東在市場博弈中不瞭解企業的經營細節,不瞭解行業趨勢,因此在博弈中處於極度不利的地位。而反觀大股東則處於很是有利的狀況下。在這種信息和地位不對稱的情形下,若是大股東的戰略目標和小股東的利益誤差較大那麼就極可能有意或無心地損害小股東的利益。這裏能夠舉三類例子:
大股東的目的是爲了減持套現。這樣的例子在高市盈率的題材板塊中舉不勝舉。幾百倍的市盈率即便腰斬2次,公司也要賺100年才能得到股價至關的利潤,換你是大小非不減持是傻子。減持的結果極可能就是用槓桿的你爆倉。
大股東的目的是爲了單純擴大規模和營收,而不是考慮增厚資產的盈利能力。在這種狀況下,大股東經過不停地定增適得其反。結果是,淨利潤營收確實暴增,可是通過增發股份稀釋後,對於小股東更爲看重的每股收益和每股淨利潤增速,結果倒是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若是大股東的目標是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將股東的回報和企業發展的長遠目標向協調。那麼這無疑是最完美的。
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慎重使用融資。由於市場上處處都是黑天鵝,筆者曾經2次面臨差一個跌停就爆倉的局面。若是你承受不了風險,就不要輕易嘗試。若是你承受不了風險,就不要輕易嘗試。若是你承受不了風險,就不要輕易嘗試。中要的事情說三遍。
風險提示:雪球裏任何用戶或者嘉賓的發言,都有其特定立場,本貼爲球友發言,不可做爲投資依據,投資決策須要創建在獨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