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來講調試DLL是把DLL工程和exe工程放到一個解決方案裏。若是不放到一個解決方案裏,那二者的輸出目錄要一致,屬性-鏈接器-常規-輸出目錄。保證dll,dll的pdb,exe,exe的pdb在一個文件夾內。html
dll 導出函數名的那些事
關鍵字: VC++ DLL 導出函數
常用VC6的Dependency查看DLL導出函數的名字,會發現有DLL導出函數的名字有時大不相同,致使不一樣的緣由大可能是和編譯DLL時候指定DLL導出函數的界定符有關係。
VC++支持兩種語言:即C/C++,這也是形成DLL導出函數差別的根源
咱們用VS2008新建個DLL工程,工程名爲"TestDLL"
把默認的源文件後綴 .CPP改成.C(C文件)
輸入測試代碼以下:
01 int _stdcall MyFunction(int iVariant)
02 {
03 return 0;
04 }
爲了導出上面這個函數,咱們有如下幾個方法:
1. 使用傳統的模塊定義文件 (.def)
新建一個 後綴爲.def的文本文件(這裏建一個TestDll.Def),文件內容爲:
LIBRARY TestDll
EXPORTS
MyFunction
在 Link 時指定輸入依賴文件:/DEF:"TestDll.Def"
2. Visual C++ 提供的方便方法
在01行的int 前加入 __declspec(dllexport) 關鍵字
經過以上兩種方法,咱們就能夠導出MyFunction函數。
咱們用Dependency查看導出的函數:
第一種方法導出的函數爲:
MyFunction
第二種方法導出的函數爲:
_MyFunction@4
__stdcall會使導出函數名字前面加一個下劃線,後面加一個@再加上參數的字節數,好比_MyFunction@4的參數(int iVariant)就是4個字節
__fastcall與 __stdcall相似,不過前面沒有下劃線,而是一個@,好比@MyFunction@4
__cdecl則是始函數名。
小結:若是要導出C文件中的函數,而且不讓編譯器改動函數名,用def文件導出函數。
下面咱們來看一下C++文件
咱們用VS2008新建個DLL工程,工程名爲"TestDLL"
默認的源文件後綴爲 .CPP (即C++文件)。
輸入測試代碼以下:
01 int _stdcall MyFunction(int iVariant)
02 {
03 return 0;
04 }
爲了導出上面這個函數,咱們有如下幾個方法:
3. 使用傳統的模塊定義文件 (.def)
新建一個 後綴爲.def的文本文件(這裏建一個TestDll.Def),文件內容爲:
LIBRARY TestDll
EXPORTS
MyFunction
在 Link 時指定輸入依賴文件:/DEF:"TestDll.Def"
4. Visual C++ 提供的方便方法
在01行的int 前加入 __declspec(dllexport) 關鍵字
經過以上兩種方法,咱們就能夠導出MyFunction函數。
咱們用Dependency查看導出的函數:
第一種方法導出的函數爲:
MyFunction
第二種方法導出的函數爲:
?MyFunction@@YGHH@Z
能夠看到 第二種方法獲得的 導出函數名 並非咱們想要的,若是在exe中用顯示方法(LoadLibrary、GetProcAddress)調用 MyFunction 確定會失敗。
可是用引入庫(*.LIB)的方式調用,則編譯器自動處理轉換函數名,因此老是沒有問題。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
用VC 提供的預處理指示符 "#pragma" 來指定連接選項。
以下:
#pragma comment(linker, "/EXPORT:MyFunction=?MyFunction@@YGHH@Z")
這時,就會發現導出的函數名字表中已經有了咱們想要的MyFunction。但咱們發現原來的那個 ?MyFunction@@YGHH@Z 函數還在,這時就能夠把 __declspec() 修飾去掉,只須要 pragma 指令便可。
並且還可使以下形式:
#pragma comment(linker, "/EXPORT:MyFunction=_MyFunction@4,PRIVATE")
PRIVATE 的做用與其在 def 文件中的做用同樣。更多的#pragram請查看MSDN。
小結:若是要導出C++文件中的函數,而且不讓編譯器改動函數名,用def文件導出函數。
同時能夠用#pragma指令(C 中也能夠用)。
總結:
C++編譯器在生成DLL時,會對導出的函數進行名字改編,而且不一樣的編譯器使用的改編規則不同,所以改編後的名字也是不一樣的(通常涉及到C++ 中的重載等)。
若是利用不一樣編譯器分別生成DLL和訪問DLL的exe程序,後者在訪問該DLL的導出函數時就會出現問題。如上例中函數MyFunction在C++編譯器改編後的名字是?MyFunction@@YGHH@Z。咱們但願編譯後的名字不發生改變,這裏有幾種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經過一個稱爲模塊定義文件DEF來解決。
LIBRARY TestDll
EXPORTS
MyFunction
LIBRARY 用來指定動態連接庫內部名稱。該名稱與生成的動態連接庫名必定要匹配,這句代碼不是必須的。
EXPORTS說明了DLL將要導出的函數,以及爲這些導出函數指定的符號名。
第二種是定義導出函數時加上限定符:extern "C"
如:#define DLLEXPORT_API extern "C" _declspec(dllexport)
但extern "C"只解決了C和C++語方之間調用的問題(extern "C" 是告訴編譯器,讓它按C的方式編譯),它只能用於導出全局函數這種狀況 而不能導出一個類的成員函數。
同時若是導出函數的調用約定發生改變,即便使用extern "C",編譯後的函數名仍是會發生改變。例如上面咱們加入_stdcall關鍵字說明調用約定(標準調用約定,也就是WINAPI調用約定)。
#define DLLEXPORT_API extern "C" _declspec(dllexport)
01 DLLEXPORT_API int _stdcall MyFunction(int iVariant)
02 {
03 return 0;
04 }
編譯後函數名MyFunction改編成了_MyFunction@4
經過第一種方法模塊定義文件的方式DLL編譯後導出函數名不會發生改變。
DLL(動態庫)導出函數名亂碼含義
C++編譯時函數名修飾約定規則:
__stdcall調用約定:
一、以"?"標識函數名的開始,後跟函數名;
二、函數名後面以"@@YG"標識參數表的開始,後跟參數表;
三、參數表以代號表示:
X--void
D--char
E--unsigned char
F--short
H--int
I--unsigned int
J--long
K--unsigned long
M--float
N--double
_N--bool
....
PA--表示指針,後面的代號代表指針類型,若是相同類型的指針連續出現,以"0"代替,一個"0"表明一次重複;
四、參數表的第一項爲該函數的返回值類型,其後依次爲參數的數據類型,指針標識在其所指數據類型前;
五、參數表後以"@Z"標識整個名字的結束,若是該函數無參數,則以"Z"標識結束。
其格式爲"?functionname@@YG*****@Z"或"?functionname@@YG*XZ",例如
int Test1(char *var1, unsigned long)-----"?Test1@@YGHPADK@Z" void Test2()-----"?Test2@@YGXXZ"
__cdecl調用約定:
規則同上面的_stdcall調用約定,只是參數表的開始標識由上面的"@@YG"變爲"@@YA"。
__fastcall調用約定:
規則同上面的_stdcall調用約定,只是參數表的開始標識由上面的"@@YG"變爲"@@YI"。
若是要用DEF文件輸出一個"C++"類,則把要輸出的數據和成員的修飾名都寫入.def模塊定義文件
因此... 經過def文件來導出C++類是很麻煩的,而且這個修飾名是不可避免的
http://blog.csdn.net/iw1210/article/details/29615569函數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914/09/6973384_236025844.shtml測試
http://blog.163.com/fenglanghai@126/blog/static/3356877920116555810161/spa
http://blog.csdn.net/srzhz/article/details/7033985.net
http://blog.163.com/bbluesnow@126/blog/static/277845452012123114924563/指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2236590100xbgl.html調試
http://blog.csdn.net/shandiantianying/article/details/11039733code
http://blog.csdn.net/xiaolongwang2010/article/details/8496177htm